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8乾清宫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为龙:只有我不能进化 被女帝推倒后,我无敌了! 排球大舞台,有梦你就来 劫天运(鬼姐姐) 魔尊泄露心声后被全宗门团宠了 斗罗:卧底日月,谁让你登基了啊 懵懂碎片 联盟:打个快板,神又红了? 鬼灭:仁王只想在鬼杀队朝九晚五 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
就在大部分京官还为冯保倒台弹冠相庆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分配冯保抄家的财富了。
因为就是在京城,所以瓜分这么一大笔财富,当然不可能像针对严家那样,一开始为了功劳,清点完毕就给京城递上了一份抄家的清单,为之后的事儿埋下隐患。
许多人因此罢官去职,甚至丢掉性命。
不过,这似乎也印证了那句老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冯保库房里那些珠宝翡翠太多了,张鲸已经带走了整整一箱子,但依旧还有不少。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那是冯保利用为宫中采买珠宝的机会贪墨下来的,但是也有极少数人知道,这些东西其实并非如此而来,而是从西南直接运到府中的。
但是这些人,以后是绝对无法开口的。
那些没有上名册的产业,所有经手人,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锦衣卫就有这么霸道。
而跟来的东厂之人,还在傻乎乎把一颗颗珍珠玛瑙和翡翠玉石往怀里装,自认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
第二日一早,魏广德在府中吃过早饭就出门上值,最近多事之秋,他自然要时刻盯着事态的发展,不到最后一刻都不会松懈下来。
今日他刚到内阁门口,就看见内阁门前站着一个小內侍。
内阁里平时也有內侍帮忙处理一些事儿,可没有人会在内阁大门处等候。
这里是紫禁城内,是不需要安排看门之人的。
魏广德走过去,就看见那內侍疾步朝他走来。
“小的拜见魏阁老。”
那內侍看到魏广德,先弯腰行了一个礼,这才站直身子。
“不知道公公是在这里等我?”
魏广德有些纳闷的问道。
“小的乾清宫黄忠,是刘公公名下宦官,奉皇爷口谕,宣魏阁老去乾清宫议事。”
万历皇帝虽然已经亲政,大权在握,可并没有恢复朱元璋旧制的意思,也就是早朝。
毕竟在他年幼时,每月都要起早,参加几次早朝。
其他日子早朝还算好,冬日早朝那可是受罪的很。
或许有了心理阴影,加之大明朝几十年没有上朝的习惯了,现在的京官也没人愿意去提那档子事儿。
谁不想多在被窝里躺上一个时辰,何必站在午门外吹劳什子风。
于是,从皇帝到百官,大家都默契的不提上朝的事儿,似乎从未有这个规矩一样。
当然,初一、十五的朔望朝会还是要的,只不过都是行礼完毕就直接退朝,各人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而魏广德听到皇帝相召,自然内阁是不能进了,跟着那內侍黄忠就走向了乾清宫。
宫门外,魏广德站定,任由黄忠进去通报,不多时就被引入宫中。
大殿门口,左右站的是张鲸和刘若愚,平时这个位置应该是王安站的地方。
显然,因为冯保倒台,乾清宫这里,但凡和冯保有牵联的太监,都已经被张宏、张诚等大太监们商量着换了一遍。
其实不止乾清宫,其他宫殿也是如此。
换下来的人,自然意味着前途断绝,至少大部分人是这样。
宫里会重新给他们安排差事儿,但肯定都是最差的那些。
至于之后的事儿,那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魏阁老早。”
刘若愚就站在右侧,看到魏广德来了,微微低着头。
而他旁边的张鲸或许因为昨日发了一笔财,这会儿心情还保持这亢奋,所以笑嘻嘻冲魏广德说道。
“呵呵,张公公,你也早,服侍陛下,你们也辛苦了。”
魏广德微微一愣,随即笑呵呵说道。
“不辛苦,不辛苦,都是我们这些当奴才的应该做的。”
张鲸边说话边推开殿门,请魏广德进去。
魏广德微微点头示意,这才迈步走进殿中。
“魏师傅,这边。”
走进大殿,御座上并没有人,不过随即他就听到万历皇帝的声音从一旁书房传来。
魏广德寻声走进偏殿,这是万历皇帝看书练字的地方,也会在这里翻阅奏疏。
“臣魏广德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魏广德行礼后,万历皇帝叫他起来,有叫来张鲸给他搬了张凳子就坐在御书案一侧。
“先下去吧,无召不准进来。”
万历皇帝对张鲸吩咐一声,就挥手让他下去。
现在的万历皇帝,应该说才真正把内外朝抓在手里,早前多少还有冯保掣肘。
现在,终于没人能够影响到他了。
“魏师傅,昨日之事,你应该知道了。”
现在这里只剩他们两人,万历皇帝说话也随意些,直接就对他说道。
“陛下是说宫里那事儿,臣昨日回府已经听说了。”
魏广德点头应下。
“魏师傅,这时候找你来就是想问问你,冯保该如何处置?”
万历皇帝问的,自然是御史李植、江东之弹劾冯保的奏章,里面罗列了林林总总十多条罪状。
“陛下认为,该如何处置冯保?”
魏广德只是眉头一皱,于是直接问道。
这些年,他们单独在一起的时候,说话就很直接,都是单刀直入,不必拐弯抹角。
“不说他这些年的贪腐,单就是永宁之事,就算把他千刀万剐也活该。”
万历皇帝恨恨开口说道。
“可是陛下又不愿意下这道旨意,是因为心中还念着旧日情分吗?他终究是陛下在蹒跚学步时就一直照料陛下起居的老人。”
魏广德顺着这话就说下去了。
“唉,是啊,自朕记事起,身边就一直是他在陪着朕。
见到他的日子,比见到父王还多。”
万历皇帝不是个薄情寡义的人,其实对身边人还是比较照顾。
至于之前在宫里做的一些龌龊事儿,其实多半有玩闹性质,说要打杀內侍也只是说来吓唬吓唬他们。
“如今朝中还是当年王府里的人,就只有魏师傅和冯保了,所以朕不好做决定。
你知道吗?昨日朕派张鲸他们随锦衣卫去冯保府邸,居然在库房里查获百万两银子的金银,还有大量珠宝玉器,字画古玩。
这么多东西,是他这个奴才能正常获得的吗.”
接下来,万历皇帝又怒气冲冲述说冯保的不是,就算得了百万两银子,似乎也没有消除他心中的不满。
实在是十多年被冯保压抑的太狠了点,一朝脱困,十多年心里隐藏的委屈就爆发出来不可抑制。
特别让他恶心的是,名为自己的大伴,却一直依靠太后欺压于他。
是的,万历皇帝觉得冯保就是在欺压他,永宁之事,名义上是收了人家的钱财,实际上就是为了恶心他这个皇帝。
永宁公主的事儿,是冯保和张居正操办的,魏广德并为多管。
实际情况他当然知道,躲都来不及。
毕竟是皇帝一奶同胞的亲兄妹,为了几千两银子就造这个孽,魏广德都觉得冯保是疯了。
或许,以往李太后太过信任他,倚重他,让冯保自己都飘了,娇惯跋扈起来。
千刀万剐,当然是不行的。
魏广德静静听完万历皇帝的述说,等他把心里的怨气都发泄出来。
“冯保确实有罪,但是他也有大功。”
魏广德等万历皇帝说完,他才开口说道。
“什么大功?”
万历皇帝双眼盯着魏广德,他叫人来,其实就是想说出这些年苦闷,争取魏广德支持,他想处死冯保,否则他有可能会成为他的心魔。
“陛下为何会以皇长子身份继承大宝。”
魏广德迎着皇帝的目光,开口说道:“记得冯保刚被先帝发配到裕王府时,陛下还在襁褓之中.”
魏广德开始回忆当初冯保被罚,从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置上被撵到裕王府里,从那时开始,冯保就一直负责朱翊钧的饮食起居。
古代孩童夭折率很高,能成人的不多,不管是嘉靖皇帝还是隆庆皇帝,死的儿子都不少。
之所以历史记载少,那是因为小孩子不长到几岁,在古代连族谱一般都不登,就好像根本没有这人存在一样。
“臣还记得当年在承天门外观看鳌山灯会时,先帝抱着宪怀太子观灯,倒是对靖悼王没什么印象,都未满周岁.”
万历皇帝朱翊钧是隆庆皇帝的第三子,他前面两个哥哥都是中途夭折,才有他继承大宝的机会。
魏广德说这话,其实也是提升万历皇帝,不管怎么说,冯保把他照料长大,对他来说都是大恩。
宪怀太子和靖悼王身边的太监宫女照料不尽心吗?
未必。
是被人暗害吗?
虽然不排除这种可能,但至少没有证据,更大可能还是因为疾病。
毕竟古代,虽然名医辈出,但受限于医学认知和医疗技术,许多疾病都是不可治的。
当然,其实还有个说法,那就是王子身边的人,可能和他们相冲。
“朕明白了。”
万历皇帝微微点头,他如果算是天命,那冯保就是上天派到他身边的人。
这就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看各自理解了。
“魏师傅,你觉得如何处置冯保为好?朕不想再看到他的人,听到他的名。”
万历皇帝终于说出心里的想法。
魏广德相信,其实万历皇帝心里是有想法的,只是不愿意自己亲口说出来,需要他来代为说出这话。
“冯保有大罪,但念他十余年对陛下的照料之情,陛下不忍重罚,故发配南京守陵。”
明朝皇帝的陵墓,南京、北京都有,魏广德提出发往南京,自然就满足万历皇帝不想再见到他这个目的。
“对此处置,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魏广德开口道,“其实,发配南京冲净军也可,只是他年岁大了,也没几年可活了。
传出去,怕是外面会说陛下对身边人太过”
魏广德话没说完,就选择闭嘴,他相信万历皇帝能理解。
反正,他已经为皇帝着想,也帮冯保谋了个好去处。
守陵,日子其实不算好过,但最起码不用受折磨。
大不了,冯保走的时候,他给点银子。
有银子傍身,冯保在南京也会活的比较潇洒,魏广德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守陵,那就让他为太祖守陵吧,以此赎罪,让太祖他老人家教诲他。”
万历皇帝还是接受了魏广德的建议,安排他去守陵。
“魏师傅,之前兵部密奏东征策略,朕还想问问,只派几万大军是否足够?”
就在魏广德以为今日谈话完毕,准备闲聊几句就告辞回内阁的时候,万历皇帝忽然问起东征计划。
“朕看过锦衣卫对倭国的奏报,以前以为弹丸之地,却不想居然有如此多人口和军队。
关键他们还在内斗,尽是百战将士。
而朕看兵部计划,南北两路大军,精锐战兵不足三万,就算有蓟镇万余精锐为后援,似乎也略显不够。”
因为魏广德的关系,他把明军军中情况详细和万历皇帝说过,所以皇帝对战兵、辎兵也是能分开的。
知道虽然朝廷养着百万大军,但其中战兵也就十余万,其他都没什么战力,除了顺风仗能打打,一旦逆风怕是就有崩溃的可能。
十余万战兵,要守卫庞大的帝国,肯定是捉襟见肘的。
这也是明朝中后期,那几支精锐反复调往战场的原因。
营兵在万历后期也崩掉了,就只能靠那几支精锐稳定战局。
现在还好,北边还有十万营兵可以调动,没到军事完全崩坏的程度。
“倭国地形狭窄,并不利于大兵团展开作战。
另外,虽然倭国大名内斗,往往都会征调几万十几万卒轻出战,但其实他们比辎兵尚且不如,其战兵,也就是他们所谓的武士,应该也就几万人而已。
各大名不可能把全部力量投入到石见战场上,那是自废武功,最大概率还是征调大量卒轻去送死。
何况据锦衣卫报,倭国虽然兵力较多,但其军中只大量装备铁炮,也就是我们的鸟铳,缺乏火炮武器。
所以这次,我让戚继光带着大量火炮前往,直接用火炮轰开敌人的军阵。
此战重点,其实还在于水师能够尽歼倭寇舟师,只要倭国两大水师覆灭,不仅可以保证佐渡岛的安全,更可以借助封锁濑户内海,保证南路军在倭国扎下根基。
届时,南北两军可以调集主力于石见北线与倭军交战,逼迫倭国太政大臣承认割让石见地区作为对倭寇肆掠大明的赔偿。”
说实话,魏广德也不确定倭国太政大臣是织田秀信还是羽柴秀吉,锦衣卫并没有明确报之。
但毫无疑问,权利,很大概率已经落到羽柴秀吉手中。
“魏师傅,还是增派精锐充作预备为好。”
虽然看魏广德信心十足,万历皇帝还是提醒道。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135/353170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135/3531706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