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6章 自引和他引,期刊?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律师费才几个钱,你玩什么命啊! 血刃星空 最强冒险团 模特女友刚分手,我享受肆意人生 娱乐:有外挂了谁还谈恋爱啊 师兄,你好香啊! 哥哥,你好凶啊! 老祖,再不下山您就要绝后了 家族修仙:陈门仙族 抄家后她娇又撩,战神王爷掐腰宠
“九成九的研究成果都不可能凭空产生的,必定是在前人理论基础之上完成的!”
“朕举个例子,蒸汽机的存在,目前只是用在了船上,能不能用在河里抽水?能不能带动代耕犁田?能不能带动石磨碾米?能不能用在榨油机上?
答案是肯定的,但肯定是没办法直接用,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进行调整,可无论你怎么调整蒸汽机的原理在那里,你都绕不开,只能借用。
除非说你能搞出一个不烧开水带动机械运转的装置,否则只能引用。
再例如第谷·布拉赫出版的《鲁道夫天文表》,利玛窦的《浑盖通宪图说》、熊三拔的《表度说》、徐光启的《崇祯历书》都是引用了其中的内容;
无论是工程上的直接使用,还是理论上的完善和创新,这个过程就叫做引用,朕这么说能理解吗?”
众人点了点头,皇帝的解释已经很通俗了。
至于什么样的是引用的,怎么统计等问题就简单的多的,成立一个论文管理司,所有论文引用都主动上报,然后汇总就解决了。
礼部尚书刘宗周若有所思的问道:“陛下,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引用的次数越多,就说明他的研究在学术界的传播广度和知识贡献程度越高?”
“是,也不是!”
崇祯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引用分为自引和他引两种,自引就是这个理论的作者和合伙作者在后续的研究中的引用,
他引就是排除自己和合作者之外的第三方的引用。
诸位想一想,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一名讲师为了升副教授,在后续的研究中疯狂的引用自己之前的论文,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引用次数很高?
其实呢,他在后续的研究都是为了凑数的,论文质量一塌糊涂,这种肯定是不能算的。
而他引就排除了凑数的可能,引用的次数更纯粹、客观,体现论文在广泛学术圈的独立影响力。”
在众人点头时,徐光启眉头皱了皱:“陛下,他引虽然避开了凑数的可能,但有没有一种可能,这名讲师暗中和朋友、其他讲师、副教授串通,
让他们搞论文引用,这不也算是间接的作弊吗?
而且自引的也不一定都是凑数的,就拿臣的《新历》一书来说,完全可以拆成四十六篇大论文,或者一百三十七篇小论文。
按照自引来算,臣开篇的理论至少都是四十六次。”
“的确是有这种可能!”
崇祯眼中满是赞许之色:“所以,自引和他引只是一个围堵,还要考虑论文的质量,论文的质量怎么算呢?
朕准备将论文分为四个档次,从高到低为甲乙丙丁四档,最高档的甲级对标哥白尼的日系说理论,影响范围是全世界的,
最低档的丁级对标研究生毕业的论文,影响范围可能只是一个布政司。
也就是说能进入丁档的论文那都是质量还说的过去的,质量差的完全就没有资格进入四档,也就不能算作引用。
评估一个人的学术成果一项占十分,那么自引占三成,他引占七成,然后论文质量甲档四分,乙档三分,丙档占两分,丁档占一分。
举个例子,一个人的论文被引用了十八次,自引六次,丙丁档各三次,他引十二次,乙丙丁各四次,
那么自引是九分乘三成就是二点七分,他引二十一分乘零七成就是,十四点七分,以十分来计算,三七分后他引是七分满分,现在已经超出了,那上限就是七分,
所以总计是二点七加七分,等于九点七分。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篇刚发表一到两年的论文自引比例高是正常的,因为外部同行需要时间来阅读、理解和应用。
若是超过了三年五年的,自引的比例依旧很高,那就需要注意了。
其次,某些小众的领域或者全新的领域,研究群体小,他引增长慢,自引比例相对高一些是可以理解的。
就如徐爱卿的新历一书,引用个一百来次,每一篇至少都能达到丁档,如果真有研究人员真有这么高质量和数量,那怎么也认了。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论文只是评选的一个维度,不是唯一,我们要抛弃唯论文、唯奖励、唯资历的固有思想,重点是成果。”
皇帝一阵叽里呱啦,群臣眉头全部都皱了起来。
实在是这个四档论文、权重计算让他们有些跟不上了。
虽然有些粗糙吧,但或许真的能解决暗中串联和舞弊的事儿。
其实吧,暗中串联舞弊这个事儿几乎是不可能发现的,除非他们的手段能,瞒的过锦衣卫,但这可能吗?
皇帝在位自然是可以的遏制的,但后继之君就不好说了,倒是不如现在用制度框住。
一个制度开始运行,然后在今后的几十年内查漏补缺后想要再动摇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当然了,这只是朕的初步设想,具体的计算公式、四档论文的标准、四档论文是不是有各自的报刊、什么样的引用是合格的等等问题我们再慢慢的商议,
这个事儿急不得也马虎不得,关系到后续所有科研工作者的晋升,而晋升关系到其俸禄、福利、名望、学术地位以及科研所需的物资等等。
此事依旧交由礼部负责,协同大学、各个研究院的官员一起来协商,弄个初步方案后到东暖阁见朕,咱们再一起商议。”
“臣等遵旨!”
刘宗周等人立刻回应,脸色凝重的同时又满是兴奋之色。
只要这套方案确定好了,就基本杜绝了滥竽充数的问题了。
“陛下,教授是等级最高的,那是不是就是前面我们讨论的为国家提供战略咨询的国工院人才?”
“是!”
崇祯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也不是!”
这一下子又将众人给整迷糊了,按照刚刚的晋升标准,估计都没有几个人等达到教授一级,这种稀缺人物都不能给朝廷提供战略咨询,那还有谁?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527/353107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527/3531071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