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都市青春 > 小花园 > 第七章 朱家村的新小学

第七章 朱家村的新小学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系统单干,给自己疯狂加点怎么了? 末世来了我又想活了 我在西游镇守天牢 师尊实在太腹黑了 铠甲:生而为皇,天道帝皇 叶蜜陆定淮 官道天梯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民俗从湘西血神开始 苟在高中校园修仙求长生

“小峰!小峰!” 一大早,爷爷就扯着嗓子喊开了。 “吵吵啥!早就出门了!”奶奶应声打断,瞥了一眼自家的老头子,不满道。 “出门了?去哪?” “还能去哪?村口呗!”奶奶没好气的说道。 “这大早上的,去村口干啥?”爷爷趿拉着布鞋就要出门,黑色的布鞋是奶奶的手艺,穿了好几年,庄稼汉总是不好好的穿鞋穿袜子,鞋面子上油光发亮,大脚趾的位置还打了个补丁。 “能干啥?!你想想你儿子儿媳妇多久没打电话来了?还能干啥!”奶奶方才正在做饭,登时气不打一处来,将手中的“笼布”往案板上一摔,直勾勾的看着比自己高不了多少的老伴。 爷爷被吓得一激灵,不由得苦笑,自己的儿子儿媳妇没能把日子过好,儿媳两年前说是去燕京打工去了,刚开始每个礼拜都打电话回来,后来是半个月,再后来一两个月都不打一个电话。 半年前打了个电话回来,内容不知道,儿子接的电话,反正接完电话之后,就一副臭脸回了房间,一整天都没吃饭,第二天就收拾了行李去省城某差事,半年了,一趟也没回来过。 他们两个说了什么,自己老两口是不知道,但是,大概齐也能猜到其中的内容。 家里没有电话,每一次打电话来都是打到村口“二壮”家的代销店里的那部公用电话,久而久之,自己家的大孙子就总是在村口的大榕树下或是大石磨上玩耍,期待着那部电话会突然响起,然后二壮叔会喊上一句“小峰,你家电话!” 老太太一直以来都很心疼自己这唯一的“孙子”,总觉得儿子儿媳妇亏待了自己的孙子,因为孩子的事情跟自己急眼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爷爷提上鞋子,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思忖良久,说道:“老太婆,你去把院子里那两只鸡抓来!” “抓鸡干嘛?”奶奶一愣,自己家里的情况不是很好,地里的收成仅仅够三人的口粮,结余不多。 院子里养了两只母鸡,每天也能有两颗鸡蛋,这可是孙子的主要营养来源,每每看到孩子那瘦弱矮小的样子,总是不由得心疼。 “我去学校一趟...”爷爷看着老伴的目光,解释道:“老让孩子这么着也不是办法,我去找王老师说说,看看能不能给他插个班,在学校里有个玩伴,就不会老想这些糟心事了!” “要不拿一只吧,家里就两只鸡,以后孩子连鸡蛋都...” “顾不上那些了,鸡可以以后再养,你先把鸡给我抓来,我去换身衣服。”爷爷转身走进房间,翻腾起自己的衣柜。 奶奶见状,也是不声不响的到院子里,手脚麻利的将两只鸡捆了起来。 .... “小峰!” 李见峰正坐在石磨上,山间的寒气让自己不由得哈出阵阵白烟,以此来温暖自己冻得生疼的小手,此刻却突然听到了爷爷的声音。 转身看去,只见一向不修边幅的爷爷穿上了一件深蓝色的褂子,这褂子自己记得,家里墙上挂着爷爷奶奶年轻那会的结婚照,爷爷穿的就是这件蓝色的褂子。 平日里舍不得穿,就压在“衣柜”的最下面,自己翻腾的时候看到过,脚上也是穿了一双干净的“解放鞋”,手里还拎着两只鸡。 记忆中的爷爷从来不曾如此体面过。 “爷爷?”李见峰满脸的狐疑。 “跟我走!”爷爷不容置疑说道。 “哦~”李见峰紧紧的跟上。 五月份的山里,清晨冷的出奇,穿着外套仍是冷的刺骨,尤其是现在,太阳还没升起,天刚刚亮,肉眼可见的白色烟气在山间“流淌”。 村里都是“土路”,山间湿度大,路面上就总是有一些高低起伏的“车辙”,上面还能看出轮胎的花纹。 “自行车...板车...四轮车...”李见峰跟在爷爷的身后,嘟嘟囔囔的辨认着路上的车辙,偶尔一脚踩上去,车辙应声而陷,发出“窸窸窣窣”的脆响。 这车辙的泥土里,全都是细碎的“冰渣”。 不过五分钟的脚程,二人就来到了“朱家村小学”,这个小小的,只有两个房间的“学校”。 大一点的房间是学校的教室,小一点是的则是王老师的住处,正对着学校大门的,是一个小小的花园子。 李见峰抬头就看到了那园子里的红色小花,上面粘着“白霜”,即便如此,这抹鲜红也足以将整个清晨点亮。 “王老师?”爷爷轻轻的叩响了木门,轻声唤道。 “稍等~”屋内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隔着门板,听到一声窸窸窣窣穿衣服的声响,不多时,木门“吱呀”一声被拉开。 这是李见峰第一次见到“王老师”,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眼前的王老师一头花白,眼镜上满是白色的雾气,脚上穿着拖鞋,身上披着外套,冻得哆哆嗦嗦,虽是仍能看出身上的书生气,却跟想象中天差地别。 朱家村小学是周围几个村庄的“圣地”,也是小孩子的“禁地”,这里的村民无一比之教育的重要性,这几乎是孩子们走出大山唯一的出路。 他们也深知自己这里条件艰苦,没有老师愿意来这里任教,前些年这里“三壮”家的大儿子考了六年,终于是考上了高中,这在那些年是相当不得了的人物! 回到村里教书的话,绝对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但是村支书,村长,三壮一起去劝说,仍是没能劝得动,那孩子还是留在了县城,当一个体体面面的小学教师,没过多久就跟同校的一个女老师结婚生子,听说现在还当上了“年级主任”,前途无量! 这当时很让“三壮”抬不起头来,村长支书话里话外也都骂这孩子“白眼狼”,但是,人孩子说的也没错,自己努力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不是为了继续回到这里吃苦的。 人之常情,没什么好说的。 所以,王老师来到这里之后,村民们先是惊奇,随后便是千恩万谢。 在物质上能满足王老师的尽量满足,但是王老师没什么物欲,从来都不收礼,自己知道这里家家户户的条件都不是很好,他们每送来一颗鸡蛋,可能都是想方设法从家里人的口粮里挤出来的。 所以,村民们对于孩子们的管束尤其严苛,爱去哪闹都随便,但是学校,不可以!孩子调皮跑去瞎胡闹,家长那是真的打! ..... 以前的学校着实不能用了,大家商议决不能让这个年轻的“新老师”被学校墙上的“大口子”吓跑,翻新学校的事宜立马提上日程,当天就把摇摇欲坠的“老学校”扒倒,然后便是东家凑点砖头,西家出点人力,南家出点瓦片,你一砖我一瓦的把学校建了起来。 山里的雨水多,若是不能赶在雨季前把房子晾干,到时候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那几日,村里的劳动力就没有闲着的,砌砖,抹墙,打下手...晚上则是用竹竿架起了一整排的灯泡。 那时的灯泡可真亮啊... 二十出头的爷爷坐在脚手架上,左右两边都是光着膀子,挥汗如雨的伙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希望和热情。 抬头的功夫,看见整个天空都是灯泡的“金黄色”光芒,将夜空都点的“透亮”! 明亮极了!温暖极了! “小峰爷爷啊,您怎么来了?”王老师看到来人,自然是认识,问道。 小小的房间,十几二十平,打开门一览无余。 正对着门的是一张桌子,上面整整齐齐的放着一摞摞的教案、书籍。 窗户边上有一条肉眼可见的缝隙,虽然用“胶带”简单的糊了一下,仍是能感觉到从中钻出的丝丝刺骨寒风! 记忆中似乎是昨天,自己刚刚跟老太婆结婚没几年,小峰的爸爸也才刚刚到上学的年纪,自己干活也就格外的细致卖力。 自己清晰的记得这学校的一砖一瓦的来处,完工那天自己封窗时还感叹过这活干的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窗户封的严严实实,漂漂亮亮,自己还跟要好的发小调笑“这学校用一百年也不会有一点问题”。 可如今,这窗户咋就漏风了呢? 爷爷看看自己当年粗壮有力的大手上如今骨瘦如柴,皮肤肉眼可见的松弛,不由得摇头苦笑, “那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啊....” .....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2096/176521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2096/1765213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