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都市青春 > 伟大前程 > 第七章 思想课

第七章 思想课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撩拨王爷脸红心跳冷钰 破解末日之谜 灵气复苏:我成仙归来 剖腹惨死后,摄政王妃权倾朝野 快穿之是不是生的有点太多了 缚春裳,嫡女重生后又美又飒 全民兽化:我开局成了霸王龙 剑来:开局镇守剑气长城 富仙传 仙觅长生

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淡定与从容,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浮躁与焦虑。 那个时候,县广播站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时间,就是我们要赶的时间,必须卡着新闻联播的时间点出门,到学校,在早读之前走进教室。 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每天都这样。 雄镇是古城,尽管阿波罗号飞船已经登上了月球,可古城仍然沉浸在它的古老模样里。 但国家的“三线建设”,以及阶段性经济建设,落实到地方上,必须跟上国家的脚步。所以,抬头看县城,随处都可以见到“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标语。 由于雄镇大山集聚,从外省搬迁过来的“三线企业”都钻进了这里的大山,由于对这些国家重要企业的保护,来了许多的部队,县城给人一种兵城的感觉。 “三线企业”之所以选择我们这个县,是因为进退有度。 退,可以藏进深山。进,可以向周边三省扩散,并且可以快速通过水路,顺江而下。 县城的东方红旅社上写着红色标语,“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 县委招待所房子上写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红色的标语和密集的军人,让平凡的小镇时光有了它自己特有的年代感。 我从家到学校,必须经过石头牌坊,然后是木结构的下排街,拐过古旧的青云街,穿过塘家湾,以及“陇家大院”,还有“安家的雕楼”,还绕行“曾家的公馆”,等等过去的老建筑,才到学校。 我不知道那些过去的人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一个地方建城,选择孤峰之下应该是不错的,因为孤峰可以为县城阻挡寒冷的北风。 但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建城,我想不出是怎样的道理。 据说,这个地方原本没有城,那些被迁徙来的外乡人流落到了这里,就开始在这里建城。 这些远来的人当中,大多是两种人,一种是读书人,另一种是英雄。 读书人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英雄。 所以,这个地方叫雄镇,是有历史渊源的。 因为这个地方来的人比较杂乱,这就导致了县城建筑风格的杂乱,像南方,也像北方,有江南的风格,也有江北的风格,还有异域的风格。到了这里,有一种时光混乱的感觉。 这些风格里面,沉淀着人们对故土的怀念。 从左江来的人,修一幢左江风格的房子。 从右江来的人,修一幢右江特色的院子。 北方平原来的人,修一座北方的庭院。 从江南水乡来的人,修一幢江南的民居。 去伦敦留学回来的人,修一幢法式的院落。 去巴黎留学的人,回来修一幢英式的房子。 所以,县城显得杂乱无章,毫无法度。 永远古老,永远新鲜。古老是它在历史的往事中,新鲜是它一直跟随当下的潮流。 雄镇连接外界的国道,山路居多。 从雄镇去外面的世界,最方便的是水路。 在宋光伟居住的银杏村大山下,是深深的峽谷,谷底是一条大江,大江属于长江的支流。从大江顺流而下,是抵达海上的最便捷的道路。 如果是走路到京城,一般情况下,都要两个月左右。 过去年代,没有火车,严格说,不是没有火车,而是因为苏联专家的离开,正在修建的铁路就停了下来,剩下的就是烂尾的桥梁,涵洞,隧道和邃道。 外面的人来雄镇或者是镇上的人外出,主要靠长途客车。 我喜欢阳光下的古城,更喜欢雨中的古城。因为,雨中的古城,似乎更有情调。诗意的烟雨中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也是这种不真实的感觉,古城的时间和空间就变得模糊起来。说它是哪一个时间段的古城,都不会错。 可现实总是告诉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 冒着雨,到了学校,在早读之前进了教室。 今天这节课,是思想课。 吴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问题是,“对我们国家的古代文明,你知道什么?” 宋光伟举手报告,“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 唐瑾明补充说,“万里长城。” 唐瑾明有一双深渊一样的眼睛,好像看谁一眼,就会把对方彻底的淹没。可谁会去盯着一个少女的眼睛看呢?她的鼻头上有一颗黑痣。她说话很少,沉静得像一潭没有任何波澜的潭水。男生们为了给她取一个贴切的雅号费了不少心思,最后还是秦永业说,“就叫木偶”吧。 吴老师点头对同学们的回答,表示赞许,“还有吗?” 秦永业站起来,“铜板。开始用的钱是贝壳,后来发展成用铜板。” 同学们哄笑起来,“真是钻进钱眼里去了。你除了钱,还认识什么。” 秦永业仍然坚持,“难道钱不是最重要的发明吗?没有钱,我们什么都办不到。” 张傻面无表情地站起来,“你最好闭嘴吧。你不说话,又没人把你当傻子。古老的文明应该是“秤”和“尺子”。否则,我们无法度量这个世界。因为,没有度量,就没有时间。” 秦永业从来都不饶人,“你才傻,你们全家都傻,你们家祖宗八代都傻。” 张傻依然冷静,“我不跟泼妇计较。” 张傻的脸没有表情,就是有喜怒,也是冰冷的样子。同学说,“黑白无常”就是这样,于是,张傻有了另一个名字,“无常”。 吴老师接过话,“不用争吵了。你们俩的观点,也不是没有道理。” 秦永业沾沾自喜,“真是张傻,老师都说不是没有道理,就是说还是有一些道理。” 冬后生问道,“老师,青花瓷和丝绸算不算?” “当然算。” 张傻也问道,“老师,“京戏”算不算。” 秦永业生来就是一个抬杠的人,“如果京戏都算的话,我们雄镇的“端公戏”也应该算。” “我是问老师,不是问你。” “我就是让你不要乱问。” 张傻也有急眼的时候,“那条法律规定,就你能说,我就不能说。” 秦永业一本正经的答道,“我规定的不行吗?你一定会发现,我就是那个制定规矩的人。你,不守我的规矩,我只有将你法办。” 吴老师哭笑不得。 少年的心思,还没有太多的禁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由于老师的宽容,我们班的课堂经常都像是菜市场那样喧嚣,甚至比菜市场的喧嚣还要喧嚣。 吴老师问他们俩人,“你们违反了《学生守则》第几条?” 俩人同时答道,“第三条,不尊重人。” “那应该咋办。” 俩人又答道,“背诵,打扫教室卫生一个月。” “想想看,你们现在累积欠下多少遍了?” 秦永业回答,“我还欠一千九百遍。” 张傻也回答,“我还欠一千三百遍。” “那你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呢?” 秦永业和张傻自觉地离开座位,走到教室后面,面对墙,开始了背诵。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 …… 就是因为吴老师的赏识教育,许多年后我们忘不掉的那些经典的知识都是在那个时候记下的。 他们背诵他们的,丝毫不影响我们继续上课。 吴老师接着提问,“谁能说说今天世界最进的科学技术?” 课堂上全是举着的小手,要求回答问题的同学争先恐后,吴老师都不知道应该叫谁。 “好,放下手,大家一起告诉我。” “我们国家成功发射的原子弹。” “我们国家成功发射了氢弹。” “人造地球卫星,我们国家现在是世界上能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之一。” 吴老师启发式地问道,“同学们还知道什么?” ““阿波罗”号飞船登上了月球。” “航空母舰比我们的操场还大。” “大海中有了潜水艇。” “好。老师考考你们。今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约翰-巴丁说,“你要得到诺贝尔奖的话,应该具备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什么”。” 全班同学都哑巴了,全体沉默。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8530/163057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8530/1630579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