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奔跑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闪闪果实在妖尾 修仙风云之恩怨情仇 怀了疯批暴君的崽后女配带球跑了 玄色录之古色事记 重生之矿业巨头 四合院之一代传奇 医武至尊 黄庭执道 柯南:我就没有正经道具 相亲当天,霸总要我和他做契约夫妻

早上,参加完宋光伟表弟的葬礼,看到了死亡其实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停止呼吸,变成尘土。 我们从银杏村跑步到学校,如天空中自由飞翔的三只小鸟,穿行在明亮的阳光中,呼吸着田野上清新的空气,很快就忘记了死亡的悲伤。 田埂上有石灰书写的巨幅标语,一幅幅标语和田野,从我们身边一晃而过,“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变压力为动力,革命加拼命,早日超英赶美。”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大干快上,争取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 被我们甩在身后的还有公社的样板田。 样板田的旁边有宣传栏,宣传栏上是毛主席诗《重上井冈山》,看见毛主席的诗,我们又跑回宣传栏,这首诗老师带着我们背诵过许多遍,我们三个在天空下高声地背诵起来: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我们在风中奔跑,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着毛主席的诗。 那个年代,我们在奔跑,国家在奔跑,所有人都在奔跑,因为,“不跑,就会被淘汰,就会被出局。”这是老师在政治课上告诉我们的,“因为我们的奔跑,许多国家都跑来和我们握手了。如果你弱小,没有人愿意和你握手。” 少年的我们不能完全领会老师的意思,可我们都喜欢毛主席的诗,毛主席的诗有一种英雄气概。少年,总是对英雄充满了敬仰与崇拜。 吴老师告诉我们,别的国家已经可以到月亮上面去了,还有的国家已经有了高速铁路。 后来的人们在回望这个年代的时候,都说这是一个跃进的年代,激进的的年代。 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如果没有追赶和奔跑,用吴老师的话来说,“八国联军”还会打进来。每个年代都有它的特殊性,身处那个年代,才知道,它必须那样走。 就这样,背诵着毛主席的诗,我们就跑到了学校,然后,气喘吁吁地向吴老师说明了早上旷课的原因,老师说,“好。不追究了。” 吴老师的眼神看起来有些忧伤。 这天和往常一样,老师并没有上大课,我们班就像是一个集市,也像是一个手工作坊,总之,同学们是各行其是,或者说,我行我素。 在年级中,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班级。基础差一些的同学集中在一起,有特殊兴趣的又集中在一起,有的同学上一年级的课程,有的同学则上五年级的课程,喜欢画画的就画画,喜欢音乐的就排练节目。喜欢语文的,老师就单独讲安徒生童话。喜欢数学的,老师就让他解题。由于每个人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我们班这个“作坊”里,喧嚣而安静。 数学组的张傻、秦永业、范登科、夏季等人沉迷于计算,秦永业是组长。 语文组的冬后生、清峰扬、元浩孝、明子、叶平凡、胡秋萍、隋朝等人,热衷于字、词、句,古诗、童话,我是组长。 我是组长的原因,是因为我把祖母讲的几个传说讲给同学们听,好些同学晚上就不敢出门了。老师说我有语言的天赋,我就这样因为胡说乱讲,当了语文组的组长。 而像宋光伟和唐瑾明等人,则属于兴趣广泛,语文组和数学组,以及绘画组、音乐组都有他们,用我们的俗话来说,他们“三六九赶场,场场在,”那里都有他们。 对于宋光伟和唐瑾明等人的课程,吴老师采取的是跳跃式教法。如果他们领悟了一年级的课程,老师就给他们升级到二年级的课程,二年级的课程领悟了,吴老师就给他们讲三年级的课程,……以此类推。 就因为吴老师的奇怪教学,不按套路出牌,引起了其它班级的嘲笑,说我们班是“天才”班。 吴老师根本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怎么喜欢就怎么来。 我们也非常的崇拜她。 在我们的眼里,吴老师就不是一个凡人。 吴老师上课的时候,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冒出一些天书一样的语言,然后自己解释说,“哦,我忘了,刚才说的是俄语,你们还没有学过。”或者解释说,“唉呀,我总是记不住,这是英语,你们还没有学过。” 吴老师向我们透露过,她曾经和父母一起在滨夕法尼亚待过,也在莫斯科的一个大学待过。所以,她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讲出英语和俄语。 我们就向吴老师提出,可不可以,教我们英语和俄语。 吴老师同意了,我们也就跟着她学起了英语和俄语。 后来在我的人生中,我偏执地认为世间有两种人是不能缺少的,一种是教师,另一种是医生。教师关乎的是灵魂的事,而医生关乎的只是身体。 就因为吴老师的一句话,我们的人生就朝着这句话奔了去。 宋光伟记住的是,“你是一个天才。” 唐瑾明记住的是,“你可以超越极限。” 但吴老师的这些做法却在学校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校长来到了我们教室,把吴老师叫了出去。 一看校长那个阵势,就是兴师问罪的样子。 刚开始,他们的说话是小声的,可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 校长叫雷不鸣,是我们班同学雷德林的父亲,老校长原来就是墨池书院的先生,雷家在我们雄镇是书香传家,相当有威望。 老校长显得十分的失望,“小吴啊,我也不是保守的人。可你现在的做法,完全把学校搞乱了,你让我这个校长怎么当?要不,你来当。” “我对当“校长”没有兴趣,我的兴趣只在教书上。” “可有你这样教的吗?我们这是公立学校,就是你自己的学校,也不能由着性子来啊。你知道别的班级的老师怎么说你吗?把一群傻子当做天才。” “校长,你的孩子也在我的班里,你认为他是傻子吗?” “这个,唉,我的意思是还是要按规矩来,这些孩子才多大,你一会儿教英语,一会儿教俄语,一会儿上四五年级的课程,这,这这,这不是乱来吗?至少也是拔苗助长。” 吴老师一着急,又是汉语夹着英语和俄语,“校长,你不觉得我这是“因材施教”吗?” “小吴啊,你还年轻,我们这是搞教育,急是急不来的,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们的国家也急需人才,可你也做不到把他们全都培养成天才啊,你说对不对?” ““亲爱”的校长,在我的眼里,他们都是天才。” “怎么就“亲爱”呢?小吴啊,我知道你是一个“洋派”的人,受的也是西式的教育,可毕竟我们这里只是一个小地方,如果你的做法不是太出格,我也不会干涉的。现在,差不多所有老师都认为你是在乱来,误人子弟。作为校长,我也是不得不说呀。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其它班级的孩子都“造反”了,不愿在原来的班级,都提出来要到你这个班来。你的做法,已经影响了学校的稳定,班级的稳定,学生的稳定,所以,已经是一个很严重,十分严重的事件了,如果我再不管,他们都会闹到教育局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校长的背后已经站着几个家长。 校长问他们,“你们有什么事吗?我们现在正在谈工作,你们改个时间再来吧。” 家长们七嘴八舌的说着同一件事情,“我们的孩子能不能请校长帮个忙,把我们的孩子调到吴老师这个班来。孩子天天在吵在闹,我们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才来找校长你的。” “小吴啊,看看,这都是你整出来的麻烦。” “校长,我只管得了我的班级,至于其它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雷校长急了,“小吴老师,还要我怎么说,你才明白呢?我说的全是汉语,难道你就听不明白吗?” “校长,孩子交到我的手里,就是我的责任,我有责任塑造他们,我不能因为其它的原因,把他们毁在我的手里。” “我要怎么说你才明白呢,小吴老师,我的意思是你只要按照学校的做法,按部就班地做就完事了。” “不行,孩子在我的手里,我得对他们负责。只有对他们负责,才是对学校负责。你说我说的对吗,校长?” “小吴老师,你真的要坚持你的做法吗?” “当然。” “既然这样,只有在全年级推广你的错误做法。其它班级都按你的模式来进行教学。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跃进式地发展,也是可以的。可是我们现在没有合适的英语老师和俄语老师。在保持班级不变的情况下,按学生兴趣组合成一个英语班和一个俄语班,可小吴老师你要受累了。” 吴老师这才恍然大悟,“校长,原来,你,你在这里等着我呢。” “好。那就这样定了。” “校长,我会尽力的。可是,你既然推广了这事,我的做法怎么就变成了“错误做法”呢?” 校长转身,背着手去了,留下的话是,“到时候上面的人如果问责这事,总得有人出来承担责任。” 因为吴老师的做法,我们这个年级成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奇葩年级,被人们戏称为“天才年级”,产生了俄语班,英语班,数学班,文科班,……我们这个年级的同学,在吴老师的推动下,不是选择按部就班地被动读书,而是选择了跟着兴趣走的主动学习,这个方向,注定了我们这些孩子的未来。 所以,在我眼里,吴老师就是一个播火者,她宁愿燃烧自己,照亮我们。吴老师在前面奔跑,我们跟在后面奔跑。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8530/163057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8530/1630579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