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传销后裔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开局成为傀儡皇帝,我激活了召唤系统 恒向线 妖孽,我要你助我修行! 水浒之新宋江 绝了,刚转职就召唤灭世青龙 七零之家里有矿男人很野生活很甜 影视都市剧从三十而已开始 从崩坏世界开始的拔刀斩 深渊蝴蝶 开局成圣却做了上门女婿
那年5月10日母亲节,墨清白来到人间。
他的出生与其说是给母亲节带来了更多喜悦,不如说更多是个不幸。父亲跟别的女人私奔了,姥爷、姥姥相继离世。
这一切根源与其说跟他父亲不无干系,不如说他母亲好高骛远,要一夜暴富,上当受骗,害人害己。
他的母亲是一位传承中医,胸肥臀大,桃花脸,葡萄眼睛,一眼就不务正业,他的父亲是第一批下海外出打工人。
外出打工有没有赚到钱暂且不说,单说从外面回来的时候,他父亲开了一辆经典桑塔纳。
在那个年代,在不发达的内陆城市轰动一时,成了香饽饽。大龄未婚女子和已婚少妇明里暗里都要上他的车。
墨清白的母亲——墨影便是其中之一。
她以最快的速度爬进桑塔纳,又以最快的速度跟那个男人发生了关系,迫不及待地怀上崽崽,剖腹生下墨清白,让他看住婚姻、盯住桑塔纳。
但是,在墨清白出生这天,一个美女钻进他父亲的桑塔纳,连人带车拐跑了,至今杳无音讯。
他们用一张神奇的席梦思床垫,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地交纳费用,卷走墨影全部积蓄外还欠下一笔贷款。
他母亲在这个问题上的想法始终转移不过来,就此落下病根,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好转。
一个家,母亲不幸福,就是严冬。
他们家的日子越过越艰难,就连墨清白入学启蒙一事,也是一拖再拖。
在他十一岁那年,如果再不启蒙,恐怕就没有机会进学堂读书了。母亲就带着他来到学校。
当着校领导的面好话说尽,眼泪流干,让学校先收下他读书,母亲再回家砸锅卖铁补上书学费。
可是那时候大家都很穷,读不上书的孩子实在太多,校领导非常为难,就坐在椅子上不开口。
墨清白就和母亲来到在操场上。
那时候学校没有围墙,只有几排教学楼,表面上看欢迎每个孩子进去接受教育,其实不然。
七七八八的杂费加在一起虽不多,但就像一堵既厚实,又坚硬的水泥院墙,把贫困孩子的就学之路牢牢地堵上了。
学校为了美化环境,响应植树节,每年都在种树植树。
可是那些没钱读书的孩子来到学校,就把种植的树摇松动死了。所以,教室外面光秃秃的。
墨清白和他母亲像钻进烤番薯的火炉立在阳光底下。他母亲由于又瘦又弱,没走几步路,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不醒人事。
母亲要是死了,墨清白就成了孤儿。幸好他从小参加劳动,炼就一身劳力,赶紧把母亲扶起来抱入怀中急救,才醒过来。
母亲虽然醒了,但是毫无气力,无法起身,仿佛随时都会弃墨清白而去一样。
大地已经沸腾,空气像翻滚的热浪,墨清白觉得自己快要熔化,如果没有措施,非把体弱多病的母亲烤死不可。
他急忙脱下鞋子,垫在妈妈身下,不让滚烫的地面烧伤母亲的身体,望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流干眼泪的眼窝,他的心如刀绞。
崽崽流泪,做母亲的岂不更加伤心?
墨清白想为妈妈找一杯水喝,可是他不敢离开,生怕母亲再次倒在沸腾的大地上。
于是双手抄住妈妈腋下,试图把她转移到阴凉处,可是四周光秃秃的,既无遮日避暑之地,也无取水之源。
无奈的他,急忙脱下衣服含住衣领,双手牵着衣襟,宛如一片乌云为母亲挡住阳光。
“妈,龙二娃大学毕业,不是回到村里承包地种土豆吗?”
那时的大学生不再包分配——自主就业。
但是有些大学生消极怠慢,不够理解当时的革新,抱怨社会,回到家里跟自己的父母闹情绪,龙二娃就是一个典型。
“老子何必绕到学校,再下地种庄稼呢?老子不读书,一样种土豆回家,来年冬天,老子再把它种回地里。”墨清白说:
“妈,你以后别再去找那个狗屁领导说情,等老子长大之后,也出门打工搞传销,把你失去的钱骗回来……!”
墨清白的话不仅没能为妈妈纳凉消暑,反而让母亲更加着急上火。
这孩子开口就狗屁连天,老子不断,这要是走到社会上,一定会被打得鼻青脸肿啊。
爹是大骗子,儿是小骗子?
思至此,墨影没有睁眼,但嘴里发出声音:“清白,你还非要进学堂受教育不可!”
“受教育、受教育,你读那么多书站起来啊!”
墨影像被电击一样,猛地抬起头,看见清白光着膀子用衣服为自己遮日蔽暑,赤脚立在太阳底下。
她一边流泪,一边拼命地站起来,把鞋子穿在墨清白脚上,把衣服穿在墨清白身上,把墨清白的头抱在怀里。
就在母子二人抱着哭泣的时候,走过来一个漂亮的姐姐。看上去只有二十一二岁的样子,生得跟春天一样漂亮,够得上花神的名字,活像个天使。
她一手牵着墨清白的手,一手拉住墨影的手:“你们跟我走。”
她就是支教老师冯玉耳。当时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共同推行了大中专学生支教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支教工作。
每年都有大中专学生自愿到基层去支教,冯玉耳老师便是其中之一。她从大城市来到山区支教,墨清白之后才得知的。
在支教过程中,冯玉耳老师帮助过不少困难学生,也救济过不少困难家庭,她不仅帮着交学费,还无微不至地照顾那些留守儿童,老人,残疾人的生活。
墨清白在冯玉耳老师的帮助下,有幸上了小学三年。
三年来,他母亲零零碎碎还给冯老师的钱,冯老师不是送回去,就是家庭用品,或者营养品,为母亲治病补养身体。
要是学校参加活动,比如六一儿童节,校运会,冯玉耳老师还给贫困学生零用钱,让他们和同学们打成一片。
母亲病重的时候,冯玉耳老师好到她们家帮忙干农活,拿钱请医生上门给母亲治病。
这个天使来自大城市,她非常漂亮,热情,一点也不嫌弃穷人。
冯玉耳老师在他们家干农活晚了,就住在他们家。
记得放寒假的时候,冯玉耳老师把墨清白拉到操场边,递给他一支钢笔和一个时尚的本子,又从包里掏出一本崭新的《字典》。
字典上有三句话:喂猪可以读书,放牛可以读书,养羊也可以读书。
读书为什么与畜生有关呢?
“这是我送给你妈妈的羽绒服。”
冯玉耳老师从口袋里又摸出一个信封递给墨清白:
“这是给你们的过年钱,揣回家交给妈妈。”
他一手拿着冯玉耳老师买给他们的新年礼物,一手拿着过年钱,不知道说什么好。
唯有默默地望着冯玉耳老师那双美丽的大眼睛。
等眼窝里慢慢泌满泪水,顺着脸颊下流。
“你别哭!”
冯玉耳老师替他抹去眼泪,然后握着手说:
“你要好好照顾妈妈,找时间多读书,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负责任的人……。”
墨清白点点。
但是他并不知道父亲是搞销的,母亲也从未对他说起过。
只知道那个年代,有的爹在家里,其实人在外面打工,有的爹在外面打工,其实一直都在家里。
可是他那个不争气的爹在外面搞传销,可谓是六亲不认。
骗一个地方移动一次窝,如今死是活,反正杳无音讯。
墨清白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新年后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路老师叫道,“墨清白?”
墨清白在班上是个大小伙子了,坐在教室最末排!
听到路老师叫他,就迅速站起来:
“在!”
“你以后不用交学费,直接来读书,直到小学毕业。”
墨清白当时就想,取消缴学费了?
当时全国尚未实施义务教育免学费啊。
于是低声问道:“路老师,每个人都不用交学费吗?”
“以后会的!”
后来全国确实施行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了,可是墨清白已经长大成人,外出打工。
不过当时路师说,“只有你和景东就不用交费了!”
景东父母病逝后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日子过得颇为艰难。
家连饭都吃不上,哪有钱读书呢?
只听路老师说,“其他人还是要交费的,只不过冯玉耳老师走的时候,把你们的费用提前交了。”
墨清白虽然才读三年级,但是他已经十四岁,具有十年级思维能力。
于是问,“路老师,冯老师不回来了?”
“来不了了!”
那是轮换教学,教师都会到艰苦的地方去任教。
因而问道:“冯老师调走了吗?”
路老师沉默不语。
墨清白紧着问,“冯老师怎么了?”
“冯老师她……。”
墨清白离开座位,走到路老师跟前,“她怎么了?”
路萍老师和冯玉耳老师来自同一所师范学校,她比较了解冯玉耳老师的情况。
所以墨清白紧盯着问,“冯老师怎么了?”
“她病了……。”
“病了?”墨清白低着头回到座位上,在那里暗想遥祝,“冯老师是好人,好人总是逢凶化吉,一生平安……。”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715/170382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715/1703825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