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川里的大叔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金牌县令爷 燃烧古卷:白龙之名 师妹改修无情道,全宗门挖心求原谅 穿越之我只修炼不种田 重生05,从不打灰开始 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 万人迷美人训狗手册【快穿】 灵宠创造模拟器 故事在民间 西游:我与万物五五开,如来慌了!

远远的,牛友铁回头看了看,发现这对父子拉着牛车走远,又莫名的停了下来。 年轻人犹豫了几秒,屁颠屁颠的折了回来。 牛友铁赶紧跑上前去问:“咋咧?” “阿大哥,我达刚刚问我,这账咋个算?” “账咋算?”牛友铁笑着说:“刚刚你们不是称了二百三十多斤么?” “是啊!就是用这的磅秤称的。” “那好,我就按二百四十斤给你算,单价还是按照1毛2算,你看咋样?” “行。”年轻人答应的很干脆。 他也知道如今的政策有多严,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是? 何况对他们来说,能在这时候遇到这么个大方的买家,简直是千载难逢。 有时候,撇过政策不说,即使你愿意卖,也不一定就能遇到买粮的,即使是遇到了,人家也不一定全买完,何况这买家还不谈嫌干湿杂碎,只要差不多都成。 牛友铁拍拍年轻人的肩膀说:“你们先走,我跟我同学会一面马上就来。” “你认识刚才那个质检员?”年轻人好奇地问。 “对啊!他就是我同学。” “哦哦,好。”年轻人心里一下踏实多了,马不停蹄往外跑去。 牛友铁一回头,发现范海刚已经急匆匆折了回来。 “阳站长说可以卖你,但是顶多不能超过一百斤,你自己吃磨一下。”他已经尽力了。 牛友铁假装考虑了一时子说:“那算了吧,我目前还能接济到明年五月份,到时候不够了再说吧。” 范海刚有些好奇,心说:咋说不买就不买了呢?瞧不起人呢? “对了,你也甭多想,至于那一溜子肉,权当是尽了个人情。” 说着,走到自行车前,把凉都老窖拿给范海刚。 “哎呀你这是......” 一边不好意思,一边捏捏摸摸着就收了下来。 “唻,我就不客气了,下次你来了直接跟我张口买就是。” “成,成。”说完,急匆匆离开了粮站。 ----------------- 牛友铁折回去,在距离粮站门口,五百多米远处追上了卖粮的父子。 几人热情地打了招呼,年轻人好奇地问:“你买了粮,咋拉走呀?我看你连架子车都没拉。” 牛友铁说:“我刚刚算了下,230斤总共是27块6,是这样,我来时确实没拉架子车,我现在给你30块整钱,你父子俩用驴车帮我拉回屋去,2块4就算作路费,你看咋样?” 微微一顿,又说:“行咱就这么说好,不行我可另想方子了,当然,买不买你的粮也是两说。” 都到这时景了,不行也得行啊! 这父子俩此时哪有后路可退,除非又千里迢迢地拉下川去,拉下川?恐怕此时打死都没人很想吧? 再说跑一趟还有2块4毛钱的路费,咋个也都值了。 “你屋在哪?”年轻人好奇地问。 “不远,就在富士村,单趟十来里路。” “唻,咱赶紧走么!”长者愁垮着满是皱纹的脸催促道。 牛友铁知道,这父子俩上一趟塬不容易,动作稍慢,就赶不上回去的趟子了。 这事便就这么成了。 几人一边赶路,一边算账,一边谈交钱的事宜。 钱当然只给一部分定金,等粮食送妥,再支付尾款。 谈完事,牛友铁便把二庆抱上了驴车。 这碎家伙没见过驴子,就好奇的不得了,见长者坐在驴车上,他也想坐上去。 牛友铁推着自行车走着。 往前走了一段路,驴就哼哧哼哧,直打响鼻,像是不情愿,长者知其意,便从车辕上的蛇皮袋里抓一把麦秸渣,喂给驴吃。 驴一吃上粮草,又欢了起来。 “呔!”跟沟子又抽了一鞭子。 驴车蹭的一下,前行了一大截,年轻人抱着二庆,二庆也乖乖的不动,很享受这种坐车乐趣似的。 牛友铁先是大步跟了一阵子,跟不上节奏了,便骑着走。 “叔,你这驴养几年了?”牛友铁试问。 “这驴啊!都快13年了,光在生产队就干了12年,到我手里满打满算也就是半年多天气。” 长者说的满脸都是皱纹,微笑时,眼睛都眯上了。 “该好使唤么?”牛友铁又问。 “咳!好不好使唤你还不知道?在生产队的时候,这驴可比咱人还勤快哩,一天能上十几个小时的工,可吃的还没一个人的量多。” “确实是。”牛友铁随口附和。 “你看我这头驴,身板子多结实,这十来年,从没害过一场病,性格温顺,吃得了大苦耐得了大劳,我说啥它干啥,乖得真真的,好不叫人心疼!” 给长者这么一夸,猛然间,牛友铁都想槛这么一头驴了。 “叔,你这驴现在卖的话,能卖多少?” 长者笑说:“这驴啊?嘿嘿,谁给我多钱我都不卖。” “给你一万呢?”牛友铁开玩笑说。 “一万?这年景,谁家能有一万呀?” “叔,我看你这驴乖的,把你父子俩拉着走了一路,优哉游哉的,惹得我喃蜢子都想槛一头驴了。” 长者笑了笑说:“能行么!你咋不能槛嘞?只要你有钱,牲口市场上多的是,像刚产下来的驴崽子也就100来元。 “成年驴五六百就能买到,但是不一定能买到好驴,当然,如果你真想槛,叔还是建议你先槛个碎驴,培养哈感情,等驴长大了,你俩搭配干活就省事的多了。” “叔,一头驴从崽子长成大驴得多长时间?” “差不多就是一年的光景吧,主要看你咋个育法。” “驴光吃麦秸渣能成么?” “嘿嘿,一看你问这话,叔就知道你从来没槛过驴。” “是啊!所以才问你的嘛!” “叔还推断你在生产队时,也没咋上过工,顶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么?” “叔,你可说对咧!咳咳......那时都是我婆娘一个人在上工,养活了我一家四口人。” “唻,你婆娘还厉成的很么!” “咳,叔你就甭说这些了,刚刚我问你的问题,给我个回答成么?” “你刚问我驴光吃麦秸成不成,其实光吃麦秸也成,只是长得慢而已,如果你想让驴长快些,就得加料,加啥料呢,比如你家磨了面的麸子皮,玉米皮这些碎渣物,只要给顿顿都碟饱,就长得快。” 牛友铁点点头。 槛一头驴也其实不难,差不多跟自己想象的一样,比较费事的就是喂食,需要大把的饲料。 长者说:“只要你屋里有俩大麦秸摞,喂一头驴是不成问题的。” 牛友铁哭笑不得,心说:都是买粮吃的人哪来的大麦秸摞? 便笑了笑说:“叔,你这人可挺能说聒的呀!”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我些庄里的人都这么评价我的。” “叔,你屋里是干啥的?” “务农的么!咱不都是庄汉人么!” “我听人说川里的山多,地也多,是么?” “是啊!荒地多,荒山更多,想种很多的地,可是没有劳力也不行,加之这交通不方便,种再多的庄粮食拿不上塬,也是徒然!” “就是,主要还是交通不方便。” 谝着谝着,不知不觉,驴车已经来到了富士村十字路口。 太阳此时照的暖烘烘的,一路上都在融雪,有的地方甚至还融成了泥潭。 好在驴车赶在雪水彻底消融前,到达了目的地。 牛友铁的自行车已经给泥巴塞死,成了一坨废铁,便放在牛车上驮着,一路颠簸着下到了地庄里。 此时王玉兰正陪着大庆晒太阳。 这娘俩可真是会享受。 撕一脯子麦秸,铺在地上,然后面对太阳懒洋洋地仰躺下来,把自己晒得暖烘烘的,都不想再回窑里去了。 大庆一抬头看到一辆驴车,正“咣当咣当”地走过来,好奇地叫了一声: “阿妈。” “啥呀?” “我弟,你看我弟到架子车上坐着哩!” 王玉兰一听,猛地弹了起来。 “阿妈,还有我达!还有咱的车子也......”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706/170332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706/1703326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