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科幻科技 > 中魂云魄 > 第19章 访亲友

第19章 访亲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摄政王,你的毒妃要逆天 大明:太祖再起刀兵 错认未婚夫以后 斗罗:武魂阿银,戳穿唐三真面目 救命!小毒后又灭了谁全家? 通感成瘾,京圈太子爷陪我孕吐 神医下山:美女总裁要养我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我解锁了英雄图鉴 大燕斩妖人

第二天,中云没事儿干,就跟妈妈和二姨打了招呼,说去看原来的邻居。 中云走到大院门口,看到昨天接他们的吉普车在大门口,司机小郭在等二姨父呢。中云纳闷,二姨父比他先出来的,怎么没走? 这时候,见二姨父和一个军官一起从连部走出来, 二姨父对中云说:“这是丁连长。” 中云点头行礼:“丁叔叔好。” 二姨父又对丁连长说:“这是我外甥,梁中云。” 丁连长上前客气地和中云握手。 转身对哨兵说:“他这段时间住在崔场长家,你告诉值班排长一声,要多关照。” 哨兵抬手敬礼说:“是!连长,我会通知值班排长。” 二姨父上车走了。 中云出大门左转,到路口右转,走了600多米就到了原来住的化工家属大院。 一进院就看到了五金公司的那排汽车库。 中云立刻回想起三年前的事情。 1968年期间,中云小学刚刚毕业。虽然不需要考试上中学,但是,学校都不上课,中云和他的同学们就都在家里呆着。十二、三岁的孩子们就像脱缰的野马,整日在城里到处流窜。 经常是在早饭后,家长们都去上班了,孩子们就聚集在楼下商议当天的日程。 中云是孩子头儿,眼神灵动,头脑灵活,经常会有奇思妙想。 夏天,南湖公园、中山公园、万泉公园、北陵公园都去过。 或者带上游泳裤去南湖公园的露天游泳场游泳。 因为那里离家最近,价格最便宜,场地足够大,还不限时间。 冬天,他们也经常去南湖公园的露天游泳场,游泳场里的水都已经结冰,周围的土坡上都被白雪覆盖着,所以成了他们的滑雪场和溜冰场。 每日的行程都是临时决定的。有时候跑的太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可是,大家都没有钱,就只能饿着肚子。 晚上,家长们回来,发现孩子们都非常能吃,就知道这孩子没吃中午饭。 于是,家长们就开始约束孩子们,不许到处乱跑。 早上把孩子们的中午饭都准备好,让他们中午热热再吃。 中云的妈妈知道中云是孩子们的头儿,担心中云带他们到处跑出事儿,就安排中云去前院的五金公司汽车队跟着张振武师傅,当个名义上的小徒工。 从此,中云每天早上在父母上班以后,就换上一套旧衣服,去车库找张师傅。 汽车队有两辆解放牌大货车、两辆苏联产的嘎斯5.1货车、一辆雪佛莱轿车发动机改装的货车。 每天早上,调度刘叔就安排所有的司机开车出去,到五金公司仓库拉货送货,或者去外地拉货运回公司仓库。 如果汽车出了故障,或者需要小修、大修,那就是修理班的活儿了。 张师傅是修理班的头儿,中云每天跟着张师傅,很快就认识了汽车上的许多零部件,并大概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 每天,中云安静地坐在小板凳上,看着张师傅和袁叔他们修车,如果需要工具或零件,中云就去地下零件库里去取。 中午,中云回家给妹妹热饭,自己吃完就回到车库。 车队的司机和装卸工们早上都会带饭,中午回车队,把带的饭放在炉子上加热,炉子上有一个马口铁焊的大铁壶,里面烧着水。炉盖的四周放着玉米面的大饼子,师傅们会带着咸菜疙瘩,吃着大饼子就咸菜,喝白开水。 这个时候是师傅们最开心的时刻。 山东人王叔是个装卸工,家境困难,每天吃的都是玉米面饼子。 但是,王叔非常乐观,见识很广,经常给大家讲他山东老家的故事。 有个装卸工姓常,三十多岁,初中毕业,总愿意装文化人,但是,他讲的故事都有点儿黄。 车队里的级别排列:调度,司机,助手,装卸工,清洁工,夜班看守车库的李大爷。 修理班里张师傅级别最高,相当于司机,但是不用出车,技术最好,所以也最牛。 黄路江黄叔又是司机中工资级别最高的。 在50年代,SY市没有多少汽车,那一代司机大多数互相认识,所以,公认黄叔是SY市驾驶技术最好的司机。 有时候到了下班时间,司机们开车回队,刚进院子,中云一听发动机的声音就知道是哪辆车回来了。 中云跑出去,看见是黄叔,就示意黄叔下来进屋休息。中云上车将黄叔的雪佛莱改装车倒车入库。 头几次,黄叔还站在旁边指挥,后来看到中云非常熟练了。再回来,见到中云,下车就进屋喝茶去了。 中云将车停好,熄火,拿下钥匙,进屋挂在休息室的调度板上。 后来,几乎所有的司机,进院看见中云在,不熄火,下车就喊中云,中云点头喊着,张师傅、黄叔、吴叔进屋休息吧,车交给我。 把车一一倒车入库,把钥匙挂好,告诉一声,再进修理间。 中云的妈妈在五金公司人事科工作,妈妈的记忆非常好,全公司二百多名职工,所有人的姓名、家庭住址、家庭状况、原籍情况都记在脑子里。只要公司有对职工有益的政策发布,或者哪个职工家里出现了困难,中云的妈妈都会家访,帮助他们办理困难补助。 妈妈还经常将自己家里的粮票、生活用品送给困难职工家庭。 有些退休的职工回了老家,也能得到中云妈妈的关照和帮助。 1963年,中云的妈妈还获得过SY市劳动模范的称号。 车队里的师傅们也有人得到过妈妈的帮助。所以,中云在车队很受欢迎,叔叔们也都喜欢他。 ...... 中云看到车库的大门都开着,车都在,还没出去呢。中云快步走进车库休息室,迎面就看见了黄路江黄叔。 中云立刻打招呼:“黄叔你好!” 黄叔一愣,“哎呀,中云回来了?” 吴叔、大刘、魏师傅听到动静都过来跟中云打招呼。 中云跟大家行礼,回应着大家的问话。 大家看着中云,觉得这小子长高了,很强壮,气质非常好,纷纷夸赞中云。 中云简单地说了一下自己在英额门的情况。 中云四处看看,问道:“我师傅呢?” 姚师傅说:“你师傅前两天抬车大架子把肩膀拉坏了,今天说是去医院看看。” 正说着,见到张师傅从外面进来了,一下子就看见了中云,高兴地过来用左手拉着中云说:“哎呀!我徒弟回来了。” 中云立刻行礼问道:“张师傅,你的肩膀怎么样了?” 张师傅这时转向大家说:“我去了医大二院,挂号的人老多了,拿到号一看,下午3点才能看上,就先回来了。” 大家还要出车,所以,张师傅把中云带回修理间自己的屋里。 中云跟张师傅说了他在英额门的情况,又告诉张师傅,他学习了针灸,已经是针灸师了。 中云让张师傅慢慢抬起他的右胳膊,结果抬到胸前就疼得厉害。 中云瞄了瞄张师傅的经络,看到手阳明大肠经严重阻塞,而且,堵塞处有黑线参杂,明显是风湿后受伤。 屋里用汽油桶焊的炉子烧着火,很暖和。中云从书包里拿出针包,打开让张师傅看看,说:“大概四针胳膊就能抬起来了。” 张师傅很信任中云,让姚师傅帮忙将衣服的半边脱下来。 中云在张师傅的阳溪、曲池、巨骨、天鼎四穴上消毒扎针,进针很快,张师傅立刻就感到一股热流从手腕处向上蹿,中云在阳溪穴的针柄上施加火属性能量,在曲池穴的针柄上感受导通状况,中云刚刚感到能量过来了,张师傅就说有感觉了。 中云又换成在曲池上释放能量,在巨骨上感觉能量。张师傅马上说:“热到肩膀了。” 经络打通了,中云开始输送能量进入大肠经。 张师傅感觉一股热流源源不断地从手腕向上走,直到脖子下面,舒服极了。 中云观察了一下,发现大肠经已经变成红线,黑线不见了,沿途的穴位像开了菊花一样,就让张师傅慢慢抬胳膊。 张师傅疑惑地慢慢抬起右臂,过了胸部,胳膊不疼,再抬,过了肩膀,还是不疼,干脆举了起来。 “不疼了!中云,太神奇了。” 中云示意张师傅暂停,然后,将针一一拔出,消毒收到针包里。 这时张师傅由慢到快,不断地举起胳膊试着,高兴极了。 中云说:“师傅,慢点儿,还要养几天,最近别拿重物,吃点儿活血化瘀的药,一周后就彻底恢复了” 张师傅对着旁边的姚师傅和袁师傅说:“看看,看看,我徒弟厉害不?” 又掏出挂号单团成一团,扔在纸篓里,下午不用去医院了。 中云看看墙上的大钟,十点多了,就对张师傅说:“师傅,我要回院里看我的朋友们,得走了,你们忙吧,有空我还来看您。” 张师傅依依不舍地送中云出去,中云走了很远,回头见师傅还在门口看着,就挥挥手转过了墙角进化工大院宿舍区了。 学校都在放假,外面天气冷,院里没人。中云进了七单元,上了三楼,左面的门是中云家原来的房子,一门两家,中云要先看看原来的对门孙叔和王姨。 敲了敲门,过一会儿,有个女孩子出来开门。中云认识,这不是原来二楼1门大王姨家的大丫头吗?怎么在这儿? 中云看着她,说:“我找孙叔家。” 那丫头回屋了,中云敲王姨家门,王姨开门一看:“中云回来了,快进来。” 王姨家的孙叔上班去了,王姨没有工作,常年在家。原来和中云家住对门,两家关系非常好。小英在中云家的时候,都是王姨照看着。 王姨告诉中云,他们家去英额门的当天,二楼的大王叔和大王姨就上来占房子了。先把一些破箱子、柜子搬进来占地方,过了几天见五金公司没动静,就把床和其他家具搬进来了。现在对面屋是大王姨家的三个孩子住着呢。 中云听说过,这叫抢占公房。也没多说什么,就和王姨唠了乡下的事儿。 王姨说:“中午在这吃饭吧,王姨给你做饭。” 中云连忙拦住王姨说:“我还要去中门韩宁玉家看看,不在这吃饭了。” 说着起身向王姨告辞,王姨说:“你们在这儿住的时候多好,现在对门的仨孩子太闹腾了。” 告别了王姨,中云到三楼中门敲门,韩宁玉出来开门,一见中云,笑颜逐开:“中云,回来了,太好了。” 中云和韩宁玉一直在用书信联络,见了面有许多话要说。 韩宁玉说:“楼下的巴立靖在你走后去当兵了,在吉林省辉南县,听说是个通讯兵。” 巴立靖也是他俩的好朋友,巴立靖的爸爸是从部队转业回地方的,现在是市卫生局的局长。中云的爸爸和他是朋友,以前晚上经常在一起聊天,讨论国内形势。 在韩宁玉家呆了一个小时,中云走的时候,韩宁玉给中云拿了几本刚买的书,《少年电工》、《科学小实验(植物)》《科学小实验(动物)》说:“本来想给你邮寄过去,你回来了就直接带走吧。” 中云翻看了一下,挺喜欢,就装进了书包里。 告别了韩宁玉,中云下到二楼巴立靖家敲门。巴立靖的妈妈出来开门,见是中云,非常高兴,拉着中云进屋坐下,唠了一会儿,就说:“姨给你做面条吃,你先看一会儿立立的照片。” 中云要推辞,巴立靖的妈妈很坚决,把中云按在椅子上就去了厨房。 中云无奈,就开始翻看巴立靖寄过来的照片。 这些照片都是巴立靖在部队照的,有站岗的、射击的、收发报的,有一张骑马的,中云前两个月接到过巴立靖的信,收到过这张照片。看来是他最得意的一张了。 巴立靖的妈妈做好了一大碗汤面,让中云吃。又拿了一个装辣椒面的瓶子,说:“你们朝鲜族爱吃辣椒,我家这瓶辣椒面放着没人吃,你放点儿吧。” 中云接过瓶子,打开盖子一看,辣椒面已经结成块了,晃了晃,想倒出一点儿,结果结成块的一大团儿辣椒面滚了下来,掉进碗里。中云有点儿尴尬,想弄回去一半儿,结果一碰就碎了。中云无奈,就都拌到面里了。 一碗面吃的中云满头大汗,巴立靖的妈妈看着高兴,说:“年轻真好,胃口好,长得壮。” 说着又给中云倒了一杯水,中云连忙喝了一大口水,总算缓解了辣气。 吃过饭,中云告诉巴立靖的妈妈,他和巴立靖经常通信,知道巴立靖在部队的一些情况,巴立靖的部队在辉南,离英额门不远,他说回沈阳探亲的时候要去英额门看中云呢。 下午了,中云告别阿姨,回到了二姨家。 妈妈去了原单位——SY市五金公司,一天下来,见了许多老同事。直到傍晚才回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930/166010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930/1660108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