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寻找内援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崇祯十七年,从召唤朱元璋开始争霸全球 妻子被害,我携仙帝修为回归 穿越五秒能干嘛? 鉴宝无双 鸿蒙圣祖 全班炮灰读我心,逆天改命 木叶:宇智波华丽的叛逆 修仙捡属性,我厚积薄发! 我创造了怪物序列! 终末的绅士
李成栋坐在后军的大营中听着眼前的士兵汇报着前线的战况。他今年刚过四十,因为经年战场的磨砺,面庞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他身着一袭精致的铠甲,肩上披着一件华丽的披风。
李成栋表情严肃,他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对传令官说道,“让蒲嶂加快进攻速度,对面只是一群乡兵,防守经验不足,必须要在他们还没熟悉守城时快速进攻。还有,让他另组一支精锐部队,以云梯为掩护,准备随时抢攻城墙缺口。”
传令官立刻退下,李成栋却看着眼前的战报沉思起来。
说实话,他并没有想到这次的清剿竟然会比原先预想的要困难这么多,首先是对方的火炮优势,在清朝初期,火炮的制作工艺并不完善,所以即便在大型的战场上火炮的数量也并不是很多。
而且这次李成栋属于私自从南方前线只带着少数精锐过来,所以更没有调集火炮的时间。只能在周边的清军和城镇中暂时征调,勉强凑齐了三门,但这种数量的火炮让清兵在这次嘉定的攻城战中明显处于劣势。
他原本没有听过朱瑛的名字,本以为只是个乡绅之类的人自封的什么游击将军,没想到现在看来还真有些能耐。
不过最让李成栋心里介意的是,那名叫陈小生的乡兵首领到现在依然没有出现。
他从前线败退回来的兵士口中听到了当时的情景,虽然开始心中不信,但亲眼见到此事的人众多,而且从后面辎重部队遇袭的回报中又证实了这个人的存在。李成栋也不得不相信。
他倒并不是说不相信有人能做到这种万军之中取人首级的事,而是能做到这种事情的人,绝对是从沙场上历经无数战阵的猛将,就算是江湖上的高人,也总有些师承来历,这种身手肯定不是闭门造车就能练成的。
可这陈小生的名号自己却从来没听说过,好像横空出世般,这种人怎么可能会出现在一个小小的乡镇,而且会为了这群村夫愚民而冒着危险出头。这背后定然是有其他目的,在这乱世之中,做这种收买人心之事,这人所图不小。
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性格,经验和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他人的行为和动机。有些事情在有些人眼中也许用一辈子的时间都很难理解。
此时,这个被李成栋认为所图不小的陈小生,正躲在嘉定附近的山坡上暗中观察着李成栋的军势。
李成栋第一次进攻嘉定的时候只带了五千精兵,就将聚集在城前的十万乡兵打散。
不过这次的攻城和之前不同,当时的清兵虽然人数不多,却都是百战精兵,而且还带着充足的大炮和弹药,全天无间断的轰炸嘉定城墙。
现在,虽然清兵的人数增多,但其中的两个优势却大不如前,不仅火炮的数量要少了很多,甚至可以说嘉定城的火炮和弹药数量还要充足些;士兵也是由各地的守军临时组成,战斗力有待商榷。
而且还有最关键的一点,这下面的清兵有很多本就是在附近出生成长,虽然家乡也许和嘉定有些距离,但也算是同一地域出身,甚至有些人的亲戚朋友就住在嘉定。
不是所有人都如浦嶂兄弟般,为了升官立功,甚至对自己的同乡故人也可以下狠手。
况且,陈小生看着下面一个写着“吴淞”和“冯”字旗帜的军营,心中更是有了些底气。
之前陈小生曾建议朱瑛向还在清军的吴之藩暗中联络,互通消息。而吴之藩现在就是这下面正在攻城的部队之一的吴淞守军将领冯献猷的帐下绿营把总。
地利,人和都在自己这边,这场仗只要嘉定能守住不让清兵冲进城墙就是最大的胜利。
至于陈小生,他很清楚自己并不懂得领兵打仗,但他有自己的优势,可以用自己的办法对抗敌人。
陈小生运转身法,冲向下面的军营方向。
“吴把总,今天看样子是攻不下来了,你让手下的人机灵点,别出什么问题。李总督那边听说发了好大的火,连浦嶂都被骂的狗血淋头,下面的人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冒头。你等会亲自去巡营,别让人抓住什么把柄。”
吴淞将领冯献猷正在帐内对吴之藩吩咐着军务,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脸上却并没有多少担忧。
冯献猷原本是明朝的武举人,后来和浦嶂在同一时期投降李成栋,他们这群人自诩是李成栋的亲信,所以在军中从来是称呼其为李总督,谁都知道,李成栋的目标是成为下任两江总督,也算提前在李成栋面前讨个喜。
“遵令!属下这就亲去巡察,定不会出什么纰漏。”
吴之藩躬身领命,转身走出账外。
冯献猷满意的看着吴之藩的身影,对身旁的亲信参军说道,
“吴把总还是有能耐的,做事也认真。之前我看他在私下对嘉定之事略有微词,本想着找机会点点他。不过看样子这是明白过来了。”
清军入关时,冯献猷带着整部将官投降,当时的吴之藩也在其中。
吴之藩的父辈也是明朝的将官,而且他们家三代人都为国捐躯,甚至其父因此被明朝封爵。所以对吴之藩来说投降清庭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耻辱。但当时冯献猷投降的过于突然,而且如果吴之藩公然忤逆,连他手下的士兵也要受到牵连,所以他无奈的忍了下去。
但即便如此,吴之藩在军中也多次公开表达不满,更是在嘉定之事时大骂参与其中的清军。
如果是别人,冯献猷早就处理掉了,不可能还留着这种不安分的将官在帐下。但吴之藩在军中小有威望,而且能力极强,在军务上又极少出错,故而冯献猷总是对他一忍再忍。
可不知为何,在几天前吴之藩突然一反常态,好像是发觉到自己的错误一般,不仅对往日之事向冯献猷赔罪,还主动请缨,在这次嘉定的战斗中充当前锋。
冯献猷自然乐得手下能人为自己分忧,李成栋这人虽然喜欢属下的阿谀奉承,但也很看重个人的能力,如果自己的部下能在这次嘉定之战中立下功劳,冯献猷也必然会在李成栋面前得个好印象。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8912/163863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8912/1638638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