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商船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签到万年,至尊老祖出世了! 长生武道:我有分身提供寿命 1962:饥荒年,我可以每天穿回现代 被将军娇宠后我破防了莫霄煜林菲粤 农家状元郎 走出大山的引路人 诸天:谍影 刚被甩,绝色女神带三宝找上门 凡人修仙,自创气血武道开始长生 我还没出生,女帝就想上门求亲
赵盼儿看着人,也是一阵无语。
话说昨夜两人离开之后,自己也知道这杨府灭门事关重大,倘若是被人发现自己去过杨府,那行凶的人必然也会杀她灭口。
于是躲藏了一夜。直到天亮之后才敢归家,刚到茶坊门口,竟然看到了欧阳旭的家仆德叔。尤其是从对方口中得知,欧阳旭不仅中了,还是官家御笔钦点的今科探花。
本以为自己总算是苦尽甘来,数年的付出总算是换来了回报,谁曾想德叔接下来的话,却是犹如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
欧阳旭得了宫中贤妃赐婚,过了谷雨,便要与高观察家的千金成亲了。作为一名罪官之后,尤其是父亲本就是军中的武将。
广济军节度观察留后,步军副都指挥使高鹄。这样的分量自然比旁人更加清楚。几乎已经是武将官阶极致了。这样一个人物的女儿,确实是自己这样身份难以企及的。
可是欧阳旭难道忘了,当初他落第流落杭州,是自己为他置办田产立了主户,让他可以改籍在两浙参试。更是辛辛苦苦,供养他苦读三年。
如今德叔竟然还想用八十两黄金,换回两人曾经的定情信物同心佩。没想到自己的三年深情,竟是只值这区区八十两黄金。
但是仅凭德叔一人所言,自己是万万不能相信的,心中还存着一丝幻想,不相信自己的真情竟是如此的不堪,除非是欧阳旭亲口告诉自己,否则自己绝不相信。
之后便用五百两黄金才够的话,敷衍走了德叔,心下却是已经打定主意,自己一定要去东京城去问个明白。而且也不相信,自己看男人的眼光会错到如此地步。
毕竟也只有这样,才能一切真相大半,才能自己给自己一个交代。即便是死在路上,自己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甚至就在昨日,自己费了好大功夫,总算是找到了一艘去东京的商船,可对方说什么商船有规矩,带女人不吉利。又是一番威逼利诱的,船老大才允了自己租借货舱。
临行之前恰好路过这月老祠,不由的想到了之前自己也曾与欧阳旭来过,那时两人更是许下了白首之约,本这个善始善终,还是买了东西进来祷告。再之后就是现在的情形了。
看着面前一位皇城司的指挥,一个京城来的高官,赵盼儿在心中犹豫了片刻,这才好似下定决心的说道:“我有办法让你们离开钱塘。”
最终两人在赵盼儿的掩护下,扮做运货的脚夫,趁人不注意,这才躲到了对方租借的后舱。这地方并不算大,但也足够三人栖身。
不过还是难掩其中,阴暗潮湿的霉菌味,而且哪怕现在还是白日,舱内却是有些阴暗。并且这里面仅有一床被褥,可是之后却是要住三人的。
一直等到赵盼儿也上了船,对方先是将房门紧紧插好,又从随行的篮子里找出了一串风铃,挂在了门框上,甚至还搬着货物。想把那些漏出较大的缝隙挡住。
看了一眼正在观察四周的顾千帆,这人是指望不上了,走上前一把拿起赵盼儿全力才举起的麻包,便开始照着对方之前的样子,一起堆码起来。
赵盼儿虽然诧异张桐的力气,但还是小声的说了声谢谢,两人忙活了将近一刻的功夫,总算把前后那些较大的缺口给堵了起来。
刚刚码号遮挡的货物,正好赶上了船只离港,船身猛地传来了一阵颠簸,张桐眼疾手快的扶住了赵盼儿,看了看对方箭头昨日中镖的位置。
“你肩膀上的伤口流血了,昨日没有处理一下吗?”
赵盼儿闻言看向了自己肩膀,前夜淋了一夜的雨,自己本就有些染了风寒,又赶上德叔来伤口上撒盐。之后更是忙着来码头租船,哪里来得及找郎中处理伤口。也仅仅是让三娘帮着上包扎了一下而已。
赵盼儿也随即意识到,现下自己在张桐怀里的姿势过于暧昧,赶忙尴尬的起身说道:“多谢,许是刚才搬麻袋崩着了,我带的有三娘给我准备的金疮药,等会再上一些就好。”
这金疮药自己是知道的,方子在民间流传的颇广,民间也有不少人自己调配,但是效果各异,原因便是其中有一味龙骨的药材颇为珍贵,好多人不舍得入药罢了。
当下便好心的说道:“我对于医术也有些研究,赵娘子面色不佳,似是有些风邪入体的意思,不如我帮姑娘看下伤口如何。”
顾千帆搬麻袋的时候不知道帮忙,随着开船了倒是大马金刀的盘坐地上,此刻听了张桐的话,只当是为了占赵盼儿的便宜,鄙夷的喊了一眼嘟囔道。“有辱斯文。”
张桐自是不惯着,当即便反唇相讥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什么叫有辱斯文,你敢说你没有看过医书。皇城司干的久了,这学问都还给了老师吗!”
若是只说自己也就罢了,但是事关恩师,顾千帆当即便出言反驳道:“我乃是己酉科二甲进士第五名,教我学业的乃是我祖父。老礼部侍郎顾审言。还请张大人自重。”
“我于东京参试,连中三元。官家钦点,戌申科头名状元。恩师何承矩,官家特赠相州观察使。若非赶上北地战乱守孝三年,景德年间我便差点被官家赐官。不知顾指挥,那时在何处就学。”张桐不屑的说道。
顾千帆闻言却是默然,方才也就是被那么一激,自己倒是忘了对方可是状元。不由便想起张桐当年的殿试《平辽疏》,洋洋洒洒不过千字,却是让人不寒而栗。
自己曾在当朝御史中丞,齐牧的授意下。有幸拜读过其中一些内容,至今都觉得有些震撼,没想到这两国交锋,竟然还能这么算计。
其中一条竟是制造舆论,称吃了草原的羊肉便能强身健体,然后夸大羊肉的功效,促使国民上下的购买欲望,时间一长自然也就会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也就提了上来。
而那些游牧民族出身的贵族,为了赚取这其中巨大的利益,自发的就会开始大量牧养。可是羊群数量上来了,牧场却是有限的。有了需求自然便有了矛盾。小规模的冲突自然免不了的。
胜利者自然是独享新的牧场,可是失败的却只能固守原地,而且这羊群若是被饿的狠了,自然便要往更深层的地方寻找食物,不过数年的功夫,牧场便会成为一片荒漠。
没了草原牧场,这些游牧民族便会失了根基,而且因为大量喂养羊群,这其中的马场数量也会相应的减少。这等绝户之计,大宋确实只需付出些茶叶和一些纺织品罢了。
此消彼长如温水煮蛙。当真是杀人于无形,张桐则称此计策为贸易战。甚至如今大宋上下如此钟爱羊肉,便已是初见端倪。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7264/170966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7264/1709661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