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自行火炮演习(1)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绝世女帝掉马后,宗门全员追悔莫及 都市之最强重生者 历史视频:老祖宗边吐槽边吃瓜 帝王系列制卡师 南杉有路 超级度假村大亨 剔除仙骨后,全宗门跪求我原谅 开局主动辞官,皇帝却要逼我净身 诏狱行刑百年,出世既无敌 快穿救赎:大佬的小娇夫
入冬之前,中云去蔬菜大棚看过几次,里面的蔬菜生长茂盛,这个大棚里布置了水木属性的能量场。
天气已经很冷了,但是,有悬浮式棚顶,棚内温度仍然保持在28度左右,水肥充足,温度适宜,能量充沛,大棚里负责种植的都是员工家属,他们从农村被接进城里,住楼房,平时在大棚里种菜还有工资,所以都非常上心。蔬菜种子也都经过能量加持优化,开始陆续长成、结果了。
西红柿粉红鲜嫩、青椒碧绿、黄瓜个头足有一尺长,茄子紫色发亮,一个就够4口之家吃一顿了,还有蒜苔、大葱、大蒜、卷心菜、菠菜、生菜、土豆、花生、韭菜、菜花,应有尽有,一茬接一茬地长,弄得几个种了大半辈子菜的老农们都糊涂了,这有点儿见鬼了,哪有结果期这么长的蔬菜。
当初中云告诉他们,西红柿和黄瓜的花序多留点儿,他们说留多了西红柿长不大,要不是中云坚持,哪有今天这种结果?
几个老头私下里商量,每种菜都要留种子,明年用这个种子肯定能长的更好。
中云知道也不多说,优选种子当然好了,最重要的不是种子。
中云让农业技术科的人经常来蔬菜大棚实践,体会新概念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中云还建议他们找些南方的蔬菜种子过来,在大棚里做种植试验,还建议种几棵果树,冬天可能也会结果。
蔬菜大棚成了农业技术科的实验室。
研究院的职工可以到蔬菜大棚领取新鲜蔬菜,他们看到大棚里的蔬菜的个头都非常吃惊,很多在外面已经过季的蔬菜,这里依然生长茂盛。这里成了家属们最爱逛的场所,但是,种植队的老头们可不好惹,谁要是破坏了植物,就会挨骂,领头种菜的老赵头可是赵副院长的老爹呀,在老家的时候是村长,大公无私的人,整个种植队归他管。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平时他就在大棚里晃悠,这儿整整,那儿平平,他发现这个大棚在开始的时候需要除草,后来就再也没有杂草生出来了。
中云告诉他,大棚是封闭的,进气有过滤装置,外面的杂草草籽、虫子飞不进来。原来的土壤、肥料中的草都被你们都铲掉了,就再也不会长草了,反正不用农药也没问题。
老赵头觉得大棚里最舒服,他和几个老伙伴儿每天在大棚里干活,在里面休息,中云还调来几个悬浮摇椅放进大棚,开辟了一个休息区,有供热水的装置、茶几,食堂也经常给他们送些小吃和马格力,当然是那种有度数的荣阳马格力。
有些员工家中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上班时也送到这里。休息区有遮阳伞,温度、湿度适宜,对他们的身体有好处,中午有人管饭,下班时再去接回家。
员工们都把大棚叫做大棚疗养院,中云能想像到,这个冬天,这里会非常受欢迎。
中云让供应科买了一些小型工程机械,在现有大棚的东面挨着大棚又平整一大块地,挖了一个5亩地大的养鱼池,多出来的土堆了一个假山,以后再建个悬浮大棚,把鱼池和假山都扣上,冬天,老人们可以在里面钓鱼。
有人担心孩子们在里面玩会掉下去出危险,中云问,院里的孩子们有不会游泳的吗?这些孩子们都在体育馆里的游泳池学会了游泳,水性很好。中云要求员工们都要培养孩子们的体魄和毅力,不能娇生惯养。
孩子们平时尽可能跟警卫排的战士们一起出操跑步,上学以外的时间就是玩,怎么玩都行,就是不能学坏。
家长们开始还有点儿担心,后来发现,孩子们身体好了,能吃饭了,喜欢帮助大人干家务了,学习时注意力、记忆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持久力都有所增加,所以都积极鼓励孩子们在院里参加各种活动。
研究院的孩子们都愿意帮助爷爷们干农活,听爷爷们讲农业知识,一个个对大棚里的农事可明白了,家长们到大棚里,他们就是讲解员。
中云告诉培训科,研究院的孩子们将来可能是研究院的接班人,要从小培养,但是不能揠苗助长,尽可能给他们提供长见识的机会,到了一定阶段,研究院会对他们用科学方法开智,那时候才是学习阶段。
中云计划在研究院内开设小学和中学,从小开始进行素质教育,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
元旦到了,全院放假3天。有些科室任务紧,自己加班。食堂大厨们也都放假了。单身们也只好从大棚领菜回住处自己做饭。
这时候他们都感觉到了食堂的饭菜有多么好,自己都不会做饭了。
研究院的人很少去外面吃饭,饭菜好不好是一回事儿,关键是外面饭店的食材太差了。
研究院里没养猪,中云跟二姨父商量过,定期从后勤农场的养殖场买活猪、活鸡、活鸭给食堂用。
有时还让勇士奇带着后勤人员去呼伦贝尔巴尔虎右旗找他阿爸买羊。
大米则是从荣兴农场买回来的,真正的盘锦大米。
还去二界沟买海鲜回来供食堂做食材。
职工们私下里聊天说,这里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人人平等、尊老爱幼、每个人都积极努力创造价值、事事为集体为他人着想、自私是会受到鄙视的。
放假了,二姨一家都来中云家了,小英小胜开始在研究院满院乱窜,什么都很好奇。
二姨父经常到研究院来,对研究院很了解,二姨在中云家搬家的时候来过一次,这是第二次来。小琳带她在研究院各处转,介绍研究院的情况,还自豪地告诉二姨,我哥是研究院的总工程师。
大人们做好了饭菜,俩孩子还没回来,中云只好出去找她们俩。
大棚里没有,赵老爷子说她们来过又走了,体育馆没有,图书馆没有,中云想,小胜最爱上高,就到老楼后面的铁塔去了,老远就看到小胜已经爬到塔顶,正向浑河方向张望呢,小英站在下面喊她,让她下来。
中云快速登上铁塔,劝说小胜,回家吃饭,有好吃的排骨。
小胜流连忘返又看看浑河,才跟着中云下来。
研究院里的人都不在意这些事儿,认为孩子们不会有危险,中云觉得这个铁塔是个危险因素,应该把塔圈起来。
元旦过去了,研究院又恢复了日常状态。
安院长接到军区的通知,让他和中云明天到军区集合,去观摩加农炮师的演练,并且强调中云一定要参加。
通知还说,前往炮师不用自带交通工具,军区统一安排。
第二天早上,中云和安院长让院里的车给他们送到军区。
只见司令部大楼门前有好多人,还停放着一架UFO,现在不叫UFO了,大家都叫他《罗盘》飞行器。
安院长和中云到首长和参谋长跟前报到,首长热情地和他们握手问候。
首长的身体状况很好,面色红润,行动自如,声音洪亮。
军区高层都因为马格力受益,现在如果身体出了什么问题,都会找中云调整治疗,很少去医院,陆军总院的院长很长时间都没有在医院见到过他们了。
特勤处长过来报告,名单上的人全部到齐,可以出发了。
首长和参谋长首先登机,大家全都上了飞行器。
观摩团有28人,包括司令部、参谋部、装备部、特勤处、研究院、724厂的人。飞行器里客座有30个,驾驶员有5人,驾驶位有9个,机长在中心位。中云认识这个机长,以前飞行器试飞的时候就是他。
中云跟机长打了招呼,坐在了空着的一个驾驶位上。
机长请示过后,飞行器垂直升空,飞行器内的客人可以通过环形窗户看到四周和远处的大地,通过头顶的球冠状玻璃看到头顶的蓝天白云。
警卫员给首长和参谋长倒了一杯茶水放在座椅前面的小桌子上。
中云通过驾驶位的玻璃窗可以清楚地的看到外面的景象,看着飞行器飞行的方向,好像去西部偏北方向,飞往内蒙古?
中云去呼伦贝尔时,曾飞过TL市的上空,但是,现在的路线好像飞往CF市的方向。
咦,又往北飞了,飞行器的速度很快,高度开始下降了,脚下是一个大湖,湖的周边是草原,东北方向有山,越往东北方向山越高。
中云回忆了一下脑子里的航行图,这里应该是乌拉盖草原,这个湖应该是乌拉盖湖,这里距离呼伦贝尔很近了,归锡林郭勒盟管辖。
有山、有湖、有河、有草原,是个演练的好地方。
飞行器慢慢地下降到高度100米,下面整齐地排列着200多辆自行火炮,飞行器落地了,首长们走下飞行器,上来迎接的是加农炮师的韩师长等人。
他们向首长们敬礼,首长回礼,上前与韩师长他们握手。
中云瞅了个机会,上前与韩叔问候,韩师长见中云也来了,很高兴地说:“中云,你也来了,太好了,我代表全师谢谢你们制造的自行火炮。”
首长听到了这话,看看中云,他知道这个自行火炮是研究院研发,724厂制造的,所以才特意要求中云一起来观摩。
首长说:“老韩呐,你要跟这小子搞好关系,他能耐大着呢,以后说不定还会给你什么惊喜呢,这只是第一次。”
韩师长说:“中云是我侄子,那关系可不一般。”
首长疑惑地望着中云,中云说:“报告首长,我们一家早在1971年就认识韩师长,他在我家住过10多天呢。”
首长笑了:“看来你们认识的比我还早呢。”
地面上的自行火炮阵列中,有四个车的上面没有加农炮,肯定是指挥车,其余的都是战斗车。
首长们先上了战斗车,里外视察了一遍,问了许多问题。又分别上了指挥车看看。首长上了师级指挥车,参观车里的设施。
这辆指挥车,没有战斗部,内部空间很大,生活设施都在后面,中部放置一个长长的桌子,桌子上面是一个大大的地图,两侧是长条座椅,端部是通讯设施。
韩师长请首长、参谋长坐下,给他们讲了这次演练的计划。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930/175047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930/1750478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