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走出太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宠婢柒娘 修仙:从养沙驼兽开始 结婚后,人气声优突然搬来我家 星魂裁决之灵幻征途 沙雕小师妹捡漏修仙界全宗都想贴 王爷影响了我的拔剑速度 黑暗厨神 遮天之帝子重生 全能天尊 我打造了长生俱乐部
10月28日晴冷
李队一大早带了些食物过来,炒面(也叫油茶面),这是好东西,热量足,烹饪也简单,甚至可以直接吃。还有一样东西,比炒面珍贵,是一套女警制式冬装,警号已经被有意摘掉。据说是朱副县长特意交待的,有女警在地震中牺牲,这身冬装便没有发出去,现在送给言姐,希望言姐不要嫌弃。
王为几人暗自好笑,真是马屁拍在了马腿上。
也不怪咱朱副县长,他的级别撑死了相当于团长,天然比师长低两级。如今又是灾后乱世,相比地方上的县长,部队的团长含金量要高的多,现在遇到的可是师长家属,不拍马屁相当于告诉人家,他“正质”敏感度不足。朱副县长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一行五人早早出发,沿着山谷向西南走,出了县城后继续走平长高速。据李队说,到长治最快也要走两天,因为平长高速有两段隧道已经坍塌,那里没有其他路走,只能翻山。翻山越岭王为四人已经习惯,意料之中。
李队四十一岁,体力相当好,以前在部队也是比武能手。开始李队有意放慢速度,路上讲些太行山风土人情和大灾难见闻,时而攀谈套问四人的经历,慢慢的发现王为四人的速度竟然越来越快,之后李队也不再多话,专心赶路。
中午时分,五人小队来到“前鸦沟”,这里便是隧道入口处。“杜公岭隧道”和“清凉沟隧道”几乎是相连的,李队的计划是今天翻越杜公岭隧道,夜间在两个隧道间的“大岭沟”露营,明日一早翻越清凉沟隧道,天黑前可以赶到CZ市区。
可能是李队路上的作风硬朗,招来大羽的好感,中午聚餐时,大羽主动搭话,
“听李队的口音不像山西本地人啊,没有鼻音,李队老家哪里啊?”
“不要总叫“李队”,显生分,叫我老李或者李军。我是河南人,在沈阳当过坦克兵,转业后分配到长顺县,一直干到现在。”不待大羽回话,李队又接着说,“大羽兄弟,你这身体素质真不错,是不是专门练过?当真没当过兵?”
路上大羽时不时会帮言姐背包,李队显然有留意到。这人会聊天,懂投其所好,果然是个人精。
“呵呵,没当过兵,自己瞎练的。李队在长顺有家室,不然和我们一起去西安,你回部队,我们就在你手下当兵,能互相关照,多好。”大羽一副大咧咧的样子。
“呵呵,我这年纪大了,可折腾不起,我就在长顺养老了。这位小祁兄弟身子骨也不错,是当兵的料。”
亮子被夸也不知道回话,只是傻笑低头一副腼腆样。
大羽笑嘻嘻的接着问,“李队,刑警队不是有配枪吗?您带了没,能让我开开眼不?”
大羽这一问明显唐突,李队却不以为意,“呵呵,说笑了,刑警队的枪不是随便就能带出来的,不是抓捕任务是不允许配枪的。”
王为突然意识到不论大羽还是亮子,都没有真的接受李队,有些不尊重他。有李队在,这聊天的气氛总有那么一丝尴尬。
王为抽空插话,“李队,我们到了长治修整一下就继续西行。李队呢?送了我们就回返,还是要在长治办点其它事?”
“…啊,到了长治我还要代表县领导去市府汇报工作。”
李队果然不一般,深得某人信任啊,这是要到长治找上层,借势压制另一派,这活儿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
李队突然转头问言姐,“张医生,你们要不要随我一起去市府?西行这一路不一定太平,市里应该会派人护送你们去西安。”
言姐略一犹豫,沉吟说到,“好是好,只是牵扯过大,人多口杂,叔叔会骂我的。”
点到即止,不能再继续纠缠“叔叔”了,王为赶紧插话转移注意力,“李队可知道,长治到西安能否通车?”
李队眉头一皱,脸上三道杆更深了,“这个…,应该是不能,长治到太原据我所知不能通车。不过也不排除到西安个别路段能通车。”
言姐故作迟疑后拍板,“如果有部队的车,我们可以搭车,如果是地方上派专车,那就不必了。到长治后,李队该办事办事,不用管我们,我们自己想办法。”
“…好。”
……
看来朱副县长也不是真的相信言姐,而是让李军在路上想办法试探言姐的身份,这次能勉强混过去,到了长治可就难说了。
[不知道长治现在能不能和西安通信?言姐扯的虎皮弄不好要破!]
下午的路程虽然一直在翻山,好在李军带的是熟路,无须费心找路,小队效率很高,提早半小时到达预定地点露营。
其实这一天下来,李军一直在偷偷留意言姐,发现言姐极度自律,作风硬朗,体力丝毫不逊色于军人。李军已经对言姐军人家属的身份不再怀疑,晚饭闲聊时也不再出言试探。
言姐四人哪里知道李军的心态,仍是小心提防不敢放松,尽量少说话。说谎是有后遗症的,四人此时只能默默吞咽自酿的苦果。
一夜无话。
次日10月29多云冷
一早李军自说自话,“往年10月底夜里气温在0度以上,今年尤其冷,不知道和地震有没有关系。明年的农作物耕种怕是要受影响了。”
言姐今天穿上了冬装警服,许是多少念着点平顺县的赠衣情义,接口说到,“我们在海上发现洋流很乱,我估计洋流一日不稳,气温就一日不会恢复正常,只会继续降低。具体我也不懂,你可以说给气象和农业专家听,看看他们有什么意见,农林牧副渔都要调整,早做应对吧。”
李军闻言一愣,接着提高音调,明显有些兴奋,“张医生懂气象?”
“不懂,人要活命,被逼的。我们动身吧,今天务必要赶到CZ市。”
李军不知言姐几人在海上的具体遭遇,见言姐一副不愿回想的样子,只能压下好奇心,不再多问。
众人一气翻过清凉山隧道,放眼向西望去,有一大片山地平原,虽然绿色很浓,但可以看到土色泛黄。到了黄土高坡!
黄土高坡即黄土高原。通常太行山以西,覆盖SX省全境一般被称为山西高原,山西高原属于黄土高原。这里是山地地貌,相较于陕西、甘肃的黄土丘陵地貌有很大差异,植被覆盖更浓。而陕甘的黄土丘陵地貌要相对贫瘠。
这里在我国地理地势上属于第二梯队,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气候不冷不热,十分适宜居住。
CZ市将是王为、大羽、言姐三人灾后接触的第一个大城市,心里忐忑又期待。草草吃过午饭,小队立即上路。
此段即将入市的平长高速,路上废弃车辆很少。难道长治还有燃油?李队回答说,灾后最初的一个月是有的,现在几乎没有了。车辆被开回市里,最终也都是搁置报废的下场。
还有,李队警告大家不要对长治太乐观,地震时CZ市区地陷多发,建筑和道路受灾也很重,尤其是地下水漫灌,市区可居住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如今市区处于停电、停水的状态,市民交通基本靠走,条件好一点的有自行车骑,但骑车还不能做到全市通行。
几人边走边说,于午后三点来到“桥西村”,原本繁华的经济开发区人影寥寥。
言姐见此问道:“李队,可知道长治在这次灾难中损失了多少人口?”
“城区原本90万人口,现在不足30万。”
“什么?!”王为怀疑自己听错了。
“你没听错,地震损失一半人,之后有10万多人搬离了城区。30万是半个月前的数字,现在可能不足20万了,人们还在陆续向外搬。”
李队先是叹口气,然后接着说,“你们见这里人少,是因为这里缺水。长治地震后水系变化最大,原本的很多水库和河流都干了,眼前的这座“老顶山”后就是主城区,水都汇聚到主城区内了。”
“走吧,我们进城。”言姐率先加快步伐,无论是什么景象,总要亲自看一看的。
一个半小时后,五人从老顶山南侧进入CZ市区,入眼便是倒塌的东环路高架桥。高架内商业中心,写字楼密集,倒塌的现象很少,但是稍高一点的建筑基本都能看得到墙体开裂,幕墙百分之八十已脱落。
亲眼见到这幅画面,王为已经清楚了地震为什么会死亡一半人口。与太行山里不同,市里的建筑太高了,地震发生时人们避无可避,四周都是致命危险源。看到的这里是商业区,住宅区不用看,同理,倒塌一栋高层住宅,损失的绝不仅仅是里面的居民。
市中心的“漳泽水库”泛滥更是雪上加霜,水位上涨伴随着地震,夜间断电的情况下,,,惨烈程度不可想象。漳泽水库要去看么?不必了。
“张医生,几位小兄弟。我要从这里向北走了,市府在北边的森林公园办公,我们就此分别吧。市府可能有西安方面的信息,如果几位想了解,可以去那边找我,我来引见。”李队语气豪爽,说完伸手和大家一一握手,很有一副江湖儿女的架势。
最后握手的言姐没有急着松开手,大方的拉着李队说,“谢谢李队,我若是能平安到西安,一定不忘李队的一路陪伴,谢谢!”
“哪里话,应该的。注意安全,一路顺风!”李队双手用力摇了摇言姐的手,之后立即松开,转身向北而去,留给四人一个挺拔的背影。
王为看出了点什么,“言姐,你喜欢他?”
“有一点,这人靠谱。”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7233/171972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7233/171972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