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太子的首要大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从军行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安利你单推偶像,没让你推了偶像 大饥荒,我娇养整个女儿国 我的刀塔 他又撩又茶!被桀骜大佬宠到怀孕 直播:道长别装了,你就是在修仙 全职法师:从召唤精灵开始 我绝症后精神多了 沧澜无尽

“父皇,现在还不是全大明推行新科举的时机!” “还望父皇收回成命,至少再多留些时日。” “明年依旧按照原本的制度,两年后在全面实施新科举。” 朱桢很是着急的说出了自己的诉求。 这倒是让朱元璋和朱标感到非常疑惑。 朱桢从一开始实施教育改革,难道不就会为了这一天吗? 为什么现在却表示反对? 朱元璋不解的问:“这难道不是你想要的结果?” “为何突然改变了主意?” 朱桢解释:“没错,我的目标的确是为了大明全面教育改革。” “但绝对不是现在!” “目前大明的其他地区发展参差不齐,教育水平自然也不一样。” “这种情况贸然改变原本的制度,只会让情况愈演愈烈。” “至少要留出两年的时间,让每个地区的教书先生和学子们适应之后才行。” 之前的经验让朱桢深刻的意识到,就连武昌这种容错率比较高的城市都会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那其他容错率低的城市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一年的时间根本就不够。 两年,或许还马马虎虎。 听完朱桢说的理由,朱元璋也觉得很有道理。 毕竟他没有亲自参与到武昌的教育改革制度过程中。 所以中间有什么问题,他一概不知。 只有朱桢这个参与者,才知道未来可能会面临的各种问题。 “看来老六你考虑得比较全面。” “之前确实是咱欠缺考虑,还好你及时过来提醒。”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说的做。” “前两年依旧保持原有的考试,两年之后在改!” 这回,朱元璋是难得的主动承认自己的失误。 也是因为朱桢这回做得确实不错。 仅仅一年的时间,就让全大明都看到了武昌的改变。 若是没有这个成绩在先,朱元璋肯定也不会这么轻易被说服。 而且想要让皇上收回成命,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父皇,虽然说两年之后大明其他地区才会实施教育改革。” “但最好是从现在开始就做准备。” “准备的时间越充分,之后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就会越小。” 紧接着,朱桢将武昌在实施教育改革这一年时间内发生的一点经典案例说了出来。 反正最后的结果是成功的。 朱桢也不担心将这些事情说出去之后朱元璋会生气。 有了武昌的这些先例。 让朱元璋和朱听了之后才知道原本这次的武昌作为教育改革试验点,其实有多么的不容易。.M 期间居然遇到了这么多的事情。 还好经过及时调整,才能够得到今天这样的好成绩。 “老六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有经验。” “太子,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 “一定要多听听过来人的经验。” 朱标一听,瞬间喜出望外。 教育改革,这可是个关乎到大明未来的大事! 朱元璋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朱标,证明很重视他。 朱标当然也想要做出一番成绩。 安排得差不多之后,朱元璋好似又想起了什么。 “老六,你举办的蹴鞠大赛,现在情况如何了?” 没想到朱元璋居然还挺关心这个。 朱桢笑着回应:“蹴鞠大赛的前期工作已经全部都准备好。” “这个比赛就比教育改革简单得多。” “再过不久,相关信息就会刊登在报纸上。” 听后,朱元璋点点头,甚是满意。 这次的蹴鞠比赛,参赛队伍还有蒙古、暹罗等等这些代表队。 这可是向整个亚洲地区展现大明风采的好机会。 朱元璋自然非常重视。 况且。 他更希望应天府代表队能够在本次比赛当中获得第一。 这可是代表着皇家的队伍! 从御书房出来之后,朱标邀请朱桢到他的宫中一坐。 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向他询问一些更多有关于教育改革的事情。 就连朱元璋都说了,要多听听过来人的经验。 趁着朱桢还没有离开应天府,朱标决定向他取取经。 全大明的教育改革,可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和政策。 就连武昌这样的地方在改革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很多难题。 那能够想象在未来其他地区进行教育改革的时候,更是困难重重。 “六弟,其实我现在还是比较慌张。” “现如今大明管辖的范围越来越广,想要在这些地区全部实施教育改革,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你认为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朱标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其他地区的老百姓不配合。 整个江南地区应该还好说。 本身就比较发达,思想也比较先进。 他们能够理解教育改革其实是为了日后的发展越来越好。 但如果换做是一些比较偏远落后的地区。 这些地方的人思想保守,根本就没有往长远考虑的能力。 当他们发现教育改革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的教育问题,恐怕会极力反对。 “首先肯定要大力的宣传教育改革的好处。” “要让老百姓们意识到会对他们有利。” “对于老百姓而言,不要指望他们万事配合。” “只有让他们看到了利益,才能够驱使他们来协助自己。” 这可是朱桢真真切切的感受。 普通的老百姓生活本身就已经很困难。 他们想要的也不过只是安安稳稳的过完一生。 对于自己的孩子,肯定是希望比自己这一辈过得更好。 所以只要能够满足这两个条件。 不管出什么政策需要大家配合,基本都不成问题。 就像之前修建三峡水利工程时,需要让很多老百姓搬离原本的村庄。 绝大多数人都不配合。 只有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事情才能够顺利地开展下去。 朱标一听,瞬间觉得很有道理。 简单来说,就是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虑。 “其实,我觉得偏远地区实施教育改革并不是最难。” “最难的应该是鲁地!” 突然间听见朱桢这么一说,朱标很是诧异。 “鲁地重视教育,有很多书香世家。” “为什么是最难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471/221252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471/2212524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