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旧友相逢人已非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COS成最强挚友的崽崽后 无限作死 龙帝归来,众生匍匐 乃木坂的紫阳花 我一警察,有武功绝学防身不过分吧 假千金在废土世界摆摊致富 她当了傅爷五年的药引 从混子到世界冠军 穿越:逆天改命只为长生不死 我真没想出名啊
“好久不见了,师哥!”二人紧紧相拥,陈老师笑着说道。
“可不是吗,都十年了!”王老师则是轻轻的拍了拍李见峰的小脑袋瓜,笑道:“来,小峰,叫陈老师!”
“陈老师好!”李见峰乖巧的点头道,随后便是躲在了王老师的身后。
“这孩子怕生?”陈老师眉头微蹙,道。
“是有一些,老实,不爱说话...”王老师轻轻地拍了拍李见峰抓着自己衣袖的小手,示意他不用紧张,接着说道:“但是很聪明!”
“行了师哥!聪不聪明的以后再说吧,能来我们这个学校的,哪个不聪明?咱们先回去吃饭!”陈老师从夹克兜里掏出一把车钥匙,走向正对着校门停着的一辆“捷达”。
“陈老师好!”门口的四个保安站的笔直,见到陈老师行礼道。
“嗯,好...”陈老师应和了一声,招呼二人,“来,师哥!上车!”
....
这是李见峰第一次坐车,自己从未见过这么“好”的车,哪怕是村里的首富“朱金福”也只是开一辆“钱江”摩托。
发动机轰鸣,陈老师戴上墨镜,一脚油门,这崭新的“捷达”就像是一头怒吼的“猛兽”,向着前方咆哮而去!
“真柔软....”李见峰心道,小手轻轻的抚过这真皮的座椅,柔软的触感像是闪电一样直传到幼小的“心尖”,偷偷的打量了一下前座的二人并没有注意到自己,不由的松了口气。
想了想,又扯着自己的衣襟,把自己方才摸过的地方擦了擦,整个人像是坐在“电椅”上一样,背脊都挺的笔直,屁股也只敢搭一点小小的沿。
“这孩子挺有意思的...”陈老师不动声色的在后视镜中看到正襟危坐的李见峰,不咸不淡的说道。
“是啊,这是个好孩子...”王老师自然也是看到了,喃喃道:“就是太胆小了...”
“没事,以后会好的...”陈老师应付了一句。
“买新车了?”王老师转移话题道。
“嗯,上个月刚提的,上班方便些...”陈老师嘴角微微上扬,仍是平平淡淡的说道。
“真好啊...”王老师感叹道。
....
“来,师哥,进来吧...”车子在镇子中央,镇政府大楼旁边的一个小区停下,陈老师带着二人上了三楼,敲了敲门,招呼道。
“回来了啊!”厚实的防盗门打开,开门的是一个衣着时尚,长相温婉,身材高挑的女人,看到了陈老师身后的二人,惊喜道:“师哥!快进来!快进来!”
陈老师从鞋柜里拿出拖鞋换上,又拿了两双拖鞋扔在了地上,示意二人换上。
“师哥!您怎么来了?咱们有二十年没见了吧?!”女人满脸的惊喜,自己的丈夫只道是今天有客人,却不曾提及到客人竟是当年自己“崇敬”的师哥!不禁是有些失态!
“小峰,换鞋...”王老师冲女人点点头,低声冲李见峰说道。
李见峰乖巧地点点头,换上了蓝色塑料拖鞋。
饭菜早已做好,端上了餐桌,用一个简易的“纱帐”盖着,客人落座,女人就把纱帐拿掉,露出了下面的饭菜。
李见峰头一次见到在这么好的房子,整套房子能有一百四十平,极其宽敞!所有的家具都是一水的“欧式”实木家具!
餐桌上面是极其奢华的“玻璃吊灯”,客厅正中央放着一台40寸大彩电!
客厅的一角还放着一个欧式纯白的“猫爬架”,上面躺着一只雪白慵懒的“布偶猫”,看到有人来了,睁开大眼睛扫视一眼,又闭上眼睛继续小憩。
此时的李见峰只道是这是自己见过的最好的房子,却没有想过更多,没有想过这个地段,这个小区,自己的理解只是房子大,而且干净漂亮,却没有想过这背后的“价格”多么骇人。
雍容华贵的女人做了一桌子好菜,李见峰从小到大都不曾见过有人的饭桌上居然能有这么多的“肉”!
糖醋排骨、红烧肘子、清蒸鲈鱼、红烧牛腩....
便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娶媳妇的宴席也不及这一半!
李见峰轻轻的咽了咽口水,只吃自己面前的那一道菜。
“来,师哥,吃菜!”女人热络的招呼着王老师,显然把这内向的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收在了眼底,不由分说的把那些排骨,鱼肉之类的好菜统统夹给了李见峰,把那精致的“青花瓷”小碗摞的老高。
“师弟,这一次小峰的事情就麻烦你了!”聊天的间隙,王老师看向陈老师,说道。
陈老师微微蹙眉,没有开口。
“放心吧师哥!您的事我们肯定上心!”女人温婉的笑道,白皙细腻的小手轻轻的拍了拍自己的丈夫,说道:“是吧,老陈。”
听到妻子不置可否的语气,陈老师虽是皱眉,却也只能是微微叹气,说道:“放心吧师哥,以后就让小峰在我班里跟着我得了...”
“那我就谢谢师弟了!”王老师笑着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本来用胶布固定好的镜片,因为这剧烈的动作,裂痕又是明显起来。
“师哥...”陈老师看到这一幕,心中一片酸楚,端起酒杯干掉,思忖一会,说道:“师哥,这么多年了,别赌气了,到我们学校来吧,我在学校里还有些关系,一句话的事,你日子也就不用这么苦了...”
“没苦...没苦...”王老师打了个哈哈,眼神不留痕迹的扫过李见峰,说道:“村里还有这么多孩子呢,我要是不在了,他们该没书读了...”
“别人都不管你凭什么管?你又不欠他们的!你都多大岁数了?伯父伯母也都不在了,你以后可怎么办?!”陈老师几杯酒下肚,脸色红润,情绪也是有些激动道。
女人此时没敢插嘴,三人当年都是“燕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也都在学校“辩论社”,王老师是他们那一届的社长,也是一辩,陈老师是跟自己一届的一辩,也是后来的社长。
这两个“一辩”在“价值观”上差距很大,但是仅局限在辩论会上的观点不同,私下三人的关系很好。
陈老师的老家就在这徽州的小县城,也算是学成归来、荣归故里。
王老师本就是燕京人,父母也都是“老教师”,是一对极其“开明、和蔼”的老人,自己二人也总喜欢去他们家打打牙祭。
前几年,两位老人也去世了,一时想来让人心中倍感酸楚。
王老师端起酒杯又是一饮而尽,看着桌子对面的师弟,笑着说道:
“没人管我就不管?你不管我不管,这些孩子们可怎么办?”
“我就在那里,哪里都不去,挺好...”
.....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2096/176521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2096/1765215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