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阻挠!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剑道我独尊 四合院:从开大车开始 大宋第一太子 她选一千万!白月光读心后杀疯了 技能全部是病毒,你说这是法师? 穿书后我成了顶级杠精 无敌从拳法大成开始 全员疯批,玄学奶团拯救世界 我在特区当官 魔头[娱乐圈]

感受到楚宁那真挚的眼神,李贤心中也稍安了不少。 这些日子里,他是多么煎熬啊! 一个左相,一个康王,作为皇帝的李贤便夹在其中,左支右绌。 皇帝做成这样,也真是够憋屈的。 然而,朝中大臣大多都是左相和康王一手提携起来的,自己威望不足,群臣们都以此二人马首是瞻。 也就楚宁举荐了一个关小鹏,两年前被李贤一手提携进了门下省。 这两年里也算是为自己出谋划策,分忧了不少国事,是个能干之人。 说起来,也得亏了楚宁的举荐。 再次看了一眼楚宁,不再多想,李贤朗声开口道: “诸卿!朕今日召集百官齐聚,便是要一道商议,如今北狄南下侵犯云中城之事。” 关于今日朝会的议题,百官们当然是早已知晓。 且今日到场议事的官员,除去在京的,还有李贤下旨特邀入京的地方五品以上官员。 这当然是李贤有意而为之的。 “皇上!” 李贤话落,余天正当即便站了出来,依然发表着自己主和的观点: “如今唐国的首要任务是发展,是把这五年来制定的方针策略加以施行,至于北狄南下入侵之事,臣以为,可督促鸿胪寺,令范仲大人亲自前往北狄洽谈,没有什么是谈不下来的。” 余天正说完,便有朝臣出班附议: “皇上!臣附议余相国的观点。朝廷当前的首要任务确实是发展,北狄的入侵虽然令人担忧,但我们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寻求和平解决。” 话落,跟着又有朝臣出班奏对: “皇上!近年来唐国与北狄的贸易往来频繁,彼此之间已有了一定的互信基础。范仲大人作为鸿胪寺卿,多年来与北狄人打交道,臣也以为,由范寺卿出马,必能取得和议的成效,令两国免开战端。” 当然能够和议,就是不知道要做出多大的让步。 李贤心里十分不爽,可面上仍然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众臣,开口道: “几位大人都言之有理,唐国的发展确实不能耽误。然而,北狄的入侵也不能掉以轻心。朕认为,我们可以一面推进发展计划,一面加强对北狄的外交攻势。此外,还需加强我国边境的防御力量,以防北狄突然发动进攻。” “皇上英明!” 众臣纷纷拜谢。 “皇上!” 这时,康王也终于按捺不住,出班浅浅一揖,算是行了君臣礼: “臣对左相所言,坚决不赞同!这简直就是妇人之见。” 随后,康王走在大殿当中,背对皇帝,看向众文武百官,怔怔发问道: “如今北狄人南下入侵,已经破了云中城,杀害我边防将士,虏走我唐国子民,咱们都被欺负成这样了,你们如果还想着要与北狄人和谈商议,便是耻为唐国人,更是耻为唐国的官员。”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主战派与议和派的官员纷纷争论起来,各自陈述己见。 要知道,康王这一番话,算是打了所有坚决和议官员的脸。 这完全就已经是撕破脸啦! 百官们吵来吵去,李贤早已被吵得脑瓜子生疼。 自从北狄人入侵云中城以来,朝廷便常有塘报,北狄大军如今正围聚攻打凉京城,大有一种不达京都,誓不罢兵的意思。 说到底,还是为了争取更大的战争利益。 可此时,朝廷要真是答应了议和,不仅丧权辱国,搞不好,北狄人更会得寸进尺。 朝会上,众臣依然你争我夺,各有各的说辞,各有各的算盘。 余天正依然坚决反对康王北伐,而康王的支持者则力主战争,双方势均力敌,朝堂之上气氛紧张。 李贤目光看向堂下的群臣,不由叹息一声。 然后又看向低头一言不发的楚宁,李贤心中暗暗有些不爽。 “长庆侯!” “臣在!” 李贤忍住了心中的怒气,发问道: “事关北狄战事,你有何看法?” 百官渐渐安静下来,都朝着楚宁看去。 楚宁知道,自己这肯定是避免不了的,而且今日的朝会结局,必然会偏向于康王。 清了清嗓子,朝李贤拱手行礼,然后说道: “皇上,臣正要上奏此事。” 李贤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知道楚宁这是要为自己分忧了。 他点了点头,示意楚宁说话。 楚宁朗声说道: “皇上!以臣看,唐国当前局势,应当与北狄一战。” 等的就是这个,终于说出来了! 李贤假装十分平静,淡淡说道: “哦,说说你的看法?” 楚宁道:“如今北狄人得寸进尺,朝廷一旦有了议和的心思,接下来不仅丧权辱国,搞不好,北狄人更会得寸进尺。 再者,如今唐国百姓对北狄的侵略早已义愤填膺,若朝廷此时不振臂一呼,反而选择和谈,岂不是让百姓寒心?” 跟着,楚宁说出了伟人在深思熟虑后的经典论断: “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十个字,臣要说给皇上听,更是要说给在朝的百官听,只要彻底的打了,才是表明了唐国的态度,不要怕打仗,大不了打完了再建设就是。” 楚宁一番话,让朝堂上的气氛更加紧张。 主战派和议和派的争论更加激烈,双方几乎是要剑拔弩张。 李贤看着楚宁,心中暗暗点头,他知道,楚宁必然是会主战的。 楚宁的话刚落,马常波便是当即附议: “皇上,长庆侯所言甚是。北狄骑兵虽然剽悍善战,却不是不可战胜。如今唐国经济繁荣,早已不是五年前了,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康王也是长长舒出一口气来,知道今天的局面已经稳了。 而李贤也是看着朝堂上的众人,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口: “这几年的隐忍发展,唐国的经济、军事、民心,都支持我们与北狄一战。 现在既然诸卿都主战对北狄用兵,朕也以为,如今的唐国确实需要一战。” “皇上啊!” 此时,便见一名官员呼天抢地一般跳了出来: “你是要忘了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吗?”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035/222638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035/2226385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