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在座都是同党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王爷休书请拿好 美术生之启墨斗画志 全职高手:死神归来 1974:从赤脚医生开始 轻咬玫瑰 苟在苦境收尸体 影视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美女师姐我来了 辟天邪神 传奇人生!重返都市!

海瑞虽然对捞他出锦衣卫的人很感激,但时刻保持警惕,绝不能透露严世蕃案的内情。 他要是大嘴巴见人就嚷嚷,徐阶还敢放他出门? 不过,他多虑了。 晏珣和裕王都很有默契地不问严世蕃的案子。 晏珣做贼心虚,裕王则是避嫌,朝中党争,关他一个王爷什么事! 裕王寒暄几句,主动提及清丈土地的事。 “海爱卿,近来浙江有人上告,说之前你在淳安丈量土地,强迫田主多报耕地,甚至把宅地、坟地列为耕地。因此,重修的黄册不能作为税收依据。” 海瑞惊讶:“竟有此事?我还不知道。” 裕王接着说:“我前日去探望父皇,他给我看的奏折。你之前重修的黄册,浙江那边要求作废。” 晏珣问:“陛下怎么说?” “父皇病了,此事暂且压下。但是朝中有人认为,重新丈量田地、清查黄册属于滋扰百姓、搜刮民财、弊端无穷。” 听到裕王的话,海瑞才明白为什么徐阶说“日后再论”,又让他“不要贸然露面”。 在打倒严世蕃的关头,不可节外生枝。 但想到自己在淳安的一番心血即将付之东流,海瑞心情沉重。 晏珣也唉声叹气。 变法这种事,谁干都是舍得一身剐。 那些大地主士大夫,完全不在乎国家亡不亡。反正谁当皇帝,都需要他们当官。 裕王一下子抛出“王炸”,炸得全场静默,自己也挺尴尬。 他轻咳两声,连忙补救:“海爱卿别担忧。本王虽不知你因何进京,这份弹劾奏折已经压下。你在兴国还可以继续改革,太岳说,他迟一些会去实地考察。”现在人人的目光都在严世蕃身上,压下一份无关紧要的奏折不难。 打海瑞有何用?又打不出钱。 海瑞致谢:“今日臣若不来,都不知背后还有这件事。感谢王爷提醒,臣以后做事会更谨慎。” 只会更谨慎,但绝不会不做。 裕王隐约支持变法的态度,让他看到光明的未来。 晏珣也说:“王爷消息真灵通,我在翰林院日日喝茶看邸报跟同僚交流,都不晓得还有这事。” 裕王:“……你们翰林院挺闲?看来清理冗官、换一套有效的京官考察机制,势在必行。” 晏珣:“呃。” 搞吏治改革没错,可是要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和工作积极性。 否则……历史上的张居正搞考成法,一开始取得效果,最后又被反扑。 俸禄一拖大半年,时不时补发一点,跟救济粮似的; 工作餐还很敷衍,上班自带干粮。 都贴钱做官,你还想员工卖命? 自认为还没入“党”的徐渭默默听着众人说话,忽然对乡试意兴阑珊。 科举进士当官,可当大明的官,有什么好下场? 这次严世蕃的事,还不知会不会牵连到胡宗宪。 海瑞官声那么好,一样被弹劾泼污水。晏郎皎若云间月,结局又会怎样? 晏珣意味深长地看着裕王……这个同党还挺好的。 怎么才能让同党隆庆皇帝活久一点? 改名“朱龟年”?一听就能活很久。 来这里之前,海瑞有过种种猜测,但没想到会是眼前的情景。 裕王本不应出现在这里,可这位王爷一开口就是清丈土地,让他升起知己之感; 晏珣奇奇怪怪的,看起来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却每一句都切中要点; 那个白白胖胖的文士,竟然就是胡宗宪身边的毒士?按理,胡宗宪是严嵩的人? 党内成分异常复杂! 他拱手说:“我来西山是为解惑,且多谢诸位出手搭救。现在臣要赶回江西,将来若能进京,再聆听王爷教诲。” 裕王看看天色:“你今日赶路恐怕来不及?不如就在这里住一晚,明日让晏珣安排人送你。” 晏珣点头:“这一路有危险,我找几个壮汉送你回江西兴国。你若有什么事,也可以吩咐他们做。” 他们这么热情体贴,海瑞怎么好拒绝? 可若是让晏珣的人送他到兴国,接下来拦截严家船只的事……转念一想,晏珣的人又不会黑吃黑,被他们知道也无妨。 见海瑞答应,晏珣喊常欢、阿豹:“从黎大叔留下的人中,挑选十来个可靠的,送海大人回去。” 海瑞连忙说:“不用这么多……” “大人,小心驶得万年船!”晏珣正色道,“倭寇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我家在高邮的房子,都被他们烧了。” 裕王也在一旁劝说,海瑞只好答应。 徐渭的眼睛眯了眯……如果他没记错,高邮湖水匪二当家就是黎大? 晏珣明明是豆沙包,掰开里面的心是黑的! 安排好这件事,晏珣偷着乐。 严世蕃狡兔三窟,黎大、王二这些江湖好汉走的是贼道; 他就不一样,他走官道,让人光明正大跟着海瑞! 到了江西见机行事! 晏珣又热情地让厨房上饭。 跟外面的煤工吃的一样,大锅的面疙瘩汤,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也不难。 “不知道王爷和海大人今日来,没准备什么好菜。”晏珣歉意地说,“我和蓝道长平日来此炼药,都是跟其他人吃一样的。” 越是简单的饭食,越合海瑞的心意。 如果晏珣又送人又大鱼大肉安排宴席,他还得怀疑这些人有什么阴谋。 他松了一口气,笑道:“这样就很好。这里的煤工能吃饱饭,已经很不错,外头多少人饿肚子。” 一人一大碗面疙瘩汤,呼噜噜吃得满头大汗,胃满足心也满足。 裕王不肯让人觉得他不能吃苦,也像其他人一样吃一大碗……若是日日如此,王妃再也不用担心他不爱吃饭。 气氛轻松之后,海瑞好奇地问:“晏翰林也研究道学?跟蓝道长学习炼药?” 蓝道行苦着脸说:“既然在座都是同党,我就实话实说。我本来想跟晏珣的父亲学高深道法,谁知师父忙碌没空教我,反而被便宜师弟拉来干活。” “啥叫便宜师弟?”晏珣不满地瞪眼,“我得告诉爹,你果然有欺师灭祖之心。” “啊……这,绝对没有!”蓝道行连忙否认。 但看他一脸苦涩,就知道背了多少锅、干了多少免费的活。 一入鹤党,身不由己。从今往后,干的都是为国为民的大事。 就算是坑蒙拐骗、打家劫舍,打上“一切为了大明”的旗号,性质就不一样。 蓝道行给自己洗脑,不给钱怎么了?背锅怎么了?他干的都是大事! 次日,海瑞在晏家好汉护送下风雨兼程南下,到了江西又是风云变幻。 财帛动人心!一个严世蕃,竟然能牵动五湖四海的盗匪!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04/92145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04/921452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