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始皇帝 > 第321章结党营私(1/2)

第321章结党营私(1/2)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六指鬼医 天灾末世:手握QQ农场我赢麻了 离婚当天,财阀老公下跪求复合 重生:开局收走渣爹百亿家产 心机美人上位指南 师祖下山后,她千娇百媚惹人怜 重生:校花倒追,我才华瞒不住了 末世降临,艰难求生 最后一个契约者 学霸的医药黑科技系统

华阳太后去世。 赵政很是伤心,又一个亲人离去。 华阳太后年纪不大,也只是五十八岁而已。 在后世年纪不算大,可在当今却算是老人了。 华阳太后为楚国公族出生,作为媵妻来到秦国,后来成为安国君的夫人。 那时,宣太后掌控着权力,秦楚比较亲近的时刻,她的地位比较高;可等到秦昭王打击四贵,稍后宣太后去世后,楚系外戚遭遇了打击,她的日子也不好过。 局势,对华阳夫人很不好。 当时,秦异人从邯郸逃亡归来,局势也是不好。 吕不韦敏锐的发现了商场机会,为两人联系在一起。 不久后,秦异人拜华阳太后为母亲,改名为子楚。 借助华阳太后的关系,成为王太孙,进一步成为秦太子,最后成为秦王,成为凌驾在万万人之上的存在。 在这个过程当中,华阳太后功不可没。 赵政能成为太子,能成为秦王,也是这位华阳太后的支持。 在十三岁,赵政登基为秦王,那时主少国疑,也是最为危险的时刻。 也正是华阳太后,还有他后面的楚系外戚支持着,赵政才能坐稳秦王的位置,才能震慑不轨,安稳的到了亲政的时刻。 华阳太后去世后,赵政亲自为其守灵,朝廷的政务皆是不予理会,丢给其他人。 “祖母太后走了,只剩下我了!!” 芈倩微微叹息。 华阳太后,是她最大的后台。 华阳太后,也是楚系外戚最大的后台。 可现在去世了…… 人来人往,有人出生了,有人离去了。 当某些人离去的时刻,也只有亲近之人悲伤,其他人谈不上悲伤。 若是恰好去吃席,可能还带着欢喜。 华阳太后离去,秦王政在悲伤,王后芈倩在悲伤,可其他臣子却谈不上悲伤。 咸阳城,廷尉府邸。 大秦官制,分为三公九卿,这十三人直接受到秦王的领导。 廷尉,就是这十三人之一,也是大秦最有权势的存在。 府邸的外面,并不华丽,反而简单质朴,显得有些破旧。 唯有在府邸内部,却是装饰的华丽,这里有精美的幕僚,华丽的彩绘,镜子的玻璃,秀美的漆器,还有典雅的琉璃等等,建筑格局奢华而巨大,显得富丽堂皇。 侍女在进进出出,端着美食而来。 在大堂当中,众人分散而坐,案桌上摆设奢华的食物,不只是味道鲜美,还摆设颇为好看;精致的美酒,酒壶清澈透明,在里面放着美酒,没有丝毫杂质可言,淡淡的香味传来。 中央有一口大鼎,大鼎当中放着熊掌。 里面放着诸多的调味,正在咕咚咚的散发着香美的味道。 熊掌已经熟了,可以品尝。 此刻,十八个舞女在舞动身躯,衣袖在飞扬,身躯在扭曲变化,展现着身躯的美妙,散发着无尽的诱惑之力。 丝竹在响动,音乐在演奏。 众人陶醉在其中,似乎沉迷在其中。 此刻,李斯在宴请宾客。 秦王政不喜欢奢华,生活极为简单,每天三菜一汤,食物绝不浪费。这一顿吃剩下的,绝对不倒掉,而是留在下一顿继续吃。在穿着上也不讲究,在出行上也是不讲究,时常亲近着庶民黔首。 秦王政简朴为主,虽然没有要求臣子们也是简朴。 可臣子们为了迎合君王,为了让君王也满意,于是也开始变得朴素起来,生活变得节俭起来。 当然,当官是为发财。 很多官员也只是府邸大门,变得破旧,变得简陋而已,可府邸的内部,各种装修,摆设、布局等等,却是极为奢华;各种美酒美食美女等,不求最好,只求最贵,一個都不能少。 大秦在禁酒,对于美酒征收着高税。 就是因为酿酒,会浪费大量的粮食。 可对顶级权贵,却不算什么。 此刻,李斯宴请众人,极度的奢华。 众人在宴饮着,在喝酒当中酝酿着感情。 等到宴会结束的时刻,众人陆续散去。 到了后院当中,李斯神情在变化,从昏昏沉沉的样子,变得清醒起来。 片刻之后,卫缭也是来了。 李斯说道:“熊掌,可美味吗?” 卫缭说道:“美味!” 李斯说道:“美酒,可过瘾?” 卫缭说道:“过瘾!” 李斯说道:“喜欢就好!” 卫缭说道:“那件事情,思考的如何了?” 李斯说道:“大王之言,臣岂能不答应了!” 卫缭说道:“赵国已经灭亡,韩国,魏国又是能坚持多久?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等可以轻易封侯,功盖古今。” 李斯点头道:“这是自然。只是吕不韦如何了,在大王心中的位置如何!?” 卫缭说道:“此次换封地,从洛阳变为巨鹿,大王对仲父依旧看重至极。每次遇到危机的事情,也是率先想着仲父,可见对其礼遇。可仲父毕竟年纪大了,已经五十八了,体弱多病,终究是不适合入朝做官,在巨鹿郡养老,这是最好的选择。” 李斯听着,微微欣喜。 这是好事情。 “不过!”卫缭说道:“大王平常的时刻颇为谨慎,可临战的时刻,却是颇为大胆。这次休养生息五年,暂时给放过韩国,魏国。等到时机来了,变给予雷霆一击,到了那时,就是毁灭的时刻!” 李斯点头道:“子缭,如何看郭开?” 卫缭说道:“这个不好说,若是我们做的不好,大王会舍弃我们,让郭开上位。” “大王,在敲打我们!” 李斯也是说道。 接着,两人说着没有营养的话,说着一些废话,最后卫缭离去。 两人都是没有明说,可却是达成了利益联盟,初步完成了结党营私。 在朝堂上厮混,在官场上争锋,仅仅是靠着个人努力是不够的,靠着个人才干出众也不行,还需要结党。 官员与官员之间,彼此抱团在一起。 只有抱团才有力量,只有结党才能生存。 至于不结党,那就不要在朝堂混了,直接下课吧! 当然了,结党也有技巧。 最笨的结党技巧,就是把话挑明了,利益结合在一起;上等的结党,说话云里雾里,说一顿废话,可大家都是知道,心照不宣。 初步结党成功,李斯沉默着。 想着未来的一些事情。 次日,在早上三点多起床。 在五点多,天色已经变得明亮的时刻,诸多的臣子在前进,陆续进入王宫当中。 到了前朝当中,进入宫殿当中。.. 众人按照着爵位,官职高低等,分别站立在两旁。 文官站立在左边,武将站立在右边。 当然了,这个时代武将与文官的划分并不明确,武将转文官,文官转武将,这是常有的事情。 很快,在仪仗的相拥之下,赵政出现在高台之上,端坐在那里。 铛铛铛! 随着钟声在响动,众人立刻安心下来。 再无交头接耳的声音。 赵高站立在大殿的上方,挥动着鞭子,发出啪啪的响声,说道:“有事早奏!” “臣有事情禀告!” 一个臣子上前说着,开始汇报着事情。 汇报结束后,退到一边去。 “臣有事情禀告!” “臣有事情禀告!” “臣有事情禀告!” 一个个臣子纷纷开口,汇报着一些事情,说着大秦的政务。 赵政仔细的听着。 在思索着。 旁边的书吏提笔,也是记录着。 速记速度很快,很多臣子的言语,尽数记录下来。 大约是半个小时后。 卫缭上前道:“臣卫缭禀告大王,当今大秦军功制分为二十级,,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前面的设计很好,恩惠可以普及到了底层当中,正所谓赏不遗黔首。可到了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到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就是变得有名无实,名不副实,少有功臣可以获得。” “臣以为当精简军功爵位,将其变得名副其实!” “十级庶长到二十级彻侯,可以废除了,而是一律改为亭侯,乡侯,县侯。亭侯食邑,在五百户到一千户;乡侯,食邑在一千户到五千户;县侯,食邑在五千户以上,上不封顶!” 说完之后,卫缭退回原来的位置。 众人听着,立刻恍然。 彼此看着,低声讨论起来。 卫缭,可是大秦的太尉,三公之一。 右丞相,左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文学 太尉,算是大秦的第三号人物,一言一行都是令人注意,尤其是废除后面的军功爵位。 不对,也不是废除! 而是精简爵位。 秦国的军功制,不是打游戏,可以无限升级,而是升级到了某个阶段的时刻,就是升级不动,反而会倒退。 在爵位当中,那些权贵有关系,有背景,有门路,成为大夫不难,官大夫不难,可上面的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很难。 上面的左庶长,右庶长等等,只有寥寥数人获得,还是退休状态; 最顶层的关内侯,列侯等,百年内只有不到十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这是众人永远难以吃道的鱼饵。 在秦国的爵位分布当中,公士、上造、簪袅、不更等,数量占据百分之九十五;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等占据百分之四。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等爵位,可能寥寥十人不到,甚至更少。 在卫缭的提议当中,就是把那些可以看到吃不到的饵食,变成可以吃上的饵食。 在某种程度上,获得军功的难度在下降。 可相应的爵位的含金量,也在贬值。 过去的时刻,只有寥寥两三人可以封侯,可现在却是十几人,乃至是几十人可以封侯。 在场的臣子相互看着,很快的明白其中的玄机。 卫缭,这是要减低爵位获取难度,同时减低顶高爵位的含金量,这样的行为有利有弊。 “大王,不可!万万不可!” 就在这时,昌平君开口。 这位左丞相,率先开炮,提出了反对建议。 “大王不要,太尉的建议,千般好万般好,可最大的不好之处,就是获取军功制度必然容易,赏赐的食邑必然众多。到了那时,大秦不足以支付那些食邑。若是不能支付,岂不是言而无信,动摇国之根本!” 昌文君也是开口道:“大王,祖宗之法,不可以轻易动摇!一动不如一静,若是改革秦法会有温风险,不如安稳不动!” 王绾也是说道:“大王呀,秦法不能该,这样该了底层的士卒会失望,军心会不稳!” 接着,其他的臣子也是陆续开口,开始反驳着。 李斯开口道:“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君无疑矣……商君之法的根本,在于变。” “不断更改过去不适合的律法,变得适应当今的时代。商君之法到了现在,已经删掉很多律法,也修改了很多的律法。为何要因循守旧,不肯变更法律。” “臣听闻有一个楚人,在渡江的时刻,宝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在剑掉下的地方做了记号。船停了之后,这个楚人从记号的位置,开始寻找剑。然后,怎么也找不到。” “这个楚人何等的糊涂!” 说着朝堂之上,双方争吵在一起,开始说着各自的意见。 一方是太尉卫缭为代表,主张精简军功制,主张对军功制进行改革;可一方是以左丞相熊启为代表,反对改革军功制。 双方剧烈的争吵起来。 开始说的一些言语,算是精彩绝伦,说道了要点要害之处。 其他的臣子开口说的,尽数是官话,套话,废话。 都是一些无用的,浪费时间的言语。 官话有很多的缺点,可最大的优点就是政治正确,不容易出错;套话有很多的缺点,可最大的优点是有着逻辑,不容易找到言语破绽;废话缺点很多,可最大的优点就是也可以仗势欺人,造成人多势众的错觉。 人多的时刻,未必是真理,可却能吓住很多人。 在气势上,压倒很多人。 此刻,双方争吵不断,也亏着有左史纠正着礼仪,双方才止步在文斗,没有演化为武斗。 在争吵过程当中,开始还关注着对错,还在乎所谓的道理,可渐渐的只是为了争吵而争吵,为了立场而争吵。 对错,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立场。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3317/137081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3317/1370812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