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平顺歇脚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灵植:我有词条面板 重生后和宿敌结婚了 吃我一剑 最强冒险团 天灾末世:拥有空间我仍艰难求生 重生七零,农女带着空间翻身了 重生八零:乡下媳妇要翻身 来不及了,盛小姐公布婚讯了 全民抢塔:我提前通关999层 女尊高武:从幼儿园开始拒绝表白
10月25日晴冷
离开公路,回到荒野,王为几人的效率再次降低。
亮子说的没错,可以走,但是太难走。昨日的飘雪落地后即融化,今日天气虽然晴好,但脚下泥泞松软,塌方的碎石几乎没有一块是稳固的。每隔几分钟就要歇一歇,大羽和言姐已经多次摔跤,看上去和泥人一样。
这段霓虹河河谷的路程,论危险程度不如“小车”那里的绝壁,但艰难程度却远高于“小车”。5公里的河谷四人用时整整一天,终于在傍晚时分来到“前庄村”。
前庄村乡路在望,几人赶在进村前在霓虹河稍作洗漱,换上干净衣服。收拾妥当准备进村借宿。
自登陆以来,小队一路西行,此地的整体海拔高度已经远超东部,猜测山谷最低处海拔也要超过千米。
见到所谓的“前庄村”,几人的心凉半截,只有三处石木结构的小房子,坍塌严重,房主早已不知去向。三处小房子傍着公路,公路已毁无法补给,自然人去楼空。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均是一脸无奈,在太行山叫“村”的地方不一定是村,学到了。
四人动手清理废弃的石头屋,将帐篷搭在屋子内,今夜在此露营。
昨天亮子猎到的兔肉还有,晚饭不愁。筋疲力尽的几人晚饭后倒头便睡。
与此同时。清漳河与浊漳河交汇处的“合漳乡”。
刚刚躺下的李二顺们听到外面响起巨大声响,随即四下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呼声。[又地震了?]李二顺来不及穿衣,夺门而出。
刚出门的李二顺马上意识到这不是地震,脚下没有震颤感,声音听上去像是四周建筑正被巨大的物体撞击,,,山体塌方了?附近的山离此地远着呢,不对啊。
李二顺迅速扭身回屋,抓起衣服,胡乱披在身上,掏出兜里的打火机,跑出门后“啪”的一声点亮火机。
火光刚刚亮起,就见一个泛着黑色金属光泽的“磨盘”凌空砸向自己的面门,李二顺呆若木鸡,[这是什么东西?]。
黑色磨盘眨眼间撞上李二顺,李二顺如同一只装满水的气球爆裂开来,血肉内脏四散迸射。
磨盘去势丝毫不减,直接撞碎房门落进室内。落地后的磨盘迅速滚动,貌似是通过绕圈滚动维持直立平衡,磨盘平衡后6条腕足瞬间从边缘甩动开来,腕足经过之处,所有家具崩碎,地面墙壁留下近半尺深的沟壑,很快房屋摇摇欲坠,此时,6条腕足同时加速发力,磨盘从地面弹起,斜向冲出房屋。磨盘飞出后,轰的一声,李二顺的房子不复存在,现场只余一片废墟。
李二顺至死没感觉到害怕和痛苦,打火机瞬间的光亮也未能照出合漳乡的全貌。李二顺不知他看到的“磨盘”共有三个,此刻都在合漳乡内肆虐,疯狂的左突右奔横冲直撞。
钢筋混凝土在磨盘怪物面前如同豆腐般脆弱,五分钟后,整个合漳乡不再有一栋完整的建筑,也不再有人类的呼喊。
最终三个磨盘怪物滚动着汇合到一处,位置正是在浊漳河河边,随即一个接一个鱼贯滚入浊漳河,动作一般无二,时间间隔毫秒不差。
若是有人见到这一幕必然疑惑,这到底是活物还是程序设定的战斗机器?
10月26日晴冷
这一日王为四人马不停蹄,终于在日落前赶到平顺县城边缘。来不及进入城镇,夜晚在一处名为崇岩街的小路附近寻找到破败房屋,勉强避风过夜。
10月27日晴冷
经过之前连续两天高强度赶路,四人早已疲惫不堪,急需修整,于是商议决定今日就在平顺县歇脚。
平顺县受灾不重,一路所见,地裂和房屋倒塌并不多。倒是沿途的县里人对四人戒备心很强,言姐主动搭话人们纷纷躲避,甚至有人上前驱赶。
平顺县与大多数太行山郡县一样,也是传统的贫困县,石灰岩地貌和贫瘠的褐色土壤很难供养十几万人口,灾前一直靠国家扶贫和旅游业支撑度日,县城内没有高大建筑,四五层的小楼已经算是高大建筑。
王为几人对人们的戒备态度很不解,直到来到县城中心,十几人将四人团团围住,随后将四人带到一处空旷的露天公园。大羽哪里受过这种气,连避风的房间都没有吗?!数度要爆发都被言姐拦下,言姐劝导几人不要冲动,肯定会有人来处理。
二十分钟后,两个领导模样的人带着一位警察慢悠悠的出现。为首一人五十岁左右年纪,地中海发型,一路行来满脸假笑。
到了四人面前,地中海突然收起笑容,挺起大肚腩,“你们从哪里来呀?”
言姐上前一步,冷冷开口,“从海上来。请问你是?”
言姐的表现让王为看不懂,[这是要硬碰硬?]
言姐话一出口,对面三人明显吃了一惊,之后地中海的语气突然缓和,
“几位要到哪儿去啊?”
言姐不回答,板着脸盯着地中海,“你还没说你是谁。”
地中海神情一滞,语气继续缓和,“啊,啊,我是本县的副县长,我姓朱。来,来,我给你介绍,这是我们县……”
无形中,谈话的气氛渐渐恢复正常,王为和大羽对言姐的骚操作一头雾水。直到言姐笑容可掬的说道:“朱县长,我要到西部军区找我叔叔,灾前他一直驻扎在西安,这几位小兄弟也要一起去投奔他。我们今天在这里修整一晚,明早就出发。”
朱副县长身边的警察局长突然开口,“冒昧的问一句,您叔叔在部队是担任什么职务?”
“三位请借一步说话。”言姐说完不理会他们的反应,直接走出人群。
两位副县长和警察局长互相交换一下眼神,之后还是朱副县长率先一步带头走向言姐。
到此时,王为已经明了言姐的用意,这是要以势压人。只是不知言姐能不能镇得住这三位官老爷,言姐真的在部队有亲戚?而且还是位不得了的人物?
远远的,眼见言姐那边的谈话气氛越来越融洽,王为悬着的心放下了,明显言姐已经掌控了局面。
如果没有言姐,今天又会是什么局面?,,,这个四人小队的灵魂人物是言姐,毋庸置疑,最初组队西行就是她一手促成,以普通人的身体素质,却从没有拖过小队的后腿,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尤其是关键时刻能拿主意,有担当。比优柔寡断的自己要强很多。
约十分钟后,言姐与三位官老爷有说有笑的走回人群。到了近前,朱副县长对着一位身材笔挺的中年人发话,“李军,你先带几位到聚宾酒店休息,明天把制服穿上,一路护送他们到长治。”
“是。”中年人毫不犹豫。
“张医生,我就不跟您见外了,县里灾后整顿的事还很多,您有需要就吩咐李军去做,我们几个先失陪了。”
“您客气了,您去忙您的。”
随后警察局长吆喝着将众人带走,王为借机打量留下的中年人李军。李军看身材四十岁,挺拔健壮,看容貌却有五十岁,“满脸的抬头纹”,不止额头有,几乎整张脸都布满“三道杠”式的皱纹。看身姿和做派有明显的部队痕迹。有奇貌必有奇才,这人肯定有过人之处。
只剩李军一人时,言姐客气的说道:“辛苦李队了,还要陪我们走这一遭。”
李军更客气,“没事没事,应该的,到长治这一路不好走,我正好走过一次,可以给你们带路。”
去酒店的路上李军礼貌又不失热情,无话找话,给几人介绍平顺县的风土人情。聊天中几人才得知李军级别竟然不低,是本县刑侦大队长。
大羽对官衔似乎不感冒,问起县里为什么这么戒备外来人。李队直言县城受灾不重,还留有些物资,但周围山里人受灾重,经常会到县城来偷抢些物资,所以县里比较戒备。大羽又问为什么不统一调配物资。李队回复,县城里人们不事生产,交通闭塞外界物资短期内进不来,城里人便不愿意分物资出去,从长远看这种做法是对的,山里人的长期生存能力更强。
言姐向李队要两套棉衣,她和大羽的衣服需要替换,李队长爽快答应。
四人被安顿在酒店住下。送走李队后,言姐马上召集大家聚在一起对口供。
首先,言姐是某部队师长的侄女,王为三人半路加入要一起去西安投奔师长。这位师长确有其人,是言姐一个闺蜜的叔叔,也姓张,言姐急中生智,相当于借了闺蜜的身份扯大旗。如果再被问起师长的事要保持神秘,言姐来应对。
其次,对明日新加入的李队长要有所保留,尤其是王为的特异不能暴露。
还有,言姐对李队的说辞不相信,戒备山民没必要换下制服穿便装,这里面有事儿。言姐决定要出去打探打探。
王为也有怀疑,但不想多事,言姐认为只了解一下情况不会有问题,午饭后便独自外出,王为三人留在酒店休息。
下午两点钟,言姐回返,果然带回了新信息。
原来,县里的人灾后变为两派,两派争斗,矛盾激化。一部分人带着亲属亲信到北部浊漳河流域去定居,那里有稻田存留,食物充足,可以长期居住,但那里除了粮食外其它物资短缺。另一部分人留在此地。这两派既争地盘又争物资,争斗双方都不想摆到明面上,所以经常化妆成山里人互相偷抢物资。
已经到这种地步了?!一路走来,这里是受灾最轻的地方,不是应该恢复重建才对么?果然还是应了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少争资源,人多了,除了争资源还要争地盘。
厌恶争斗的王为又想避世隐居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7233/171972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7233/1719720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