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 第698章 关内稳定是第一需求(上)

第698章 关内稳定是第一需求(上)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愿化作恶魔守护你 碧蓝航线界限 神变山海经 校花别哭了,哥的深情你不配 桃之夭妖 从民俗论坛开始,编造镇物 我的功法全靠编 被弟子败光了宗门之后 他好爱我,我哭死 玄学老祖归来,王爷你的救星来了

“这么着急的找朕,是为了那些士子们的事情吧?” 朱厚照在试验完现在的武器和弹药之后,泡着茶,邀请杨廷和落座喝一杯。 明代的皇帝和官员的关系,很多时候其实没有很尖锐,尤其是利益一致的时候。 至少朱厚照和杨廷和现在就是这样,因为双方利益已经一致了,杨廷和不需要对关内负责,只需要跟着皇帝一起对综合利益在北方的官员们负责就行。 至于北方多远,朱厚照现阶段的计划,也陆陆续续的放出来,那就是打造第二道长城——岭北长城,沿着萨彦岭到外兴安岭这片区域的重点城市建设,然后再对西伯利亚地区进行羁縻和后续的改土归流,最后彻底将综合实力压到神洲要地,成为天下独尊。 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 足够让北方的饼子让更多人分而食之。 “喏,御膳房新制的蛋糕,上边的奶油,滋味不错。” 朱厚照看着送来的点心,让人切了一块给杨廷和:“甜的,加了很多糖,同时也适合烤制。奶油是羊奶油,滋味上不如牛奶,不过胜在材料的搭配,以及新奇。最近朕打算在关内推广蛋糕、面包等食物。 尤其是黑麦、燕麦混合果干做成的发酵面包,不至于馊,还能存放一个月左右。” 朱厚照拿着叉子吃了一块:“蛋白质得加强摄入,这样人才能强壮。想要有足够的牲畜供应国内,需要有庞大的饲用粮食。 而饲用粮食基地,放在东北那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的平原最为合适。 此外,萨彦岭西部的钦察大草原,可以进行玉米、燕麦的种植。 而这些地方,全都是蛮夷在据有。 想要让他们成为大明的整体潜力,就需要有人去镇守,去将之汉化。 汉地,安土重迁,不到死生之刻,很难有人有动力离开这片富饶的土地。 历代,对于这些人都是想办法疲弱他们。 所谓,家贫走四方,便是这么来的。 朕也这些年也用了类似手段。 城市逃民十之五六,仅剩下的三四成,也促进了四周的城镇在进化成新的城市。 为此,朕引导各地建设,想方设法的将更多关内乡镇,进化成为城市和乡镇之间的临界,城镇。 城镇化,能极大的集中乡土分散的资源,也能促进本地的第二次整合,而城市,也会渐渐衰颓,成为重工业为主的生产基地。 在朕的设想之中,城镇负责轻工业与原材料生产,城市负责重工业生产,双方暂时固化一段时间,通过供销社进行以物易物,拉平双方的差距。 但这个想法,必须要有容错的地方。 所以,神洲就是朕留给大明容错的土地。 一旦关内的计划设计有问题,那么开放城镇和城市互通也就会成为必然。 那么,到时候利差、物价、活命的岗位都会成为问题。 但若是有广袤的国土,这一切又不会是问题。 一旦关内扛不住,那就将人拉出去,疏散出去,这样一来能扛的地方也就多了。” 朱厚照自顾自的说了一堆,杨廷和听着,并不回答。 因为他能很清楚的感觉到,朱厚照其实也在询问他,他的计划到底有没有问题。 如果有,现在可以说。 至于那群读书人,他们很显然是要被丢出去的,因为犯错了,就该受罚。 朱厚照是第一个将宪法丢出来的人。 这都宪法了,治国就必须要有规矩,若是谁都能来这个规矩前踹一脚,那么国家威严何在? 因此,杨廷和不再劝皇帝放过那些读书人,而是沉默片刻之后说:“陛下此举,成效未知,但若是有后路,或许可以一试。” 倘若,没有看到这些枪炮炸药之前,杨廷和一定会反对,因为这套系统显然是脱离传统农业社会的。 可这一次看到这些,尤其是炸药,看到一座山消失在眼前,杨廷和已经能意识到,未来一定是朱厚照设想的方向走。 哪怕这个过程会反复,但一定会迈进。 因为人类一旦掌握了毁天灭地的能力,就会趋之若鹜。 没人能拒绝最大可能的摆脱自然控制,转而控制自然。 因为,这是写在基因里的生存本能。.q.net 就连猴子都知道,有人喂养他们,就要跟他们交好,因为接近他们,能让自己更好的延续后代。 一代代下来,只要人为驯养,也就驯化了。 就跟狗的祖先,为了活命跟在人身后吃人狩猎剩下的残羹剩饭,经历一代代的繁衍,最后成为六畜之一似的。 而朱厚照的计划,至少现在来看,效果还不错。 站在国家的角度,朱厚照对外宣布发动西征,这两年时间,大明从社会方方面面筹集来了无数的物资。 几百万人被用西征的借口,丢到漠北、南疆、青海、西藏这些边区。 倘若之前的朝代,远的不说,就拿太祖的移民,那是逼得南北各地一片混乱,到处都是怨声哀哉。 而朱厚照这一朝,怨声有,但在这群人走到半路的时候,朱厚照下旨宣布他们从军了,成为了建设兵团之后,立刻补发所有的军人福利,但有一个要求他们这批本该十年不从军的城市户,现在必须离开城市户,转录边区乡镇。 如果愿意,现在就拿着军人福利和土地券去边区落户。 如果不愿意,朝廷招募你服役三年。 每个月比正常义务兵军饷多三成,三年之后,再一次性给一笔补偿费,然后发回原籍,相当于被强征上岗。 直接解决了城市“新中产”太多,没有工作岗位的问题。 但不给后续的镇户福利,因为他们还是城市户,朱厚照不能自己打自己脸。 说十年不征,就不征。 哪怕你上了战场立功了,也只有钱,没有其他的补贴,包括军功在内,别想了! 就这么操作之下,是个脑子清楚的人都知道城市户的待遇和军队的待遇是什么样的。 成为镇户,荣耀乡里。 还是混个募兵制? 拜托,他们很多都是“新中产”家庭出身,真正会饿死的那群人,早就跑到乡镇或者关外去了。 能留下来的,那都是城市内的既得利益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他们最缺的就是跨越阶级的机会。 那么,你会怎么选? 不言而喻嘛! 相较于钱,他们更看重官位! 因此,一番折腾,大明算是腾空了一批关内年轻人,也解决了边区的驻军问题。 但这一切的背后,还是在于利益分配跟调控。 换做之前的朝代,皇权不下乡,谁去精准的拉起这么一批人? 你还想对城市下手?你看看城市里的士绅,会不会给你来一手乾坤大挪移,给你弄一堆真正的闾左忽悠你。 要不是朱厚照之前打崩了江南的商团,导致了城市产能溢出乡镇,促进城镇化,并且回笼土地,搞起了队办企业,进一步分化了城内需要求生的闾左们,城内的豪右,可不会给你笑的机会。 大明越乱,他们越赚。 因为,豪右是真正的金融地主,他们不需要顾忌城外的乡亲,他们都不住在乡里了,乡里的那群泥腿子和他们可不是一路的! 现在是太平盛世,又不是乱世,住在城里享受基建红利,不香吗? 所以,朱厚照能成的原因,群臣都扒拉得七七八八,只能说朱厚照每一环都扣得很紧,就好像已经演练过无数次一样。 看杨廷和听懂了自己的意思,朱厚照满意的说:“那么照章办事吧。” “是。”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9597/61750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9597/617501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