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我在这里等你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人在天牢,开局签到神象镇狱功! 万古战神聂天洛紫烟 穿成未来首辅大人的胖媳妇 闻香得道 穿书七零:这个恶毒女配我不当了 神级天赋,属性高亿点很合理吧! 洪荒佛门二教主 他是我的星 开启我的边疆军垦生涯 淞沪:永不陷落

俞小野听到里面的开门声,心底涌上一丝恐惧。 她赶忙摁灭了手电筒,万一里面出来的是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她好立刻闪身回空间。 但是,门开了以后,里面传来熟悉的声音,很轻,像对暗号一样: “是你吗?” 白宗丹的声音。 听到是白宗丹在里面,俞小野长长松了口气,吓死了,还以为是什么呢。 俞小野朝里面小声喊道: “是我。” 里面的白宗丹听到俞小野回来,又把门缝拉开了一些,俞小野挤了进去。 里面比外面更黑,什么都看不清,只隐约看到白宗丹两个眼珠子在黑暗里微微发亮。 为免引起别人的注意,俞小野没有开手电筒,黑暗中两双眸子对视着。 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问: “你怎么在这儿?” “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问完后,又都沉默了一下。 白宗丹小声回答: “我在这等你的。” 俞小野听了有些吃惊: “你在这等我干嘛?” 白宗丹腼腆地说: “我一开始是想等你回来答复的,但等了很久,等到天黑也没见你回来,我有些担心,担心你发生了什么,想去找你,又怕走开了以后你再回来,所以就一直在这等着,也好给你开门,不然你回来晚了,门都关上了。” 俞小野听了白宗丹的话,不知怎的,心里有点异样。 她问道: “你在这等多久了?” “有两个多小时了。” 俞小野没想到,自己这一去,居然有两个多小时! 白宗丹居然在这空旷寒冷的礼堂里等了两个多小时? 白宗丹又问: “你去哪儿了?怎么去了那么长时间?” “我,我有事出去了一趟。” 想想白宗丹一个人在黑暗里等待的时候,她却跟周自衡在温暖的房间里黏糊,俞小野有些愧疚。 她说道: “小白,你不用等我,我没事的。” “那你把饭盒送还给林大蓉了吗?” 说起这个,俞小野叹了口气。 白宗丹一听她叹气,心里一凉: “发生了什么?” “饭盒送回去了,但是,发生了点意外。” 俞小野没有瞒着白宗丹,原原本本的把刚才发生的事说了。 包括周自衡当着林副场长的面教训林大蓉的事也说了。 白宗丹听的倒吸一口凉气,半天没说话,两只眼睛里露出恐惧的光。 俞小野察觉到他的紧张害怕,劝道: “小白,没事的,这样把事情摊开来,其实更好,至少周场长和林场长知道你的态度,知道你没有心思和林大蓉搅和到一起,是林大蓉单方面找你麻烦,以后林大蓉再要找你,你直接不理她就是了,别怕。” 俞小野的劝慰,让白宗丹心里好受多了: “谢谢你,俞小野,这次真的谢谢你,给你添麻烦了。” “没事,不过说好了,以后这种事别再找我了。” “以后不会麻烦你了。” “那好,回去吧。” 俞小野拧开了手电筒,朝礼堂里面的楼梯口走去。 白宗丹等俞小野上去之后,也锁上礼堂的大门,回二楼的宿舍去了。 俞小野回到宿舍,开了屋里的灯,回到空间,冲了奶粉,把还热乎的四个鸡蛋拿出来,吃了两个。 吃完回宿舍,把灯关了,再回到空间里休息。 ----- 另一边,林家。 林副场长把闺女林大蓉领回家后,痛骂了一顿。 他可不是那种会溺爱孩子的人,要不是怕弄的鸡飞狗跳,他真想拿笤帚使劲抽两下。 把这丫头的脑筋给抽回来! 林老太见儿子教训孙女,没有阻拦,这个缺心眼的孙女确实欠教训,再不教训,指不定以后干出什么更丢人的事。 但是,林老太的儿媳妇、林大蓉的妈看不下去了。 林大蓉的妈储蓝在农场的副食品加工厂上班,她很支持闺女林大蓉的想法。 事实上,林大蓉之所以有通过嫁给知青、跟知青回城、变成城里人的想法,也是储蓝给出的招。 储蓝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进城当城里人。 少年时嫁给泥腿子丈夫,变成庄稼汉的老婆。 后来丈夫参军打仗,在部队里运气不错,一路晋升。 储蓝本以为丈夫将来能进城捞个官当当,自己也能妻凭夫贵,进城当官-太太。 谁曾想,一声命令,林副场长当时所在的部队,全部被发配到遥远的北大荒过来开荒了。 储蓝进城当官-太太的梦想破灭,只能收拾行囊,携家带口地跟着丈夫来到这苦寒之地。 在这里,丈夫的运气仍然不错,一路混到了总场的副场长,她也成了场长太太,而且有了份工作,按理说应该知足了。 可是,这里毕竟是边-疆,祖-国的最北边,又冷又远。 总场所在的地方,又是个小县城,跟真正的大城市还是没法比,所以,储蓝心里一直留着这么个遗憾,总觉得自己还没真正进城,自己还不算是个城里人。 她的心愿没有实现,就暗中教导闺女,将来要当个城里人,别窝在这。 林大蓉受了她妈影响,一心想着到大城市去,当一个真正的城里人。 可是这年头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城里人都跑到乡下来了,乡下人想进城,比登天还难! 母女俩找不着进城的机会,也就算了。 不过,后来两人便发现了转机。 储蓝发现,就最近一两年,好些个有门路的知青,都通过家里的关系被调回城了。 当初这些知青来北大荒时,都是立志“扎根边-疆”,永远不再回去。 但时间一长,最初的雄心壮志渐渐被残酷的现实磨灭了,知青们发现这里的日子实在难熬,离家远,干活苦,吃的差,他们再没了当初的激情,许多人都想回城。 普通知青没有门路,回城无望。 但那些高-干子弟,家里有背景、有权力的,总能找到返城的机会。 比如某单位通过下来招工,表面上是招工,实际上已经内定了招工的名单,把单位领导家的子女给招回来。 还有的有部队背景,通过征兵,把自己的在兵团的子女招回去。 再不济,打通层层关系,给子女弄一份病退,也能过关。 甚至有些人,连招呼都不打,直接扔掉铺盖和下乡知青的身份,一个人跑回城。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5711/101518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5711/1015180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