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朝鲜真空教起义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红楼之孤王有疾 人在大唐,开局无双 悟空,就决定是你了 纵横天下从铁布衫开始 飞剑书院 万剑天尊 夫人当家:都别躺,给我起来卷! 痴呆王爷疯癫妃 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报告夫人,将军今天又精分了

“对对对!好办法!”李怿盘算之后,兴奋的说,“这件事,交给你去做。” “是。”尹任刚说完,外边就传来了朝鲜总督入内的消息。 李怿赶紧出去迎接,到了景福宫门口,见到了骑着马的张鹤龄:“小王李怿,参见总督。” “朝鲜王不必多礼,沈副使已经跟我说了概况,你也知悉了陛下的心思,这一年你慢慢折腾,有什么问题,随时书信来水原,我只负责协调。 但我有一个要求,半年之后,如果朝鲜不能将逃亡人口压到一半,我会带兵进来处理。 干系的可不止你的王位,还有我的官位。 懂?” 张鹤龄神情严肃,这些年历练下来,他真的成长了很多。 李怿被吓得连连应是,然后邀请张鹤龄赴宴,但张鹤龄拒绝了,一甩马鞭,抽的空气噼啪:“有这个空闲请宴,不如等到半年之后我来验收的庆功宴。 好好做事,如果连自己的国家都管理不好,还有什么脸逍遥快活。 走了!” 张鹤龄拔马转身,带着卫兵昂首阔步的走了。 “恭送张总督!” 李怿赶紧带着朝鲜君臣一直送了三里,送出了朝鲜王宫,才在宫城门口擦擦汗回去。 而宫外,所有朝鲜人,都看着张鹤龄的旌旗,以及那张牙舞爪的大明国旗而陷入艳羡。 天朝上国啊! 张鹤龄将沿途那一张张惊羡的脸尽收眼底。 他的身后,不论汉人还是朝鲜人,全都升起一种傲气。 看到龙旗,心下除了憧憬,还有一种狂热的皈依念想:若我生于天朝,当是如何的好! 张鹤龄返回水原。 仁川市舶司的特派吴开硕,带着一批商人等候多时了。 张鹤龄一听门子报告,仁川市舶司特派来了,只能赶紧邀请。 朱厚照的市舶司继承于明初的市舶司,并进行调整,长官为市舶使,副官为市舶场务。 对外派出的职员时候,根据职能进行调整。 比如,市舶司在籍公司,国营的为提举,宫里的叫做特派,市舶司下辖商业协会的叫做总裁。 这些市舶司在籍公司、协会的头头们,相当于大明境内的地方“士绅",负责协调国家和地方的业务博弈问题。 张鹤龄现在对宫里的特派,那是一百个小心。 这群家伙,就跟厂卫类似,能上达天听,真的就是常凯申特派员的架势。 吴开硕带着一群商人进来,对张鹤龄行礼:“叨扰总督大人了。” “诶,说什么叨扰不叨扰的。不知道,什么风将吴特派吹来了,实在有失远迎啊!” “在下,也是恶客上门,张总督不怪,咱就放心了。”吴开硕笑罢,然后继续说,“那咱说说咱的来意。” “你说。”张鹤龄古怪看着吴开硕,也不知道他想要说什么。 或者说宫里作为皇帝的大外甥想要干啥。 “这几位,是朝鲜各地的大商贾,背后都没有世家在支持。如今总督已经护持一方了,各地也需要眼线好知悉本地情况。这些大商贾,应该能帮到总督大人一点小忙。” 吴开硕说到了陛下,张鹤龄眼前一亮:“正好!我还在想怎么尽快串好朝鲜基层的事情,有了这些人,确实能帮不少忙。” “那相关的户册、文书、情报,往后就送来水原?” “情报?”张鹤龄一愣。 “是的,厂卫,需要一个明面上的卫所,仁川距离朝鲜半岛虽然不远,但也被防得严重。他们需要借个由头,吸引敌人的眼线。水原,最合适不过。” “应该的!都是为国效力。”张鹤龄也学乖了。 他是真的不想又被皇帝大外甥丢去冰天雪地了。 “那往后要是还有什么要求,随时送信来仁川。一定尽力而为,配合总督。” “好!” 张鹤龄送走了吴开硕,得到了一批买办,白手套以及厂卫。 张鹤龄只是安排了一下居所和房子,剩下的就让他们自行运转了。 他可不怎么相信自己的微操能耐。 毕竟自己本事有多大,别人不清楚,他自己却很清楚。 这些年被皇帝大外甥一顿炮制,渐渐的也认清自己的本事,总之皇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然后在可许范围内捞钱,再跟皇帝三七分账。 只要给得够快,皇帝就不会拿他怎么样。 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他们这些外戚也得注意这一点,不能和以前一样为非作歹,害了皇帝的名头,不然皇帝第一个整你,可不管你背后有什么势力,属于什么方向。 张鹤龄没有跟朝鲜国上下官吏想的那样,会直接插手朝堂。 而是丢下期限,然后懒得管你们怎么折腾。 但他这样越是模棱两可,朝鲜朝堂上已经炸开了。 有人提议尽快请左议政沈贞回朝主政。 但遭到了士林派的反对,朝鲜王李怿也在摇摆不定。 最后李怿下令,先遏制逃民北上,给勋旧派增兵。 勋旧派也乐意获得兵权,然后在士林派的反对叫骂之中,北上平壤开始抓捕逃人。 底下一下乱了,伴随着争吵,混乱,叫骂,朝鲜民间突然爆发了一场起义。 就在平壤地区,一群头戴黄巾的青年,高举:“平壤子民乃是汉裔,不愿为东南新罗夷狄之后!我等宁死做上国隶臣妾,绝不为蛮夷之民哉! 万万不可封锁马訾水不让我等入华啊!” 这一声嚷嚷可以说彻底掀开了朝鲜北方四郡六镇的底裤。 这么多年下来,不知多少人,想尽一切办法润到大明东北去。 结果大明现在突然收紧了朝鲜方向过来的移民督察,严格严苛甚至会直接按律斩杀,但还是抵抗不住朝鲜逃民奔向幸福的决心。 只不过,首倡之人很快被镇压下去,后续在四郡六镇内爆发的,虽然自称要去投奔大明,但实际上却干着流寇和邪教的勾当。 他们头戴黄巾的消息传到汉城,朝鲜王赶紧请来大明驻朝鲜大使刘昂来问询上国的意思。 刘昂一听对方的做法,人都麻了。 黄巾军?卧槽!玩呢!太平道都没了多少年了? 不过,刘昂还是很淡定,先让朝鲜君臣安静下来,然后从他们收集来的情报上分析,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是真空教。” “真……真空教!” 整个朝鲜君臣都懵了。 他们确实在之前一段时间听说过大明针对真空教的打击。 甚至还笑过大明对于宗教管制过头了,区区白莲教旁系而已,落到他们朝鲜,能轻易就被镇压下来。 结果没想到的是,对方居然跑来朝鲜传教? 还掀起了这一场叛乱?! 现在整个四郡六镇包括平壤在内,响应者无数。 到处都是被破坏的村落,并且不断南下。 对方喊的口号,对于很多朝鲜人来说,很有影响力啊! 什么“上国乡间田土村里分!无处不均匀!”、“一人北上打工,一日辛劳,五人可得安寝!”、“我等汉裔!华夏人哉!非是新罗夷!”等等言论。 可以说,朝鲜底层人的心思,也被北面大开发的大明彻底引动了。 反抗也随之开始。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9597/61750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9597/617505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