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把神棍老爹卷成首辅 > 第302章 万众瞩目的罪状

第302章 万众瞩目的罪状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霍格沃茨之会魔法的我 天灾竟是我自己?! 长安温柔如水 重回1982的悠然生活 重生09做男神 乡村小神医:让你用透视眼治病,别乱看啊 渣夫兼祧两房后,重生原配不伺候了 四合院:悟性逆天,从厨神开始 炮灰攻三,但娇气[快穿] 花都之透视神医

一向不信任太医的“万寿帝君”嘉靖皇帝同时召前太医院院正李时珍和三个御医一起会诊。 皇帝懂道医理论,想要糊弄他可不容易。 关于皇帝的身体情况,李时珍心中有数。 诊脉之后,他在纸上写下处方,只是一些饮食建议。 这个方子,正合皇帝的心意。 药补不如食补,他平时不喜欢吃的,上面都没写。 “朕本来无恙,是裕王他们过于紧张。你从徽州回来,给朕说说那边的事。”皇帝平淡地说。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李时珍如实禀报胡宗宪的情况:旧伤已痊愈、每日练八段锦,乡居闲暇还到新安江钓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简直是所有士大夫的理想。 皇帝:……比朕还闲?看来真得像晏鹤年所说,给胡宗宪找点活干。 李时珍的话跟晏鹤年、锦衣卫相互印证,皇帝终于相信胡宗宪还有报国之心。 李时珍离开西苑直接回家。 他虽是裕王召回京的,但不去向裕王复命。 皇帝的病情,谁问都不会说。 难道让他说,陛下也就这两年,什么药都无力回天,想吃什么就吃吧! 名医的自我修养,能不说的都不说,可以减少大半医患矛盾。 在李时珍的饮食调理下,皇帝的身体似乎日渐好转,陆续单独召见徐阶、袁炜、李春芳、高拱、晏鹤年等臣子。 君臣之间密谈什么,外人不得知晓。 但严世蕃的案子有了大进展。 徐阶请来会审此案的三法司主官:刑部尚书黄光升、左都御史张永明、大理寺卿张守直。 三人说:“我们正要向阁老汇报,严世蕃的罪状已经拟好。” “可否给我一观?”徐阶问。 三人恭敬呈上:“自然可以。”三法司公审,徐阶本不该干预。 但他是首辅啊!皇帝已经默许徐阶负责此案。 将来若有问题,徐阶是背锅侠,皇帝依旧是被蒙蔽的。 罪状不出意外,第一条是残害忠良。重提杨继盛和沈炼的案子;第二条是搞违章建筑。 徐阶点点头:“三位果然都秉公办事、断案一流。” 三人连忙谦虚:“阁老过奖。” 徐阶话锋一转:“但这份罪状,分明就是严世蕃想看到的!”…… 西山煤焦油实验室里。 晏鹤年、晏珣和蓝道行一边研究造化之学,一边吃瓜。 蓝道行最紧张,谁都知道他坑过严嵩。严世蕃这回咸鱼翻身,就是他的死期。 “到底怎么样?朝廷会给他定什么罪?”蓝道行摸着怦怦直跳的心口,“流放的人还能重回京城,这次他不死我就得跑。” 晏鹤年笑道:“你跑不掉。我跟陛下说,你是吃皇粮被包养的道士。” 蓝道行唉声叹气:“师父,你教我神仙索吧!实在不行我从云端逃跑。” “可以。”晏鹤年爽快答应。 他这绝技,小珣珣不识货,不得教给识货的? 晏珣在摸着下巴说:“海瑞千里迢迢来一趟,不可能徒劳无功。我猜徐阶那里已经有了杀手锏,严世蕃这回在劫难逃。” “徐阶很了解陛下。”晏鹤年笑了笑,又问:“你们说,皇帝最忌讳的是什么?” “造反。”晏珣和蓝道行异口同声。 这是所有皇帝都忌讳的事。 可严嵩父子深受皇恩,说他们造反,也得有人信啊?…… 张居正和裕王也在分析这个案子。 “杨继盛和沈炼之死,都是陛下允许的。三法司重提此事,岂不是借严世蕃攻击陛下?奏折一上,严世蕃悠哉悠哉走出诏狱,三位大人自己得进去。”张居正淡然地说。 裕王吓了一跳,紧张地问:“那怎么办?” 曾经被严世蕃欺负的往事,又浮上心头,胃口又不好了。 “还是得回归江西上报的奏折。”张居正语速不紧不慢,“御史林润语焉不详,说的是‘道路皆言",但江西那边提供了人证物证。” 裕王高兴地问:“是海瑞吗?我见过海瑞,他没跟我说什么。原来背地里,已经将证据交给徐阁老?” 海瑞是西山同党~~ 张居正微微笑着,不承认不否认。 海瑞原本没给,现在也算给了。徐阶说是海瑞给的,就是他给的。 海瑞是此案的首吿人之一,提供的人证物证更有力度。 “殿下,你是在西山见到海瑞?”张居正说,“您去西山是否太频繁?” 裕王尴尬地笑道:“本王没有耽误正事,也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跟文瑄研究造化之学。” 张居正低声提醒,西山离城有一段距离,一去两三天不是很合适。 李时珍都在为皇帝调理龙体,王爷不是更应该随时侍奉吗? 裕王怔了怔才反应过来,张居正的意思是,皇帝的身体情况不明,他不应该离城太久。 虽然知道张居正是为他着想,裕王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在朝野瞩目下,三法司正式向朝廷提交严世蕃案的罪状。 林润弹劾奏折说的“道路皆言”,变成证据确凿: 怂恿严世蕃违规建府邸的人,名叫彭孔,是一个江湖术士,宣称那块土地有王者之气; 招揽江湖盗匪、训练船夫水手的人叫典英,鄱阳湖水匪出身; 勾结倭寇、煽动严世蕃外逃的是罗文龙; 接应严世蕃出海的,是小琉球海盗陆白头…… 全部人证有名有姓有来历,可称证据确凿! 至于这些人在哪里……咳咳,重要吗? 三法司联名上罪状,徐阶以首辅身份写批语:事已勘实。 徐阁老一锤定音,敲定严世蕃勾结倭寇,有叛国谋逆之心!恳请明正典刑,以泄神人之愤! 朝野之中,自然也有人提出质疑,严世蕃如果真有谋逆叛逃之心,为何大大方方跟锦衣卫进京? 严世蕃的老父尚在,儿子甚至还在锦衣卫任职,他一个人敢叛逃?不怕诛九族? 但徐阶的话斩钉截铁:谋逆之人胆大包天,有什么不敢做? 徐阶知道皇帝念旧情,想等严嵩死后再追究严世蕃的罪,但他不能等。 除了朝廷缺钱,还有一个原因……徐阶担心自己活不过严嵩。 皇帝:要说严世蕃谋逆,朕其实不太相信的。但严世蕃勾结盗匪、走私敛财,确有其事。 如徐阶所说,拖延着不定罪,搞不好这笔赃款就追不回。 朕不爱财,可朝廷需要这笔钱,国家需要这笔钱!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04/98215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04/982159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