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 科举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高科技修真者 都市修仙之狂龙觉醒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四合院:不吸之恩,永世难忘 美娱1982 开局绑定:高品质男神系统 无敌七皇子 万界女帝培养系统 我传承了无上道统 宁暖暖薄时衍
归为平静,萧君衍意犹未尽,几番拥吻后,替她擦拭着她发丝间的残存,她这个样子更加迷人,让他忍不住又低头深吻起来。
眼看这人还没完没了起来了,沈夭夭扭头甩开了他,伸手将他推开:“睡觉吧!”
“好好好,睡觉!”或许是吃饱喝足了,这次萧君衍很快入睡。
反而是沈夭夭久久难眠,直到后半夜才昏昏睡去。
翌日天刚蒙蒙亮,萧君衍就起了床,临走之前还叮嘱了她不用再去凤仪宫请安,迷迷糊糊中沈夭夭只应了一声,醒来早就不记得他说了什么了。
起的晚了,洗漱显得有些匆忙,庄嬷嬷边上提醒:“娘娘不用急,皇上说从今天开始,在生下孩子之前娘娘都可以不用再去凤仪宫请安了!”
“真的?”沈夭夭先是惊喜,随之又是一阵担忧,这意味着她有孕的事瞒不下去了,不知道接下来又要经历什么腥风血雨了!
殊不知该来的早就来了,如今有孕的消息一公开,身边伺候的宫人们更是小心了。
沈嫔有孕了,皇上将其升为了沈贵嫔,还迁居了玉熙宫,对此消息内心打击最大的是皇后和德妃,像楚贵妃和顺嫔顶多是嫉妒愤恨,其她人本就没有恩宠,更没有子嗣,连嫉妒的资格也没有。
而皇后和德妃感觉到的是威胁,要是沈贵嫔生下皇子,以皇上对她的专宠,势必是要让她的儿子继承大统!
这绝对不行!
可整个玉熙宫被皇上护的严严实实的,负责吃穿用度的人全是皇上挑选的,要想做手脚还不留把柄几乎是不可能!
谁都看得出皇上对沈贵嫔的重视,谁也不敢再轻易出手,后宫反而平静起来了!
今年的夏天还算风调雨顺,闷热的天气也没有经历几天就到了秋天。
这几天京城里面的客栈几乎家家客满,姜溶月他们的生意也天天爆火,原因就是三年一次的科举在即。
凡是能来京参加殿试的,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从各地选出来的贡生,多的是满腹经纶,一肚子才华的帅气才子!
姜溶月和云清梦算是大饱眼福了,不过所有才子中,姜溶月最看好的还是隔三差五来她茶馆的殷康。
不过有些天不见他来了,毕竟考试在即,可不得忙着备考嘛!
宫里也在为即将开始的殿试做着准备,殿试的题是萧君衍亲自出的,一众才子中不乏风雅之作,但仅凭风雅哪里治的了国家?
当然,写一手好文章这是前提,但更重要的还是治国之策,萧君衍接手的是一个太平盛世,但若不思进取,这盛世也仅仅只是昙花一现。
历史上那么多盛世,却没有一个能长久维持下来的,究其原因,大多是败于后世子孙昏庸无道,他虽管不了身后事,但只要自己在位,他不仅要维持住这份繁荣昌盛,还要更上一层!
从如今百姓丰衣足食来看他已经相当成功了,但只有萧君衍自己知道,这份成功伴随着几分侥幸,泯江始终都是他的心头大患,这次试题不论其它,只抛出泯江之患,他想看那帮学子如何应对,更想从中挑出几个实用之人!
中秋过后的第三天,殿试便在文武殿开始了,三百名考生依次被排查着进了大殿。
辰时,皇上御驾到殿,所有人跪拜完皇上之后,整整齐齐坐在案前,桌案都被围挡着,使考生看不到周围的试卷,但高座上的萧君衍却能目睹全场,底下人的一举一动他都能尽收眼底!
三百名考生,他一人肯定是监考不过来的,所以
偶尔萧君衍也会下场亲看,还特意在殷康那里停顿略久,又大概看了其他考生的试卷,倒是有几个引起了他的注意。
时间过半的时候,已经有人率先交卷了,陈德福将试卷呈给皇上,那人行礼告了退。
萧君衍从陈公公手中接过试卷,看罢之后摇头一笑,文章是写的不错,可是他问的是如何应对泯江水患,而这人却通篇写的是泯江壮观奇景!
答非所问,借着泯江壮阔说了一番自己的报国之志,可实际问题却充耳不闻,这样的人萧君衍看不上,不过这一身才华去翰林院做个学士倒是可以!
而后又陆续几人交了试卷,却没有一个能让萧君衍满意。
快要结束的时候,殿里已经没有几个人了,能坚持到现在的想必都是真正在答题的,萧君衍又下场亲看,着重记下了这几人的名字。
这时殷康也起身交卷,陈公公呈上密密麻麻写满工整小楷的试卷,萧君衍看罢总算露出一抹欣慰,英雄所见略同,他也觉得泯江之患应疏不应堵!
就在他觉得遇到帮手的时候,当天晚上阅览试卷,又一个考生的答案让他大为吃惊。
与其说吃惊,不如说是重新有了认知!
修大坝,建水库,涝年蓄水,旱年放水,既可抗洪,又能防旱!
在江上修建大坝?这是何等的痴人说梦?但若真能成,以后泯江下游便再没有旱涝之灾了!
萧君衍一腔热血被唤醒,晚上都没有回玉熙宫,看了一晚上的试卷,第二天上朝都有些无精打采,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这是纵欲过度。
下了朝又继续阅览剩下的那些试卷,经过慎重考虑,心中便有了几个人选!
从考完试到等待出结果的这几天,可以说是学子们最放松的几天。
京城的郊外,聚集了许多游湖的考生,他们有的是同乡,有的是在客栈相识,也有早已名声大噪,引来仰慕他的人聚集在他身边称兄道弟的。
陆州才子高文远就是最让人瞩目的那一个,站在湖边,看着这落日余晖,出口便是绝句,让周围才子拍手叫好!
有人竖着大拇指称赞:“高兄好文采,这次科举,状元怕是高兄莫属了!”
“哪里哪里,能来京赶考的都是凤毛麟角,高某可不敢妄想!”高文远嘴上谦虚,但那脸上抑制不住的得意已经有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了!
他的那篇《泯江赋》绝对称得上是千古绝唱,当今皇上也文韬武略,他有十足的信心,定然能让皇上对他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8917/163869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8917/1638691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