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始皇帝 > 第322章册封诸侯(1/2)

第322章册封诸侯(1/2)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从乞丐到皇帝:我不是朱元璋 万人嫌师妹死后,男主他后悔了 重生八零:神医肥妻带崽忙 王者:女装边路,我倾城绝世 倾城娇色,天下皆为裙下臣! 全民觉醒:开局拒绝S级异能,全校震惊! 这个明星爱好作死 夫郎他来自星际 御兽修仙,我有座长生仙府 修仙有属性面板,刷熟练度长生了

赵政观察着双方,在确定着双方的立场。 许久后,看向赵高。 赵高挥动着鞭子,在虚空当中抽打了几下,说道:“肃静!” 顿时,争吵的人群开始安静下来。 赵政说道:“此为国之大事,需要思索一二!退朝。” 说着,起身离去。 诸多的臣子也是陆续离去。 修改军功制度,这是国之大事。 不可能在一次朝会上,一次争吵,就是确定方案。 要反复的讨论,要不断的争吵,要让底层的民众也知道,到了那个时刻,才下定决定,最后拍板。.. 商君说过,人民愚昧,人民不配参与国家大事,人民只配被代表,不配有发言权。 赵政也是赞同这个观点。 可还是适当的让民众知道一点吧。 至少,不要弄成千夫所指的政策。 朝会结束,回到大殿当中。 立刻有侍女上前,直接送上食物。 品尝着食物,侍卫传来声音,说昌平君求见。 “宣!” 赵政开口道。 顷刻之后,昌平君到来,上前道:“拜见大王!” 赵政说道:“叔叔,可是吃了早饭?来人,送上食物!” 熊启说道:“臣恰好肚子饿,也不谦虚了!” 说着,寺人送上食物。 熊启开吃起来。 等到吃的差不多的时刻,熊启开口道:“精简爵位,弊端众多!大王,为何要如此!” 赵政沉默着,没有回答。 许久后,才问道:“寡人有王天下的决心,灭亡赵国只是开始,接下来会灭亡韩国,魏国,进而灭亡楚国?寡人欲灭楚,叔叔当如何选择?” 长痛不如短痛,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即便拖下去,也是意义不大。 熊启的父亲,是楚考烈王。 熊启,是楚国的公子,也是当今楚王熊悍的哥哥。 楚国,是熊启的母国。 熊启与出楚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同时与秦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是王后芈倩同父异母的兄长,也是太子扶苏的舅舅。 他是站在楚国一边,还是站在秦国一边? 熊启听着,立刻沉默了,许久后说道:“臣也不知道!” 赵政叹息道:“叔叔,你也不好选择,那我就为你选择吧!灭楚之战的时刻,你最好不要参加,寡人也会适当给予你贬职,罢免其丞相的位置,免得受到波折,这也算是寡人对你的保护。” “扶苏的太子之位,想要坐稳当,离不开寡人的支持,可也离不开你的支持!” 熊启松了一口气,直接跪在地上,说道:“多谢大王!” 赵政说道:“伱退下吧!” 熊启说了一口气,躬身退去。 至于劝说的事情,已经忘记了。 或者说,已经没有必要了。 “熊启,可靠吗?” 赵政微微皱眉。 秦国存在各种派系,未来还会延续很长时间。 按照地域划分,可分为老秦人派系,六国派系; 按照身份划分,可分为外戚派系,公族派系,武将派系,游士派系,投降者派系等等。 按照理念划分,可分为法家派系,杂家派系,儒家派系。 按照年龄划分,又是可分为老年派,少壮派, 这些派系彼此在斗争,彼此在合作,又是相互纠缠。 看似在这个派系,可本质上在那個派系。 睿智的君王,要尝试洞察人心,熟悉每个臣子,然后利用臣子做好事情。 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 人心太难猜了。 君王也猜测不出人心,干脆用着利益捆绑。 当彼此有较大的利益联系的时刻,背叛你,就是背叛自己的利益。 为了自己的利益,多数不肯背叛君王了。 熊启,是太子扶苏的舅舅,王后芈倩的哥哥,立场天生站在秦国这一边,他与太子、王后的关系紧密,几乎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是熊启在性格上太过感性,缺乏政客的冰冷无情。 这是一个巨大的优点,可也是一个巨大的缺点。 “罢了,扶苏还离不开舅舅!” 赵政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浮躁。 朝堂的争论在继续,朝廷的大臣在争论着。 又是在黑冰台的操作下,不断向外面扩散着,扩散到了底层。 渐渐的,底层的民众也是得知了。 只是底层民众却是平淡的看着这一切,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改革五大夫以上的爵位,与平民无关,何必操心这些。 吃糠咽菜的民众,没有必要操心肉食者的心思。 某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其实,这句话是错误的。 天下兴亡,士人和权贵有责任,至于底层的黔首,庶民,匹夫等没有责任。 因为天下是士人的天下,是权贵的天下,可唯独不是黔首和庶民的天下。 我爱国,可国爱我吗? 这一句话,说尽了权力的本质。 对于底层民众而言,天下是大明,还是大清,真的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吃苦受罪,都是吃不饱饭。为何为了士大夫眼中的天下,让匹夫去牺牲性命。当然了,只要肯加钱,民众还是愿意反清复明的。 “我想多了,商君是正确的,民众只配被代表!” 赵政得知情况后。 很快下了旨意,确定了军功受爵改革方案。 从今以后,就没有了左庶长,右庶长之类的。 军功爵位,也从二十级变为十二级,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亭侯,十一乡侯,十二县侯。 稍后,赵政更是亲自为功臣册封,为其颁布诏书,印信。 名与器不能轻授人。小说 可该给的时刻,还是要给的。 作为君王不能小气,小气的君王没有前途。 在大殿之上,诸多的臣子汇聚在一起。 赵政开口道:“大秦能有现在,靠的是将士的拼杀,大臣的用命。只要为大秦血战,为大秦立下功劳,大秦就会善待有功的将士。在邯郸的时刻,寡人册封底层的士卒,中层的大夫。” “至于高层的将领,皆是没有给予册封。不是寡人要失言,而是因为寡人要等待,美好的食物就要慢慢的等待。” “熊掌是无上的美味,可熊掌要在大鼎当中连续炖上几天,才能让熊掌变熟,变烂,各种调料的味道才能入味,才能变得美味可口。” “到了现在,熊掌已经熟透了,可以让诸位用心的品尝。” 说道这里,赵政故意停顿一下。 李斯上前,立刻道:“大王万年!” “大王万年!” “大王万年!” “大王万年!” “大王万年!” 诸多的臣子立刻欢呼起来,在剧烈的庆祝着。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发工资的时刻。 赵政看着众人,立刻说道:“灭赵的首功,当为卫缭。尔等在前线打仗,与赵军斗智斗勇,风餐露宿,刀剑劈杀,固然是凶险。可太尉在后方,运筹帷幄,统筹规划,制定作战方案;又是负责监督粮草运输,转运着粮草,器械等,保证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稳定,功劳颇为巨大,” “因为有太尉坐镇关中,负责统筹一切,寡人可安心在前线与尔等并肩作战,消灭赵国。太尉当为首功,寡人特赐其为武忠侯,赐其一万食邑!” 好似炸雷一般,顿时在众人心中响动着。 众人的心情的心情在剧烈变化,有的人在嫉妒,毕竟这是首功之臣,地位上凌驾在很多臣子之上。可更多人是在羡慕,这可是真正的一万户食邑,大王出手太大方了,这可是一万户食邑。 很多人对一万户食邑没有具体的概念,那就列举一些数据。 天下七国,也仅仅是六万百万户,这意味着将天下1/600的人口,直接赏赐给卫缭。 灭亡前的赵国,也仅仅是五十万户。 小县也仅仅是几千户,大县也是仅仅一万户而已。 众人在嫉妒和羡慕的同时,也是松了一口气。 对于卫缭如此大方,后面的赏赐必然不会低到了那里去。况且,只是灭掉赵国就是这样高的赏赐,还有五个国家还未灭亡,还是巨大的机会。 “次功,当为王翦。这一战,王翦指挥五十万大军,大破赵军主力,兵临邯郸,用兵谨慎,指挥若定。论及用兵之稳健,寡人不如王翦。寡人赐其爵位为武襄侯,食邑为八千户。” “李信出兵代郡,攻占代郡,大破了赵国的僵持局势,南下袭击了赵军的后背,导致赵国的防御计划彻底崩盘,功劳当为第三,食邑为六千户。” “熊启,稳定后方有功劳,赐予食邑为四千户,爵位为昌平侯,功劳为第四……” “熊文,处理政务,协调辎重运输,赐予食邑为四千户,爵位为昌文侯,功劳为第五。” “杨瑞和,在南线与赵军对峙,逼迫赵军投降,有大功,赐予其食邑四千户,功劳为第六。” “蒙武,赐予食邑三千户。” “蒙恬,赐予食邑两千户。” “蒙毅,赐予食邑为一千户。” “赵高,赐予食邑为八百户。” “顿弱,赐予食邑为五百户。” 赵政开始念起来。 当然,也有区别,也有高下。 卫缭为武忠侯,王翦为武襄侯,李信为武昭侯等,皆是用着最美的称号,属于第一档次的。 至于其他的侯爵,直接用所在的县的名字,乡的名字,无形当中档次低了很多。 前面几位,还详细的描述其功劳。 后面的几位,就是简单的一笔带过。 在爵位排名上,有关系的靠前一点,比如熊文,熊启,就是靠着关系排名靠前。 在赏赐上,哪怕是赵高这个秘书也给予赏赐。 春秋时代,一个将军打仗的时刻,赏赐诸多的士卒肉汤,结果却是忘记赏赐马夫。第二天交战的时刻,马夫驾驭战车,冲入敌人阵营当中,然后将军被俘虏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不能小看和忽略小人物。 不断的赏赐和册封着,直接册封十八个侯爵, 从今天开始,侯爵的含金量在直线下跌,在剧烈的贬值。 白起如此厉害的人物,也无法封侯,可见封侯的难度之大,也只有商鞅,范雎,吕不韦等丞相级别,才有机会册封为侯爵。 可在赵政一顿折腾下,侯爵多了十八个。 数量多了,也就不值钱了。 至于这样的册封,有遗漏吗? 还真的有! 遗漏的还真的不少! 比如,仲父吕不韦没有被册封的行列当中,还有右丞相隗状,还有御史大夫王绾等,很多人没有被册封,可他们地位低吗? 一点也不低。 军功受爵,主要是军功为主。 有了战功,才能获得爵位。 爵位册封上,也是侧重着军功。 至于那些文官,想要获得爵位难度相对高。 只能期待一下次了。 宣读完毕后,立刻有臣子上前,跪下接收册封。 右丞相隗状亲自上前,为他们颁发诏书,还有相应的印信。 其他的臣子看着这一幕,唯有羡慕妒忌恨。 赵政看着这一幕,很是满意,说道:“这次赏功,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大秦只是灭了赵国而已,还有五国没有灭亡。这次册封,没有达标的继续努力,若是得到册封的再次努力。” “大秦不缺少赏赐,不缺少食邑,只缺少敢于奋战的勇士!” “大王万年!” “大王万年!” 众人齐声道,言语有激动。 灭了赵国,已经册封了十八个侯爵;若是灭掉剩下五个国家,那还不得册封到百位。 看着众人好似打鸡血一般,激动不已的样子,赵政很是满意。 若是将大秦必成股份制公司,户口就是原始股份,秦王将占据百分之六十的股份,那些底层的士卒占据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那些皇族之人占据百分之十的股份,剩下的功臣占据百分之十的股份。 统一后的大秦有着六百万户,将会把二百四十万户册封出去,用来稳定人心。 秦王掌控着百分之百控股权,甚至是百分之九十的控股权,看似权力集中在手中,可其实并不好。 股权太集中,对于公司不好。 想要实现了分封制,仅仅是靠着他生下的几个儿子,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册封功臣,增加功臣的数量。 这些功臣册封在地方,将是大秦最大的拥护者,支持者,在地方上会监控着秦吏,也会监控着六国余孽,这样秦国的统治根基才能稳固,大秦才能长久。 至于说这群功臣,这些列侯,在未来会成为大秦的蛀虫,危害大秦,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 那也是百年以后的事情了,子孙们再思考这些吧!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3317/137081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3317/1370812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