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欢迎加入我们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极品护卫 我是主角攻的作恶兄弟 傅铭煜程西的小说 二婚宠入骨 离婚当天,总裁携亿万资产上门求和 那些年,我在下面兼职的日子 红杏 快穿女配:小戏精要体验生活 我的舰娘,我的世界 靠拍烂片,成为导演之王

晏珣最近很积极到翰林院吃瓜,不怎么去皇庄。 他甚至把化学研究设备、闭关备考的徐渭都搬到西山煤窑别院。 原因是……李妃的哥哥李文贵主动请缨管理皇庄的仓库,裕王同意了。 在皇家看来,最可靠的除了太监就是外戚,让外戚管仓库很合理。 晏珣顺水推舟,退出皇庄羊毛坊的份额,全部交给王府。 冬日连送十天煤,许多人看到晏家的财力。 这不,李家都被人挑唆,看上很值钱的羊毛坊。说是管仓库,其实是想全都要。 晏珣:……行啊!你要都给你。 产业并不是越多越好,现在要以煤炭为重心。 先整合西山的煤窑,一统京城煤炭市场,再进军山西搞晋商。 王锡爵曾提醒,太仓王家是丝绸纺织大户,但从来不接“江南三织造”的活。 跟皇家融合太深,随时可能被吞,搞不好还会家破人亡。 现在退出皇庄羊毛产业,正是好时机,还能减少各方关注、低调发展。 这日,晏珣跟蓝道行相约在西山搞新的实验,裕王闻讯赶过来。 看到眼前的别院,想到冬日里围炉烤肉的情景…… 裕王有些尴尬:“我都说实验设备不必搬出皇庄,李家只是管仓库,其他还是咱们的。你偏要搬走,人家不知道的,以为我们有什么嫌隙。” 晏珣微笑:“一点点小事,哪里值得放在心上?我想把羊毛脱脂和纺织秘诀写信告诉陕西参政石茂华,您意下如何?” 裕王怔了怔……京城的羊毛原料才多少?陕西有多少? 如果发展毛纺织业,肯定是陕西更有优势。 他认真地说:“我觉得此事可行。陕西若能以羊毛线换江南的米,可以缓解饥荒。” 晏珣补充:“将来我们和北边俺答互市,还可以从鄂尔多斯换羊皮毛。” “俺答封贡”和“隆庆开关”都是隆庆皇帝的政绩。 裕王高兴地说:“我一直都想跟北边互市,以经济渗透的方式解决战争。若南边倭寇和北疆都平定,就能集中力量搞内部改革。” 人家是“攘外必先安内”,裕王想先对外再对内。 说到军国大事,京郊皇庄的一个羊毛作坊就微不足道。看書菈 晏珣心道……羊毛纺织最难的就是脱脂,说穿了不是什么高科技。 皇庄能做,其他人家也能做。 他一退出,裕王就把整个羊毛坊交给李家打理。李家若有本事,对小圣孙也是一个助力。 那就看看,李家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年李文贵到皇庄要毛线,还想不给钱不记账。 晏珣觉得让这样的人管事就像放耗子进米缸。 他的感觉是对的。历史上,李太后的父亲李伟负责监管万历皇帝的皇家仓库,却贪污受贿、以次充好。 事发之后,万历将劣质棉布呈到李太后面前,李太后“既愧且怒”,表示要国法处理。 李家就这种格局,连帮皇帝外孙管仓库都能中饱私囊,也是令人一言难尽! 现在晏珣冷眼旁观,李家夺走他辛苦建立的羊毛坊,又能搞成什么样。 正好让裕王学一学,什么人可用,什么人不可用! 不是谁都像他这样,一切为了振兴大明! 蓝道行从后面的实验室走出来,大声说:“你要想搞煤焦油蒸馏,这个实验室太简陋。我建议你找一处空旷地再盖一处房子,搞一个远离人群的油库。” 造化之学和道学有共通之处,蓝道行跟着便宜师弟晏珣一番探讨,对这新学问略有心得。 晏珣站起来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油库得有三个槽,一个接收焦油,一个静置脱水,一个送油,三槽轮换使用。现在将就用着,小规模实验。” 蓝道行说:“你可以收几个小道童,让他们给你打下手。我要给陛下炼丹,没这么多时间过来。” 两个道士一人一句,说起煤焦油的各种用途。 卖煤不仅仅是卖煤,还得研究煤炭的附加值。 做这些有价值的事,比争抢一个羊毛作坊有意义。退一万步说,搞煤焦油挣不到钱,晏珣也还有别的生财之道。 比如,买一个石山生产水泥。 只要用足够的煤炭做原料,搞什么生产都如虎添翼。 裕王见晏珣神采飞扬,有片刻的遗憾……若晏珣是自己的小舅子就好了,一家人更好用。 但很快清醒过来,不是外戚更好。 晏珣之才,应该堂堂正正走到朝堂上,为国家做更多的事。 管仓库、打理皇庄皇店这种事,太监就能做。 海瑞想见“我们”,守在草庐外面的小道童雇了一辆马车,一路直奔西山。 当年进京赶考,海瑞来过西山赏景。 西山四季都有美景,春夏之交,晴云碧树、鸟语花香;秋日层林尽染、乱叶飘丹;冬则银装素裹。 锦衣卫里的人说“我们”“一切为了振兴大明”,蓝道行也说“我们”。 海瑞暗暗猜测,“我们”到底都有哪些人? 不久之后,他在西山晏家煤窑见到了蓝道行、晏珣、徐渭和……裕王。 这一次惊吓可真是非同小可。 裕王是皇帝的亲儿子! 难道说他这一番千里奔波、遭了老罪,都在皇帝的眼皮底下? 海瑞迟疑又忐忑地给裕王行礼,满脸都是不可置信。 裕王:……我其实也挺意外的。 我今日若不来,晏珣就会在这里偷偷见大名鼎鼎的海瑞? 裕王知道海瑞这个人,李时珍和张居正都跟他提过,一位真的猛士。 在淳安做县令时,就把钦差鄢懋卿喷得下不来台、还洗劫胡宗宪儿子,还在浙江推行一条鞭法,得罪周围所有县令。 看他不顺眼的人拿他没办法,只好一起发力把他调走。 徐渭也很震惊:好啊!海瑞也是你们的人! 莫非,洗劫胡汝贞公子那件事,就是鹤党指使的? 各方人物惊疑不定,都很意外地看向晏珣,仿佛第一次认识晏珣。 晏珣摸了摸鼻子,淡定地说:“初次见面,久仰海笔架大名!” 海瑞无情戳穿:“不久前我们见过,你还一口咬定我是倭寇。” “哈哈!海笔架真是好记性!”晏珣笑道,“是我失礼了,今日向您赔罪!” 海瑞正色道:“我要感谢‘你们"才是!真是想不到啊!裕王殿下,一切为了振兴大明?” 裕王:……咦?这不是晏珣的口号? 虽然不知道海瑞为什么突然这么说,但他还是认真回应:“一切为了振兴大明。” 嘿!还挺有仪式感的! 海瑞:……果然!裕王跟他们是同党!陛下,这些人暗中结党,也是在你的眼皮底下吗? 感受到众人热烈的目光,海瑞猛地发现,他自己好像也成了……“晏珣党”?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04/92145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04/921452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