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技术交流讲座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AR战士孙悟空 修仙从种植术开始 兴亡云烟事 诸天女主改命师 恋爱脑重生退婚,漠视她的沈爷发了疯 虎贲郎 一个人砍翻乱世 沉渊沉潇儿 天命反派:既然娶不到女主,那就娶女主妈妈 夏日陷阱
科委主任知道未来科学宫是个对外开放的科普场所,会意地点点头。
时间到了,大厅里已经坐满了人,前排留给领导和重要的专家,讲台上有一个反射式幻灯机,三好教授可以在上面写字,纸上的内容会通过棚顶上的投影仪投射到大屏幕上。
中云找了一个同学们给他留的位置坐下,科委外事处的处长上台给大家讲了三好俊郎教授的履历和专业特长,以及一大串国内外的荣誉名头。日方代表团里也有个翻译给三好教授做翻译。
然后又请科委主任讲话,这是中国官场上的套路,但是,科委主任却只是简单地讲了几句就让位下来了。
外事处处长请三好俊郎教授上台讲演。
科委带来的女翻译也站到了教授的旁边,显得有点儿紧张。
接下来,三好教授给听众们讲述了大型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研究发展状况。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型机械制造的需求越来越多,例如大型轧钢机、水压机、桥梁、万吨巨轮、起重机等等,这些机械上的零件往往都很大,用传统的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断裂力学、塑性力学计算零件的应力,结果与实际情况误差很大,往往由于计算上的误差,造成重大事故或者材料的大量浪费。
自从计算机出现以后,工程力学出现了重大进步。由于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专家们研究了一种数学方法,可以把大型零件按照一定的规律划分成多个有限的单元,给这些单元约定受力条件,通过计算机对这些矩阵单元进行大数据计算,能够算出每个单元的变形状况和应力状况,从而得到零件的极限应力分布数据,给设计者提出改进依据。
三好教授又列举了轧钢机牌坊架的例子,说明如何划分单元,如何给定约束条件,如何选择数学方法,如何编制程序......如何分析计算结果,得出结论后,如何改变牌坊架的应力集中部位的形状,再重复进行有限元分析。
中云和老王做过准备,对他讲的内容有一定预习,基本听懂了教授讲述的内容。
但是,下面的人大多数处于懵懂状态,尤其是那个女翻译,本来就不是专业人士,让她翻译这么高深的内容实在有点儿勉强。
她看到中云听了教授的日语讲解后就在那儿点头,知道中云是能够听得懂的,她翻译了一会儿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于是请三好教授暂停一下。
她下来到外事处处长那里,“太难了,根本听不懂日本人说的是什么,或者说,每个单词都能听懂,连成句子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能不能让研究院的那个同志帮忙翻译。”她指着中云的位置说。
处长有点儿为难,中云已经听到了她说的话,主动走过来:“好吧,我来试试。”
中云走上台向三好教授低声说了两句话,三好教授高兴地点头。
中云在他旁边站好,向台下的听众讲解三好教授前面讲的内容,下面的听众立刻明白了,原来是这么个技术呀,这太先进了,我们也要了解才行。
三好教授看到下面听众的表情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他高兴地用日语向中云表示感谢。
中云点头示意他继续。
朝鲜族同学会的同学们可以直接听懂日语,但是内容太专业了,他们的反应跟女翻译一样,听懂了单词,不明白句子的意思。
有了中云的翻译,大家豁然明白了。
但是,到了具体讲解实例的时候,听众们又有些懵了,原来国内还没有多少人研究有限元分析,学过力学的不懂计算机,学计算机的不懂力学,另外矩阵数学只是高等数学里的一小部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人从来没有应用过这么大数列的矩阵,还要编程,这是几个学科的结合才能研究的项目。
然而听中云在上面流利地与三好教授交流,顺畅地给台下听众们翻译,好像他是个有限元分析学科的专家一样。
东工机械系的主任坐在下面心想,如果我们系里也设置这个课题,一定是研究生课题,可是我们也没有这方面的教授呀。台上这小子是个人才,回去好好问问,他是什么时候学的有限元分析。
重型机器厂设计处的于处长和工程师们马上想到了他们正在生产的1700板材轧钢机,巨大的牌坊架现在就面临这样的问题,设计完的图纸不敢放下去生产,担心应力集中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那样的话就出大事故了。
现在听了这个日本人的讲座,知道有这么好的办法可以计算,肯定得想办法用上啊。
SY鼓风机厂有一个计算中心,那里有一台IBM4381大型计算机,肯定可以完成这么大的矩阵计算,可是没人会弄啊。
于处长想,台上这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好像已经掌握了有限元分析技术,能不能请他帮忙呢。
朝鲜族同学们听懂了60%的日语,再听中云的翻译,就明白个七八了。
讲座讲了45分钟,中云建议三好教授休息15分钟,请他喝茶或咖啡,三好教授笑着同意了。
这是个人际关系很好的学者,中云对他印象不错。
下面的听众们也长出了一口气,起身上厕所,出去喝水。
科委主任和交流处处长过来握着中云的手表示感谢。
那个女翻译也抓着中云的胳膊不知说什么好。中云说:“不用客气,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我站的位置离教授更近,学的更多。”
科委主任对交流处处长说:“怪不得人家是研究院的总工,这水平放到大学里当个教授绰绰有余。”
交流处处长感慨地说:“今天幸亏人家帮忙,否则挺尴尬的,看来学术交流的翻译还要找专业人士才行啊。”
三好俊郎的讲座对中云也有很多启发,他想到了有限元分析技术在多个领域应用的可能性,于是他到休息室与三好教授进行了交流,了解到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机械零件制造、天气预报、化学反应工程、运动力学、建筑工程、医学等领域。
下半场的讲座,中云翻译的更加流畅了,三好教授又列举了几个工程上的应用,然后讲述了有限元分析在其他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最后是提问阶段,下面的听众提问很踊跃,中云把问题翻译给教授,三好俊郎一一做了回答。
12点钟,讲座结束了。
听众们散去,中云邀请来宾和市科委的同志们到研究院的食堂吃午饭。
石川想多了解研究院的情况,他低声和日方代表团的人说了几句,代表团的人都表示非常期待。
食堂已经得到中云的指令,做好了接待客人的准备,客人们来到食堂,看到许多研究院的员工都在排队取自助餐,但是,中云带他们进了一间小餐厅。
三张圆桌,摆满了东北特色菜。
石川看到桌子上放着几瓶马格力,眼睛都亮了,大家分别坐好,穿着白色工作服的炊事员们进来给每个人面前的杯子倒上了荣阳马格力,中云指着马格力笑着看看石川,石川马上给三好教授解释马格力的奥秘。
中云请科委主任提议开始,主任也没客气,拿起杯对大家讲了一段儿讲座成功,感谢三好教授和日本交流团来访的话,举杯祝大家身体健康访问成功,干杯。
所有人都拿起杯喝了一口。
日本人对这样的饮料非常敏感,立刻喝出了与众不同之处,他们马上又品了一口,然后就感叹起来。
石川对马格力最了解,是他把荣兴马格力引进日本的,这种饮料在日本卖的很好,也卖的很贵。
现在他告诉代表团里的日本人,中云就是这种饮料的创始人,全体日本人都站起来鞠躬表示钦佩和感谢,接下来再喝马格力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今天正好有从呼伦贝尔草原弄来的黄羊,炊事班特意做了烤全羊,烤好的黄羊就在旁边架子上,炊事班的勇士奇熟练地用蒙古刀片黄羊肉,金黄色的羊肉烤出了油脂,旁边放着一碟碟的孜然、细盐、辣椒面。
中云给大家介绍了烤黄羊这道菜,特意说明这是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弄来的野生黄羊,烤黄羊的是蒙古族炊事员,连他用的刀都是蒙古刀。
又演示了黄羊的吃法,客人们听了介绍,立刻食欲大开,学着中云夹起黄羊肉沾着调料吃的满嘴是油。
日本人哪经历过这样的待遇,他们纷纷拿出照相机拍下了这个场景。
石川跟中云开玩笑说:“他的老板要是看到这些照片会后悔没有一起来中国。”
中云说:“如果我去了日本,你也应该带我去吃有特色的料理。”
石川和几个日本人连忙说:“一定,一定的。”
除了烤全羊,桌子上还有研究院大棚里的鱼,全都是按照辽菜的做法。
蔬菜全都是研究院自产的,十分新鲜,口感非常好,中云就不给他们多解释了。
炊事员又端上来一盘油炸柞蚕蛹,一个个黑里透黄,油亮油亮的非常好看。
日本人没有吃过,他们又拿出相机狂拍一通,然后学着中云的吃法,咬掉尖部,露出里面的白色蛋白质,吃进嘴里,有一股香味充满了口腔。他们觉得很神奇,问过才知道,这就是吐丝的蚕蛹,吐出的丝做了纺织物,蚕蛹又是一道美食。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930/198689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930/1986897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