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科幻科技 > 中魂云魄 > 第128章 又到了秋收季节

第128章 又到了秋收季节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读心医妃专治瘸腿王爷 桃源小傻医 圣母哈利波特大传说 龙族:从道诡开始做超级邪祟王 青云观里有只饿死鬼 我,超级警察,破案震惊全网 万界女帝养成系统 修仙,你却让我窃取气运成圣! 最强剑神系统 唐氏骗局

这是通了肝经和胃经啊,王院长想到。老伴儿也说:“昨天晚上没有胃痛的感觉了,是不是喝米酒的原因?” 到了医院,他跟院里的丁副院长说了昨天喝米酒的事儿,丁大夫说:“这有可能,米酒养胃助消化、促进血运、还能壮阳,但是,效果真有那么好吗?我也试试。” 下班后,丁大夫也去买了一瓶马格力。 第二天上班,俩人又说起米酒的事儿,这回确认了,这个马格力确实有效,丁大夫腰腿有点儿风湿,昨晚喝了三两马格力,早上腰腿不疼了,走路变轻松了。 王院长也说:“我昨晚喝了二两,老伴儿喝了一两,睡眠很好,她也没有胃疼。真神了,以后咱们别开中药了,让患者去买马格力吧,哈哈。” 结果,丁大夫白天真的建议胃疼、睡眠不好、腰腿疼的患者去买马格力了。他们都是有医德的老中医,这个时代医疗没有市场化,医生都是为患者着想的。 听话的患者去商店花一元钱买了马格力,回家喝了,胃真的不疼了,睡眠好了,腰腿不难受了。 几天的时间,中医院商店的马格力就卖光了,商店经理很纳闷,他问买马格力的顾客:“这酒真的那么好喝吗?你们不嫌贵?” 顾客说:“这酒是神药,我听了王院长的话,喝了马格力,现在胃不疼了,睡眠好了,腰腿轻松,浑身有劲儿了,想买几瓶存着,现在家里媳妇可爱喝呢。” 经理马上安排采购员进货,采购员说:“批发站没货了,要等一周时间,说是要货的太多,酒厂那边儿生产不出来。” 荣兴马格力酒厂确实忙不过来了。 他们加班加点儿生产,每天只能出30000升。没想到销售这么旺盛,准备不足,酒瓶也不够了。 因为是手工灌瓶,生产效率低,厂长找到庆叔,让庆叔想办法。 庆叔已经习惯有事儿找中云。中云说:“我马上打电话让所里帮忙订10万个瓶子,灌装就先多上些人吧,马上安排引进一条自动灌装线才行。另外还要立刻定制更大的生产设备,资金我先让所里垫上,酒厂销售回款后再还回去,这样行吗?庆叔。” 庆叔说:“这个方案好,你赶快回沈阳一趟吧,当面交代更靠谱。” 中云答应着走了。 到了所里,安所长召集有关科室,大家讨论之后,分头行动,订购酒瓶、印制商标、订制设备。 有了上次日产2000升的设备制造经验,这次订制了日产80000升的设备,轻工局的酿酒设备厂说20天交货。 第二天,白岩找到了饮料灌装设备制造厂,可以提供每小时灌装3000瓶的设备,一个月交货。 塑料酒瓶厂每天只能生产28000个瓶子,白岩让他们加班加点每天生产30000个,分批交货,两天后可以交60000个。 中云说:“一个酒瓶厂每天24小时生产也不够以后的日产80000瓶,还要再找两个厂才行。” 白岩又去联络了。 所里食堂的小型马格力设备现在也很忙,每天供给员工及其家属还可以,但是,后勤部和军区也跑来要马格力,还不给钱。 安所长也不在乎,就当公关支出吧。 中云说:“等荣兴酒厂产量上来了,让后勤服务社和军区服务社直接进货,他们就不好意思来白拿了,我们是内部食堂,不是造酒厂。” 安所长说:“现在食堂的王福林已经成了酿酒大师了,就属他酿的好。” 中云说:“王福林是个实心眼,你教会他干什么他会一条道走到黑,在三连挖菜窖,班长没交代清楚,就让他挖,半道儿班长有事儿离开了一个小时,回来一看,挖出个炮弹坑。”俩人哈哈大笑。 马格力供不应求的状况持续了一个月,设备到位了,酒厂又增加了人手,这次是面向全农场招工。设备开始运转了,自动灌装机也正常工作了,酒瓶充足,产量大幅度增加,全省的销售代理又有货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被动饥饿销售,市场需求更旺盛了。十月份,酒厂的销售额达到了225万元,毛利润135万元。 庆叔让酒厂每月拿出部分利润,偿还研究所的前期垫款,剩下的除了生产准备金和员工工资,都存在了农场的银行账户里,手里有钱了,要做的事儿很多呢。农机连的装备款还没还完呢,他还想进一步扩充农机连的装备,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步伐。 1975年的秋收开始了。 进入9月下旬,稻子熟了,由于6月份的水灾,全农场20%的稻子倒伏了,唯独六连的水田几乎没有倒伏的现象,原因可能是六连的稻苗在初期就根茎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很强。 到了六连的稻田,稻子的高度明显比其他连高出10厘米,稻穗很长,稻粒大,千粒重远超普通水稻。稻穗呈金黄色,密密地覆盖了稻田,似乎看到的是稻粒厚厚地铺在地上,看不到稻秆和稻叶。 六连的老知青有经验,看到这种情景就知道今年的亩产要破纪录了。 地里的水已经放干净了,踩下去都不会下陷。 司机们早早就把自己负责的收割机保养好了,对他们而言,收割机就是个玩具,在空中飞的感觉很爽、收割时很有成就感,给其他连出工时很牛,待遇又好。 他们拆装、更换底座上的农机动作部分,操作已经很熟练了,水灾时安装的棚架没有拆除,将四周的PVC布都拆掉了,顶棚还留着,可以遮阳,还不影响视野。 老单带着镰刀到地里割了几捆稻子觉得可以收割了,决定第二天开镰割地。 第二天,派出一部分人去整理场院,准备出堆放稻垛的地方。剩下的人都配合收割机在地里堆稻梱。 9台收割机依次排开,从最西面的稻田开始收割,几十个知青跟在后面把割下来立在地上的稻梱拎走,立着堆放到一起。 收割机行走速度2米/秒,宽度五行,从北到南1500米长的稻田,12分钟就到头了,拐弯调头,又转了回来。这不是联合收割机,不能直接脱粒、粉碎稻草。现阶段没有必要使用联合收割机,大批的知青在呢,总得让他们有活干。 知青们拎着割下来的稻子就感觉沉甸甸的,互相议论着今年的亩产会是多少? 全部收割完毕脱粒后,才能算出平均亩产。 中云建议老单找出长势最好的地块,收割的稻子单独留出来做明年的稻种。 看水员最清楚哪块地的长势最好,一共选出了20亩地,用人工收割,堆放好,做了标签,留种。 其余的稻子用了2天就全部收割完毕,然后,收割机就被各个青年连订走了。今年场部有了农机连,主要用于帮助各个老农连收割,收割费已经降到20元/亩了。 国庆节之前全农场的收割基本结束了,有几个老农连不愿意花钱收割,还在用人力慢慢收。其他连都开始将干燥的稻子往场院运送了。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驾轻就熟,甚至有人提出,只运一部分稻子进场就可以了,脱粒时再到地里直接把稻子运到场院的脱粒扬场机旁边,稻子在地里立着比场院堆着更容易干透。 老单觉得有道理,就安排运了300亩最先收割的稻子进场。 国庆节期间,也是等待打场的时间,要等稻子都干了,才能打场。 中云想起还要和勇士奇去呼伦贝尔的事情。 由于中云的特殊地位,农场允许他自行安排时间,他已经给农场做出了巨大贡献,谁也不会约束他。 9月30日上午,中云飞回了沈阳,到所里跟安所长、勇士奇等人打了招呼,准备明天去呼伦贝尔。 他又听取了各科的工作汇报。 1科在配合中云的造酒、农机项目中做了大量工作。 2科在管理印刷厂这阶段,为所内和外协单位提供了大量的符贴材料,同时获得了丰厚的资金回报。 3科配合其他科,研制了电气控制系统和电气配套,在协调电梯厂、电机厂、电池厂、医疗器械厂等单位的合作过程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这些单位销售势头越来越好,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名牌效应,产品供不应求,所得利润的20%归所里,这又是一大笔收入。 4科通过所里的展览厅对外宣传,通过合作单位的示范效应,谈成了许多合作。 聪明人还是很多,他们了解了能源所应用技术的核心特征,知道了如何应用这种技术融合自己的专业,创造新产品,以此领先同行。 所里的原则是:每个行业都选一两个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帮助他们成为行业的名牌,带动行业发展。 如果涉及军事项目则由军区上层决定是否合作。 如果有个别企业有独特的创意,科研力量能够完成项目,则无论他的实力如何,尽量帮助他们成功,尽量造就更多的本地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 所以4科的任务是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的。 5科在这段儿时间研究了场动力枪的子弹,究竟是用钢珠好还是用圆锥形的好。经过比较测试,传统枪管内有膛线,子弹从弹壳射出,经过枪管的螺旋膛线导向,会沿纵轴产生强烈的旋转,旋转的子弹头会保持飞行轨迹和射程,子弹头不会翻跟头,保证子弹尖部先击中目标。 但钢珠子弹价格便宜、体积小、飞行过程中无所谓翻转、适合快速上弹,射击频率高。 但是,杀伤力穿透力不如圆锥子弹,射程也短。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930/170739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930/170739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