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风信子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有九千万亿舔狗金 机动风暴 仙界第一偃师 混沌神体之鸿蒙至尊 渡劫失败后,她穿进豪门躺平了 路瑶知景心 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 回溯 我的农作物能肝经验 玩家入侵赛博朋克
王老师的一手硬笔书法潇洒俊逸、笔力雄健,不过片刻功夫,一道应用题便已经跃然“板”上。
下面的孩子们又开始新一轮的交头接耳。
方才质疑的那个孩子不过二年级,还做不来这样的题目,只能是酸溜酸溜的说道:“这样大家都在一起看着,就没法作弊了,看他能不能做出来!”
其他年级的孩子也同时看向那个班级里最瘦弱矮小的身影,等待着答案的揭晓,究竟是不是一个“天才”的诞生!
大猪二猪这两个话痨的小胖子此刻也没有起哄,紧张的看着前面的身影,紧张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不管那个孩子有没有回答出这个题目,这都是晚上回家跟爷爷最好的谈资!
“大家安静一下...”王老师说道。
一道寒风从窗户的缝隙中钻出,顺着男孩单薄的衣衫缝隙钻入,冻得男孩子打了个“寒颤”,脑袋登时清醒了不少。
黑板上的题目自己看了一眼,自认为极其简单,自己也不明白这种题目为什么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会答不出来,很让人费解。
但是,对于李见峰来说,难点并不是题目本身,而是怎么在众人的注视中,把答案说出来。
“我...我...”李见峰尝试着张嘴,但是心脏跳的蹦蹦快,每次一张嘴,剩下的话就都咽回了肚子里,只能傻傻的站在那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下方的安静渐渐被打破,方才质疑的那个男孩子,用一副“早已看穿一切”的不屑道:“你看,他果然答不出来,我就说嘛,他肯定是之前看到过那个题目!”
“是啊,是啊,就他那蔫蔫的样子怎么可能是天才吗!”身旁的一个男孩子随声附和道。
“哈哈哈!”下方笑声一片。
“小峰!”霞子看到那帮“讨厌”的大孩子这般模样,不禁是有些气闷,用手指悄悄的捅了捅身旁蔫蔫的男孩子,低声说道:“小峰你答啊!我知道你会!让他们这些不长眼的看看你的厉害!”
李见峰仍旧是不知道如何开口。
“别紧张,慢慢想...”王老师就那么站在讲台上,目光中满是期颐。
李见峰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寒意在这目光的注视下轰然消散,这眼神的意思自己大概读懂了,从来没有人对自己抱有过期望,也没有人用这样的眼神看过自己。
既然王老师相信自己,那自己就不能让他失望!
“我不能让王老师失望!”李见峰在心中想到,随后便是清了清嗓子,说道:“每袋大米重30千克,面粉重25千克,所以每袋大米比面粉重5千克,每种60袋,所以就是5*60,一共三百千克!”
李见峰不再胆怯,说话掷地有声,整个班级里的同学们都听得清清楚楚。
四五年级以及三年级的部分学生面露震惊,一分钟前自己还在质疑,一分钟之后,答案已然揭晓,所有的质疑都不攻自破,只不过,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就能有四年级的水平,确实是让自己很难接受。
那几个质疑的孩子还做不了这种题目,但是听到这男孩子自信的声音,心中不由得信了七八分,仍是不死心的问旁边高年级的兄长,道:“哥,他算的对吗?”
哥哥看着那个男孩,肯定的点了点头,道:“没错,他做的对!”
“不错!”王老师笑意盈盈的看着李剑锋,刚准备说话,便是被打断。
“还可以直接算总重量。”李见峰直接打断了王老师,提出了另一种解法,道:“60袋大米的总重量是60*30等于1800千克,60袋面粉的总重量是25*60等于1500千克,所以大米的重量比面粉多1800减去1500等于300千克!”
“天才!”“天才!”
一时间“天才”之声不绝于耳,台下的这些小学生们无不在讨论这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天才”!
“啪啪啪!”朱胜男在这喧闹声中鼓起掌来,随后,整个班级里便是持续了一分钟之长的“掌声”,所有的孩子都在为李见峰鼓掌。
尤其是大猪二猪两兄弟,激动地几乎要站起来鼓掌,两只肥硕的小手拍的通红!
窗外寒风凛冽,李见峰透过似有“水印”的玻璃看着王老师的小花园,耳边是震耳欲聋的掌声,只属于自己的掌声!
小花园中,紫色的风信子在寒风中摇曳,有时被这凄厉的寒风拽的几乎要折断,但它就是不倒。
风力消散,便是回归原位,浓郁的紫色似在嘲讽这寒风的“软弱”。
....
一分钟后,掌声渐渐停歇,所有人的目光都是看向王老师。
“不错!很不错!”王老师欣慰的点点头,问道:“这些题目你怎么会做的?你看高年级的书本了?”
“嗯嗯,看了一些,就感觉...”李见峰点点头,不知道如何开口。
“感觉?感觉什么?”王老师颇有兴致的问道。
“感觉...挺简单的....”李见峰硬着头皮说道,登时感觉到无数“吃人”的目光射向自己。
“砰!”一个五年级的男孩子登时把手中的书本往书桌上狠狠一摔,发出一声巨响,然后抱着双臂冷冷的看着那个“口出狂言”的小年轻!
“哼!”朱胜男也是冷哼一声,把头抬得老高。
“完蛋了...”李见峰在心中哀嚎道。
“哈哈哈,简单吗?”王老师也没有过多的理会其他的孩子,自己并不像其他的老师一样,对聪明的孩子区别对待。
只要坐在自己的教室里就是自己的“学生”,他们或许有“聪明”、有“笨拙”,有的“开窍早”、有的“开窍晚”,但他们无一不是自己的“好孩子”,自己身为一个教师,可能情感上有些偏好,但是行为上,要“一碗水端平”。
只要做的不过分,自己一般不会做多理会,毕竟这些东西,他们早晚都要经历,自己又不可能永远跟着他们,他们得学会自己面对。
“那老师再出一题,你看好。”
一般来说,教学进度都是根据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程度来的,这种认知上的差距很难“逾越”,就好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加减乘除他们可能都会,但是应用题他们就是做不来。
原因就是,加减乘除这些东西,在孩子们的认知里,那可能就是“大西瓜”、“猫咪”...或是其他,就好像3*2,在他们的脑海里,这不是一个数学的算式,而是一个个图形,一排有三个大西瓜,一共两排,一共有几个大西瓜?
大体就是这样,年纪越小越是这样,在成年人眼里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对于“低龄”儿童来讲就是很难理解。
但是,面前的这个孩子一句“太简单了”有些不同寻常,王老师想到了一个可能性,便是出了一个经典的“算术题”,而非“数学题”。
在黑板上这样写道:
“王师傅卖鞋,一双鞋子进价20元卖30元,来了一个顾客买了一双鞋子,给了一百元,王师傅没有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两张50元,事后邻居发现一百元是假钞,王师傅赔了邻居一百元,请问,王师傅亏了多少钱?”
....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2096/176521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2096/1765213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