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伴君如伴虎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野火 傻庶女穿越之逆天改命 人在诸天,摆烂成帝 偷听心声:女主请自重,我只是小反派呀 无尽逆天 电锯人:开局遭遇玛奇玛 黄金渔夫:捞起鹰酱装备上交国家 早安,上海 重生商纣,开局怒怼圣人女娲帝辛 快穿:我家宿主是霉运体

海瑞离京不久,李时珍不情不愿赶回京城。 皇帝却没有召李时珍进宫诊脉,反而召晏鹤年陪用御膳。 这令百官摸不着头脑。 能够召臣子陪吃饭,是不是侧面证明皇帝的身体无恙? 皇帝到底有病没病、病得多重,宫里的太监都云里雾里,外头的人更是难以猜测。 众人的目光又凝聚在晏鹤年身上,琢磨着等他出宫再打探消息。 唉! 能够陪皇帝用膳,晏鹤年真得圣心!裕王都没这个荣耀呢! 晏鹤年……吃御膳还不如家里的一碗面,一连串冗长的仪式下来,赐到他面前的饭菜已经凉了。 不知道皇帝的那一份,是不是也是凉的? 道家讲究清静无为,皇帝常用的是“素斋”。 皇帝经常以此对外表示自己节俭。 吃素斋穿破衣,尧舜不过如此。 可晏鹤年从豆腐中吃出鲍鱼的味道,茄子更是没有茄子味,说不定要十几只鸡来配。 素斋真是自欺欺人! 话又说回来,都当皇帝了,还要顿顿吃素,也不太可能。 用完御膳,皇帝移驾偏殿,让人取出一份记录给晏鹤年。 晏鹤年恭敬地接过记录,一看这字就知道……是严嵩亲笔所写。 这是一份实验报告,详细写了从接受皇帝“赐药”到“服药”的全过程。 服药的时辰、期间的饮食、散药性的“禹步”,每一步都一丝不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接着是身体的各项不良反应,以致便血等严重后果。 皇帝自言自语:“严嵩曾说,内阁无奸臣。众人立场不同发生争论,只是为国事而争,没有私仇。如今严世蕃又押送回京,朝野却纷纷指责他为奸臣。人心难辨啊!“ 晏鹤年明白,皇帝这是犹豫了。 不知道什么人,把这份实验报告再次呈到皇帝面前,让无情帝王猛然念起旧情。 人年纪大又生病,心更容易脆弱,会思念故人。 皇帝说到底,也还是个人。 晏鹤年躬身说:“臣以为,一个官员是忠是奸,不看他怎么说,得看他做的事对国家、对百姓有什么影响。” “家国天下。”皇帝淡淡地说,“这就是你们常说的‘一切为了振兴大明"?” 你们? 总感觉皇帝话里有话。 晏鹤年镇定回答:“是!这是臣的理想和心愿!” “不久之前,蓝道行让锦衣卫放走一个外地进京的小官。”皇帝说,“蓝道行送来的祥瑞……张真人用过的玉石筷子,其实是你给他的,对不对?” 晏鹤年躬身道:“陛下英明。” “严世蕃招认,他奉命寻找张真人的踪迹,在武当山一处偏殿发现玉石筷子,起了贪心私藏。后来在绑架案中,玉石筷子和其他珍宝一同被劫。”皇帝幽幽地问,“那么,你又是如何到手的?” 一丝凉风不知从哪里吹来,晏鹤年的脖子感到寒意。 方才那顿丰盛的御膳,此时也显得有些不详。 走得夜路多,迟早会遇鬼。 但仙鹤永远不会轻易被煮。 他坦然回答:“臣奉命下徽州慰问胡宗宪,回京途中自家老宅意外失火。在离开高邮之前,有人将玉石筷子送到我家门口。我认出是张真人之物,借蓝道行之手献给陛下。” 臣的一片忠心,为了让陛下开心啊! 仙鹤能有什么坏心思? 皇帝不置可否。 其实皇帝并不是怀疑晏鹤年绑架、打劫严世蕃。 出身寻常的晏家父子,哪有这个能耐? 何况严世蕃被劫的时候,晏鹤年远在京城。 皇帝怀疑的是胡宗宪。 “这玉石筷子,真的不是胡宗宪给你的?你不要隐瞒朕。”皇帝严肃地说。 这关系到胡宗宪还能不能留。 如果胡宗宪打劫严世蕃、再搞苦肉计,就是欺君之罪! 晏鹤年发誓赌咒:“臣可以对道祖起誓,玉石筷子绝不是胡宗宪给的!如有虚假,五雷轰顶。” 誓言一出,皇帝的眉头终于舒展。 筷子是严世蕃弄丢的,却神奇出现在晏家门前。 联想到张真人传经的大场面,莫非真的是张三丰亲自现身赠予? 皇帝高兴地说:“朕问几句话,爱卿何必着急。得宝物却不私藏!爱卿果然忠心耿耿!” 这么一对比,晏鹤年比严世蕃更忠心! “那么,胡宗宪的谋士徐渭,为何一直住在你家?”皇帝又问。 “胡宗宪想去小琉球戴罪立功,陛下知道,臣向来赞成大明驻军小琉球。”晏鹤年诚恳回答,“带徐渭进京,就为谋划此事。只是时机没到,一直没提出来。” 皇帝彻底放心,这跟他收到的消息一样。 李春芳去晏鹤年家中,商议的就是小琉球! 一切都对得上,他的鹤是忠诚无辜的。 晏鹤年也暗暗松一口气。 玉石筷子的雷引爆,让张三丰现身显得更真实;跟胡宗宪的合作也过了明路。 伴君如伴虎,玩的就是心跳。 皇帝让人赐茶,兴致勃勃地问:“蓝道行这么听你的话,他真的是拜你为师?” “他就是口头说说,哪里能改换门墙?”晏鹤年回答。 “臣也养不起他。他当初连炸三个丹炉,被他师父连夜赶下山……‘徒儿,你师叔在京城白云观过得不错。他家大业大,你投奔他去吧!” 他的语气模仿的惟妙惟肖,皇帝忍俊不禁,示意他继续说。 晏鹤年侃侃而谈:“俗话说穷道士,富和尚,道士炼丹的丹炉、原料都价值不菲。蓝道行以扶乩请神出名,同时研究丹道,非常费钱……” 总而言之,蓝道行好不容易成为皇家道士,绝对会对皇帝忠心耿耿。 不然,去哪里找像皇帝这样有钱又虔诚的信徒出经费? 有人包养的道士和野道士,生活水平一个天一个地……不信你问高邮平安坊土地庙的瘦老道。 他的话说得委婉,皇帝还是听懂了。 既然还是他包养的道士,蓝道行干涉锦衣卫办案的锅,皇帝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过。 实际上,这件事也是他默许的。 海瑞那样的人,捉起来又不能杀。 锦衣卫昏了头吗? 捉海瑞就是握住一个烫手山芋。 以后海瑞喷锦衣卫、喷皇帝怎么办?冤有头债有主,锦衣卫背后就是皇帝。 从一开始疾言厉色的逼问再到春风拂面的欢声笑语,皇帝的变脸术真是一流。 晏鹤年吃了一顿御膳,肚子里却像装着调料铺一样,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有。 辣块妈妈的! 这个皇帝太难琢磨。 跟皇帝耍心眼,就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 但是又格外刺激,跟大战三百回合达到巅峰一样!棋逢对手,一浪更比一浪高! 爽快! 皇帝见完晏鹤年,忽然召李时珍进宫。 在旁人看来,就是晏鹤年劝说有功。 裕王都酸溜溜地腹诽,到底谁还是父皇亲生的?! 晏鹤年:不管你们信不信,我什么也没做。严家船坞的事,也绝对与我无关~~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04/92145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04/921452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