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扬明 > 第1685章 烽火狼烟(上)

第1685章 烽火狼烟(上)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快穿虐渣男后,我深陷反派火葬场 开局:从逃离稻妻开始 重生83:从赶山开始发家致富 我只是抢个机缘,怎么成天命之子 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 我的信徒怎么是鱼人? 流放后,福运崽崽带全家开挂种田 坏女孩 蜀山:芝仙问道 你选男闺蜜,我放手你后悔什么?

二月十七,诸事不宜。 天色尚未大亮,笼罩在清晨薄雾中的平嘉城遍地狼藉,入目尽是断壁残垣,街道尽头隐隐还有未曾擦拭干净的血渍。 因为"速战速决"的缘故,城中除了些许倒霉的百姓在一开始的"炮轰"中被流弹击中,倒在血泊之中,余下百姓并没有受到太多的袭扰。 但人心惶惶之下,此时也没有人敢在街道上行走,皆是躲在自家房中,借着缝隙,小心翼翼的打量着于街道上来回梭巡的大明官兵。 署衙附近,一夜未睡的三省总理鲁钦等人精神焕发,抬手打发了眼前瑟瑟发抖的商人们。 从这些人口中,他们得知了不少关于"后黎朝"的情报,也对于嘉林城的情况有所了解。 光是一个平嘉城,是怎么也不会让众人满意的,毕竟天子可是打算"以战止戈",将整个安南纳入大明版图,重新恢复昔日的"交趾布政司"。 兵贵神速之下,按理说他们今日便要继续出兵,与入驻高平府的靖南侯祖大寿合兵一处,抵达嘉林城下。 但为了确保"协同合作",并且保证儿郎们的战斗力,尤其是要保证笨重的火炮运抵前线,在与神机营总兵马祥麟和都指挥使秦邦屏商议过后,鲁钦便命令大军原地休整一日,并派使者赶赴高平府,约定明日共同出兵。 ... "鲁将军,这安南百姓着实..富庶.." 待到军中将校回到城中署衙并依次落座之后,久在京师驻扎的神机营总兵便是忍不住朝着上首的鲁钦感慨道。 与传统意义上的"军事要塞"所不同,这平嘉城内的军民日常所需居然并非靠后方"援助",而是自给自足。 除却城外的一片沃野之外,平嘉城附近的丘陵陡坡居然也耕种了不少粮食,以至于城中粮价竟是比一江之隔的"凭祥士州"低上两成不止。 而凭祥士州,又比桂林府城低上两三成。 这一来一回,其中的差价之悬殊,就连马祥麟这等神经大条的武将,也不由得为之惊颤。 难怪天子要力排众议,强行出兵安南,此地实在是天然的"粮仓呐"。 闻声,坐在上首的鲁钦及身旁的秦邦屏便是相视一笑,他们常年坐镇西南,对于"交趾布政司"的情况也有所耳闻,反应还算淡然。 "马总兵,这平嘉城的布防图咱们也拿到了,刚刚那些商人也对咱们言明,自平嘉城而出,至嘉林城的沿途,还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军事碉堡,且藏有火器,我等仍不能小觑呐。" 似是想到了什么,鲁钦突然颇为严肃的朝着眼前的神机营总兵马祥麟郑重道。 依着他们此前的了解,安南国的后黎朝虽然掌握有部分火器,但大多是年久失修的老古董,亦或者从昔日神机营将士所持火器发展而来。 更为先进的火铳火炮,反倒是被偏居南方的"阮主"所掌控,也正是凭借着先进的火器,阮氏政权才能得以割据一方。 可依着刚刚那几名商人所说,昨夜他们陪同武将饮酒的时候,曾亲耳听到武将向他们吹嘘,声称沿途军堡藏有火器。 那武将来自安南国都升龙府,且出自"郑氏",应当不会无的放矢,话语颇有信服力。 "鲁将军放心,虽然我等为了急行军,儿郎们只携带了较为轻便的火炮,但对付安南国内的这些老古董也不足为虑。" 城破之后,马祥麟作为神机营总兵,亲自去城中的"武器库"瞧了瞧,也对后黎朝军队所掌控的火器质量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平嘉城作为盘踞在左江的军事要塞,用以抵挡来自大明的威胁,所配备的火器应当是其国内先进水平。 但据马祥麟观瞧,那批存储在武器库中,昨夜未来得及启用的火器火炮,至多也就停留在大明万历年间的水平,远远无法与大明当下军器局所生产的火器火炮相提并论。 平嘉城尚且如此,那嘉林城士卒所持火器的情况就算有所改善,只怕也在伯仲之间,不会相差过大。 反倒是偏居南方的"阮氏政权",因为近些年得到了红夷人和佛郎机人的帮助,制作火器的水平与日俱增,日后应当是不小的麻烦。 "好,本将已派儿郎前往高平府城,明日天亮之后,我等便可同时兴兵。" "预计于后日清晨,抵达嘉林城外。" 终究是一夜未睡,且精神高度紧绷,纵然在场之人皆为正值壮年的武将,也难免露出了些许倦意。 故此,三省总理鲁钦便是两三句结束了今日的军议,并挥手示意众将校自行前去休息。 为了不惊扰城中百姓,鲁钦按照大明历来的惯例,命令军中将士于平嘉城外驻扎,还有些干脆就被派往平嘉城身后的丘陵。 至于平嘉城原有的守军也被悉数打散,分别交由军中将校统领。 对于这些人的用处,鲁钦心中早有打算,恰逢平嘉城至嘉林城的沿途皆是军事要塞,这些宛如鸡肋一般的降军正好充当岗哨,为大军探路。 待到众人离去之后,鲁钦盯着眼前桌案上所摆放的舆图微微皱起了眉头,脸上也露出了些许深思之色。 昔日他在云南昆明坐镇的时候,便曾听闻昔日的"三宣六慰",曾以"象军"作战。 万历年间,野心勃勃的东吁王朝意图屯兵整个"三宣六慰",并威胁大明云南疆域。 消息传回中枢,万历皇帝震怒,自内地抽调精锐赶赴云南,并着手修建腾冲大营。 在这个过程中,官兵也不可避免的与东吁王朝的军队产生摩擦,并亲眼见识到了象军的威力。 无独有偶。 数十年的过去了,战场虽是由云南边陲转移至安南国内,但安南同样拥有"象军",且战绩斐然。 被后黎朝视作扼守莫朝咽喉的嘉林城虽是地势险峻,但因为周遭尽是丘陵陡坡的缘故,并不利于骑兵冲锋,遑论象军。 因此在踏平嘉林城之前,大军暂时还遇不到威名赫赫的象军。 趁这段时间,他必须尽快想个法子,应付这些庞然大物...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969/256577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969/2565771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