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科幻科技 > 中魂云魄 > 第180章 岸炮师演习

第180章 岸炮师演习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后,她只想咸鱼躺 被拒婚后娶了个残疾老婆 绝世虫仙 重生的我只想真诚一点 给未来自己的故事书 一字并肩王杨林 我光环师,杀怪变大你怕什么 帝天氏 青松傲宇 混元修真录[重生]

一顿饭下来,宾主都非常尽兴。临走的时候,中云又给客人们准备了马格力带上,日本人一路鞠躬倒退着离开了研究院。 他们忘记了参观的事儿,中云告诉交流处长,等有时间的时候再组织他们去未来科学宫参观吧,研究院会安排好的。 市政府接待处的大客车把客人们送回友谊宾馆休息,到了晚上,日本人才想起来,说好的参观科学宫,怎么忘记了? 日本人的性格很轴,他们认定要做的事情一定要有结果。第二天早上,他们就向市外事办提出要去研究院的未来科学宫参观,说是已经约好的,但是昨天没时间了,实际上是喝酒喝高了。 外办马上与研究院联络,确定是有这么回事儿,于是决定安排下午去参观。 中云得到消息,让对外交流科负责带他们参观,不该看的不让他们看,中云去学校了。 日本人一行乘坐市里接待办的大客车来到未来科学宫,一进大门就被震撼了。 宽阔的大厅,雄伟的壁画浮雕,太阳系和九大行星让他们目不接暇。 轮到他们乘坐未来列车时,车厢里的讲解居然用的是日语,日本人非常兴奋,一路下来,他们体验到了研究院设想的未来世界,石川感觉这些所谓的未来科技,在研究院好多已经实现了。三好俊郎教授也非常震惊,这里的科技发展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他们非常想了解新概念研究院的具体情况,但是,非常遗憾,被拒绝了。 他们要求见见中云,座谈一下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对外交流科的科长婉言推辞了。 日本人遗憾地走了。 ...... 11月末,军区参谋部来了通知,旅顺口海岸炮师新布置的海防线项目已经完工,请军区参谋部组织验收和观摩。 中云和秦开阳都接到了通知,观摩定于12月1日。 12月1日早上8点,中云带着他的两个助理和秦开阳驾驶犀鸟飞往炮师。 轻车熟路地抵达指挥所的上空,犀鸟在防区的上空盘旋了三圈儿,仔细地向下观望,凭着中云和秦开阳的眼力,找到了5个炮台,秦开阳做了标记,小峰和劲松一个都没看出来。 高度降低,看到了指挥所的楼房,但是楼前面没有人,连岗哨都没有。 中云说:“找找指挥中心,他们可能已经搬走了。” 俩人又把犀鸟升到300米,根据上次设计的沙盘模型,中云判断在白玉峰周围的洼地可能是指挥中心,但是,盘旋了一圈儿,没有发现。 这时秦开阳看到原来的指挥所楼前广场有人摇晃着一面彩格旗,他马上指给中云看,中云立刻降低高度,落到广场上,下了飞行器,看到从楼里走出来几个人,是师部参谋处的人。 他们笑着上前给中云敬礼,一个参谋说:“指挥所已经搬走了,这里只留下了暗哨,刚才暗哨报告说有飞行器要降落又飞走了,所以我们就出来迎接你们了。我们不带路,你们很难找到指挥所。 请跟我们来吧,飞行器放这儿就行。” 几人带着背包跟参谋们走进指挥所。 他们走进指挥所,进了一个厅,打开一扇门,有一辆运输箱车,箱车里有几排座位,大家坐好以后,参谋驾驶着箱车沿着轨道运行起来。 车前有一盏大灯,通道直径不是很大,一条30厘米宽的轨道向前延伸,箱车几乎没有动静,轻盈地向前驶去。 很快前面出现了亮光,箱车减速,来到一个类似站台的地方停下,站台上站着好多人,霍师长带着炮师的干部们,还有军区参谋部的领导、724厂的总工、工程兵的领导等参与项目各单位的人都在,他们昨天晚上就到了。 中云几人上前立正敬礼,向首长们报到。 霍师长得意地说:“怎么样?没人带着你们找不到位置吧。” 中云点头说:“确实很隐蔽,看来出入口在山外吧。” 霍师长带着大家进了指挥中心,这里更宽敞,灯火通明。一面墙上有许多绿灯亮着,还有许多黄灯,每个灯都有一条绿色荧光细线连接着指挥中心,看来那些绿灯是正在值守的炮台,黄灯是备用炮台或者没有值守的炮台,绿色细线是通道。 旁边图例的位置有一个绿灯,绿灯的旁边显示数字81,黄灯的旁边显示数字159。 总计应该是240个炮台。 墙屏不远处有一个大沙盘,沙盘也同样标识着各炮台的位置,显示的是蓝灯,在这个沙盘上中云找到了指挥中心的位置,就在白玉峰的山体内。 师参谋长给大家介绍了整个防区的部署。 现在工程完成了95%,81个正常值守炮台包括通道,全部完成,通道畅通无阻,从指挥中心到最远的炮台也只需要10分钟,一般炮台只用2分钟即可到达。弹药库、运输箱车装弹药都是机械化。 中心食堂可以把饭菜送往各个炮台,炮台的人也可以乘箱车到中心食堂用餐。 各炮台与中心之间有两路电话线,其中一条是备用的,中心可以用群呼方式指挥各炮台作战。 观察哨和炮台全部采用了研究院设计的金钟罩防护,此外的体系全部在山体内。指挥中心有一条隐蔽通道通往山外,有重兵把守。汽车通过这条通道可以开进山体内的缓冲区,装卸物资,再用运输箱车运到弹药库和物资库。 山体内有隐蔽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的新鲜和温度控制。 整个防御体系全部采用研究院提供的永久电池分布式供电,每个用电部位都设有备用电池组。 观察哨设置了多方向潜望镜摄像头,相控阵雷达也隐藏在山体内,指挥中心的墙上有大屏幕,显示方圆200公里范围内的情况,并设有自动识别报警系统。 中心的情况介绍完了,中云和秦开阳对照空中的观察,找到了5个暴露的炮台,写了一张纸条交给霍师长。 霍师长看看纸条,点头表示知道了。 大家乘运输箱车前往炮台。 第一个去的是9号炮台,在炮台下面的空间站,大家下车,通过通道走进炮台,里面是一个直径约15米的半球空间,一圈儿灯很亮。内部很大,空气很好,不憋闷。进出口在中心位置,里面是个圆形大平台,战士们席地而坐,见到首长们进来,都起立,立正,师参谋长指着地面说:“这个炮台里设置了新型螺线管炮,炮管发射口在穹顶的一边,炮弹装填都在中心处,全部机械化装弹,可以连续射击,每分钟60发。射程、水平角、发射、通讯控制都在控制台上操作,目标视频画面由观察哨通过指挥中心接入操作台,可以直接看到雷达站的扫描画面和观察哨的观测画面。9号炮台有自己固定的覆盖区域,如果需要,可以为临近炮台提供火力支援。” 参谋长示意排长打开视频,展示防御区域的情况,中云在屏幕上看到了上次炮击实验的小岛,那个防护罩已经不见了。 操作台边上有一个干湿温度计,显示炮台内部的温度25度,湿度80%。 霍师长说:“81个炮台的情况基本一样,今天下午我们要搞一次实弹射击,到时候可以分两部分观摩,炮台或指挥中心。海军航空兵也会出动直升飞机协助观战。” 中午,全体观摩团人员在中心食堂吃了午饭,然后分别到指挥中心和几个炮台就位。 中云留在了指挥中心,海上巡逻艇已经对演习海面的所有区域进行了清场,港口的船只全部接到通知不得进入演习区域。 下午3点整,指挥中心发出指令,演习开始,战斗警报拉响了,参谋长对着集群电话喊道:“各炮位注意,假想敌从海面进犯,做好战斗准备。” 各炮台按照平时演练的规范向直属连营团汇报,很快一、二、三团报告准备完毕,射击诸元已经设定预定区域,沙盘上的所有蓝灯瞬间都变成了绿灯。 师参谋长看着沙盘,沙盘的蓝色区域表示着大海,其实是一个大屏幕,一艘敌舰在外海区域。雷达报告,有敌舰准备进入我防区20号区域,原来是一艘大型遥控模拟敌舰,在演习指挥部的一个参谋控制下进入了防区。 敌舰继续侵入,雷达报告:“方向194度,距离80公里。” 霍师长发出命令:“瞄准,封住它的退路,覆盖打击。” 参谋长通过电话喊道:“20号炮位,瞄准敌舰,19号炮位封锁它的退路,10发爆破弹准备。” 听筒里传来声音:“20号准备完毕、19号准备完毕。” 指挥部有许多电视屏幕,其中一个亮了起来,左下角显示20号炮位。 再看20号炮台,战士们各就各位,有条不紊,弹药手已经把炮弹引入炮膛进弹口,炮长在操作台上设定好了距离和水平角,从雷达站传来的信号清晰可见,在20号区域有一个标识为敌舰的亮点在向近海移动,屏幕上有区域网格线,显示20号炮位与目标的连线,距离和水平角。炮长手法很快地调整着射击参数,只等指挥中心的命令。 霍师长手一挥:“20号,打。” 声音传过去,炮长立刻按下按钮,炮台的平台传出一阵物体迴转的声音,很快就从直线炮管处消失,炮弹已经射出,炮长不断地调整参数,左手间断性地按下发射按钮。 这时观察哨传来声音:“第一发偏左,第二发命中,第三发命中,第四发过了,第五发命中,敌舰沉没。” 师长喊道:“停止射击。” 观察哨:“敌舰沉没,打的好。” 20号炮位里战士们一阵欢呼。 指挥部里中云他们也跟着鼓掌,中云问道:“还有敌舰吗?”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930/198689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930/1986897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