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扬明 > 第1694章 应对(中)

第1694章 应对(中)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乱世奇商佥载 专治贩剑,玄学大佬她杀疯了 重生之东宫有梨树 诸天洪荒录 风流纨绔 我爹是嘉靖 绝品天医 西游:家父李世民 九龙医王 大唐连中三元,惊闻我父梦中斩龙

"尔等的意思,是打算强硬到底?" 不知过了多久,郑柞听不出息怒的声音终是于大殿内悠悠响起,引得身前桌案摆放的烛火都是为之一颤,将其脸色映衬的愈发隐晦不定。 "王爷,今次明国不宣而战,摆明了是打算重现永乐年间旧事,恢复交趾布政司,灭我安南国。" "还请王爷,切勿心存侥幸。" 扑通一声,殿内的文官们便是跪倒一地,争先恐后的朝着上首的郑柞呼喝道,唯有几名对"郑氏"忠心耿耿的武将茫然无措的楞在原地,似是不懂殿内气氛为何突然如此剑拔弩张。 "呵,永乐年间的旧事?!" 对于眼前朝臣的苦口婆心,郑柞并未予以理会,而是面带不屑的讥笑一声,眸子中满是嘲弄。 永乐年间,因彼时的胡朝皇帝胡季犛擅杀陈氏后人,并伏击明廷军队,明廷成祖皇帝遂下定决心,派遣大军征剿安南,并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攻克安南全境,生擒胡朝皇帝,将其押解回京。 但胡季犛终究是"安南之主",地位不同寻常,尽管被押送回明廷京师,却得到了明成祖的宽恕,被赐予官职,允其在南京居住。 可是随同胡季犛一并被押解进京的胡朝大臣们便没有这般走运,皆是由昔日的权贵沦为了阶下囚,有的更是直接被刀剑加身。 眼下这群朝臣们此时重提永乐年间的旧事,与其说是担忧安南恐有灭国之危,倒不如说是担心自己及身后家族的命运。 "王爷,还请三思呐。" 兴许是觉得眼前的郑柞依旧不为所动,几名身份显赫的文官在彼此对视了一眼过后,猛然将声音提高了不少,再次重复。 倘若此时立于皇位旁边的是,是掌权许久的郑梉,他们这些人纵使心中百般不愿,但也不敢"仗义执言"。 但如今郑梉已是死于乱军之中,郑柞虽是其生前钦点的继承人,却也压不住他们。 "罢了。" "就听你们的吧。" 对峙半晌,郑柞的气氛突然一滞,在几名武将不可思议的眼神中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眼前这几名白发苍苍的老臣可是曾经辅佐其父祖数十年的肱骨,手中皆是握着莫大的权柄,就连他也不敢等闲视之。 若是执意坚持与明廷"和谈",谁也不敢保证这些朝臣是否会做出某种过激之事。 毕竟,他几名异母弟可是一直对他的位置,虎视眈眈。 "王爷英明。" 听得郑柞终是放弃与明国"和谈"的念想,殿中文官纷纷出言恭维,唯有几名武将面露难色。 明廷大军来势汹汹,他们真的能守得住吗? ... ... 待到心思各异的朝臣们告退之后,身着蟒袍的郑柞微微眯起眼睛,若有所思的抚摸着身旁的龙椅,动作很是迟缓。 "你喜欢这位置,那便让给你坐。" 良久,一道有些沙哑的声音于幽静的大殿内响起,使得郑柞手上的动作为之一僵,但很快又恢复如常。 "烫手的山芋罢了。" 对于这有些沙哑的声音,郑柞好似并不陌生,又是一声感慨之后,便缓缓坐在了那张鎏金龙椅,居高临下的盯着缓缓于左侧偏殿走出来的男子。 "本王听说,前些时日明廷大军抵达高平府城的时候,那莫敬宽特意换上了明国的官袍,亲自领着城中文武向大明紫禁城方向行臣子礼。" "陛下您也是明廷册封的安南都统使,却依旧身着龙袍,这可是逾越大罪啊。" 望着眼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后黎皇帝黎维祺,郑柞脸上好似有无尽感慨,略有些嘲弄的讥讽道。 "朕还以为你死于乱军之中了。" 面对着郑柞的嘲讽,后黎皇帝黎维祺脸上没有半点异样,反倒是自顾自的寻了把座椅,将其搬至大殿中央之后,方才不轻不淡的回应道。 "陛下很希望我死?"望着眼前昔日由其父亲手扶持的傀儡皇帝,郑柞声音中的感慨更甚。 曾几何时,他和他的祖父,从未将有名无实的后黎皇帝放眼心中,因为在安南国人人皆知,所谓的后黎皇帝不过是他们郑氏家族扶持的傀儡,这安南国真正掌权的,乃是"郑主"。 纵使是现在,只需要他一声令下,于宫殿外值守的侍卫便会闯进来。 而明日,宫内便会传出皇帝黎维祺因病暴毙的消息。 "或许吧。" "倘若你死于乱军之中,朕便可顺理成章的向明国投降。" "但是如今你回来了,朕便没有选择的权利了。" 一声长叹过后,后黎皇帝黎维祺略有些复杂的低喃道。 在安南国,世人皆知他黎维祺是由上任"郑主"郑松所扶持的傀儡皇帝,但却少有人知晓,他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全靠着眼前的郑柞。 万历四十七年,彼时的后黎皇帝黎维新不甘大权旁落,遂秘密联合郑松次子,准备暗杀郑松,夺回大权。 但因为考虑不周,于安南国内权势滔天的郑松提前一步收到消息,并当机立断的"废黜"后黎皇帝黎维新,逼迫其禅位。 出于对自身权柄和安危的考虑,郑松本打算拥立黎维新的幼子登基,从而更好掌控安南。 但因为郑柞与黎维新的长子黎维祺年纪相仿,乃是幼年玩伴的缘故,郑柞遂劝说自己的父亲,最终拥立了黎维祺登基称帝。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黎维祺全靠郑柞方才能够登上帝位。 可因为二人身份立场的不同,在黎维祺登基为帝之后,也是不可避免的与权臣郑松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使得两位幼年时的玩伴也是渐行渐远。 "陛下有些天真了。" "外朝的那些大臣,不会允准你投降的。"对于黎维祺的回答,郑柞并没有太多意外,甚至十分理解。 毕竟眼前的童年玩伴虽然在名义上是后黎皇帝,但实际上却毫无自由可言,一举一动都被人所监控,与牢狱中的犯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如若明国真的占领了安南,重新恢复"交趾布政司",对于眼前的后黎皇帝黎维祺而言,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是啊,朕知晓。"像是被旁人戳中心事一般,后黎皇帝黎维祺的神色突然黯淡下来,满脸苦涩的盯着上首的郑柞。 幽静的大殿内,两位童年玩伴四目而视,迟迟不发一语。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969/256577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969/2565773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