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借粮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诸天长生从明玉功开始 人在仙武,从皇子开始无限进化 重生赘婿:给病弱美人总裁冲喜后 悍匪演的太真,警察问我要蹲几年 帝少爹地宠妈咪 投生闺蜜后,我把祖国带飞了 我死后真的真的很凶 工具人又重生了 仙锁轮回 穿越三国:从黄巾贼到征北将军

李都头听着张桐的话,这心情可谓是大起大落,听到对方不会进城,还没等到夸奖对方懂事,竟然就听到了借粮,开什么玩笑,自己驻扎在这的目的,有一半的任务便是屯粮。 “开什么玩笑!我这可是军镇,粮食可都是军粮,他日北上抗辽的大军到了我这,我交不出粮草,这可是杀头的大罪,你当我这般好诓骗吗!” 张桐忽然正色的压低声音说道:“自是不敢诓骗都头,小子之前曾遇到了,杨延昭将军麾下的一位军使,此人曾与我言明吗,此次辽军乃是大举进犯,甚至辽人圣架就在深州,这可是我大宋腹地,这其中的意味,都头从军良久,难道连这都不明白吗。” 李都头闻言,不禁陷入了沉思,这次的辽国确实非比寻常,之前仅仅在边境一带掳掠,还以为辽人这是又来打草谷,不久便会退去。毕竟这也是辽兵惯用手段,冬日之前都会来上这么一遭。 之后据说又是打河间,又是攻祁州的,确实是闹腾的厉害。但随着永静军府地,也被攻陷之后,便与外界断了联系,但是之前的军令却是坚守驻地。所以自己也不敢随意离开。 到今天为止,已经过去了十余日,自己也时常带人巡视周边,倒也还算是风平浪静,还以为辽兵已经退却了,直到今天这伙灾民出现。 对于张桐的这些话,其实心里已经有了些许的动摇,不过到底是军伍,又怎么能凭借一人的片面直言,便轻易的被说动。当下继续强硬的说道。 “你莫要妖言惑众乱我军心,我虽只是个都头,但也知道辽人的习性,向来不善攻城略地。顶多就是劫掠一番,便会退出我大宋境内,况且单是我北地,便有数十万大军,岂能任由他们驰骋,你这番妄言就不怕治罪吗。” 李都头也是压低了嗓门,显然是有些意动的,但是依旧心存顾虑的,接声继续说道:“难道都头就没有怀疑吗!永静军失陷也有些时日了,都头可还接到过什么指示,若外界真是太平无事,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灾民!若真只是小股敌寇,为何至今都无军令下达。” “我等灾民,如不是性命之忧,何以会背井离乡远逃百里,只因辽军势大罢了,来到此地也不过是想碰碰运气。这群灾民中不乏深州、冀州的百姓,都头若是不信,也可再招上几人问询,我所言是真是假,都头一问便知。” 眼看对方犹豫之色越重,张桐决定再添一把火:“沦为灾民也非我等本意,不过是想换个地方,讨个活路罢了,若是都头为难,当我没说便是,只是没了粮食却也已经是无力难下了,倒不如便在此地等死便是。” 李都头当下在心中一阵合计,难道这辽国,当真是准备大举进犯吗,说起来两国也算交兵良久,太宗皇帝在位时也曾反攻。但是却以失败告终。 如今的管家即位之后,虽说没有大战,但是小股交火却是不断,自己也曾北上驻防过,对于辽军的战力也是有些了解的,说对方不善攻城,也不过是因为对方最强的乃是骑兵。 像自己这样的小镇,只消来上百人,一轮齐射之下,说不得自己就得弃镇保命,更何况眼下镇外就有数百难民,若真是闹起事来,即便是能够抵挡,也势必会有损耗。 在心中权衡利弊良久,这才开口说道:“你说要借粮,那便先说个数字出来,我也好合计合计。” 张桐心下计算之后,这才伸出三根手指说道:“三百担即可。” 李都头直接怒吼道:“什么!三百担!我长河镇也不过四百~~,不行,你要的太多,我万万不能给的。若是真的如此我还不如等辽军来攻。” 但是这不就是漫天要价才能就地还钱吗,接下来两人在屋里足足争论了半个时辰,最终定在一百五十担之后,那是一个子都不再愿意加了。 张桐也心知这怕是对方的底线了。反正本来就是来碰运气的,如今这么多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了,现下这些灾民大概将近四百人,一顿饭加上喂养动物,差不多就要五石左右。 这一百五十担粮草就是七十五石。现下距离大名府,大概需要十余日的功夫,算下来也能吃个十五天,甚至说不定还能有所剩余。 不过对方也提出了要求,那就是自己得了粮食之后,要带着灾民速速离开,张桐自然没有意见。当下来到城墙,继续坐那吊篮下来后。虎子便小跑来到身边关切的问道。 “桐哥儿,那些军汉没有难为你吧。你也是的,有话在这说不也一样吗,非要进镇子做什么。若是出了什么意外,便是个照应的都没有。” 张桐拍了拍对方的手以示安慰,倒是狄广见状,不由的脸色难看起来,只以为是谈崩了,但还是希冀的问道:“不知道郎君商议的如何,对方可愿意让我等入城。” 张桐实在是懒得搭理这人,怪不得会被刺配充军,这般行事早晚也是个祸害,反而向远处的岳澜招了招手说道:“你去把人聚集起来,就说我有话要说。” 看到张桐不理自己,反而去喊远些的岳澜,狄广愣在原地,一时间脸色也有些难堪,不过也知道自己现下印象不好,只能无奈的回了自己小团体,一群人小声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张桐随后便回到了自己的马车,开始闭目养神,耳中也传来岳澜聚集人员的声音,张桐一直在揣摩这都头的用意,对方不仅让自己写下了借条,甚至还个人赠送张桐一副甲胄。 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民间私藏甲胄可是大罪,最少也是要服一年半的苦役,自己现在只是个秀才,虽然也有举荐做官的资格,但是因为年幼还能继续参加科考,到底没有官身。 对方这赠甲的举动又是为了什么,当真是看自己颇为眼缘吗。还是说对方想跟自己结个善缘,但是不论到底什么目的,自己指定是不能拒绝的。 此去大名起码还要十余日,谁知道这路上还会不会遇到辽军,若是能多上一副甲胄,这防护能力自然便能强上一分,生存能力也能提升数筹。索性想不明白,暂且走一步是一步吧。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7264/168903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7264/1689030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