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学习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军婚三宝后,我在九零靠捡漏赢麻 柯南之民风淳朴米花町 随身一个空间 都二十一世纪了,才捡到传国玉玺 末世游戏:首杀拿到SSS级奖励 直播读毛茸茸心声,我暴富爆火了 从锁龙井开始的进化游戏 我的暗恋对象变死对头后 异世之随身召唤 危险游戏

聊到学习,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厌烦。 没错,觉得厌烦其实才是人类本性对于学习的真实态度,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违反人类天性的事情。 来看人类天性的特点,目光短视,偏于安乐,及时满足。 比如明明想要减肥,却管不住嘴,不吃饱饭,哪有力气减肥,所以越减越肥; 明明知道学习读书重要,却转身掏出了手机; 明明知道作业还没完成,却想着今天先玩吧,明天一定加倍学习,把今天浪费的时间补上,其实从来没有补过。 看吧,不要觉得天性是件好东西,我们毕竟是进化终端的人类,不似其他动物那样还是已天性为主,所以,至少拿出些做人的觉悟来。 …… 学习二字,看似简单,其实是两个动词连在一起,组成的复合词语。 它包含一前一后两个不同的涵义,学习。 “学”,是从不会到会,从不识到认识,从不知道到知道,从不明白到明白……过程的概括,它似小舟,承载着认知,从这边的无,驶向另一边的有。 从脑神经学角度,学是刺激大脑形成固定神经链接的过程。 “习”是对“学”的复习,总结,运用。 同样,从脑神经学,习是又一次刺激形成的固定神经链接的过程。 先通过学,掌握知识,然后复习总结,运用掌握的知识,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学习的本质,绝不是将书本上的知识机械般的记住并运用。 真正的学习,是接收知识,观点,现象等等信息的过程,哪怕听一首新歌,观一处风景,看一段视频,都是学习的过程。 一首歌曲,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一段视频,初看捧腹大笑,再看觉得也没啥意思。 初闻与初看,虽然都是学习的过程,结果却有所不同。 曾经初闻,还是懵懂,再见之时,由于生活的沉淀,越久弥香,感同身受,所以深有体会成为曲中人。 曾经初看,感觉新鲜,再看之时,新鲜感褪去,感觉到重复,所以索然无味。 虽然学习导致的结果,有好有坏,但是,学习能使精神产生愉悦的初衷,从未改变。 至于结果孰优孰劣,自己田地自己经营,或者硕果累累或者草盛苗稀或者黯淡经营…… 生活本是不易,别有太大压力,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笑着面对。 学习的初衷,是使人快乐,偏偏学的越多,见识越广,人从识字忧患始,何必呢? 反观小猴子的学习,就单纯多了,学习使它们快乐,是真快乐,不惨假的那种快乐。 猴子的学习,主要为了食物,当然,也不排除学习能引起神经兴奋的可能。 猴子并非天生就会学习,在野生猴子身上,不会有学习现象,原因与它们接触的环境有关。 想想看,对野生猴子而言,别家猴子会的动作我都会,没什么新奇可言,也就懒得学习了。 猴子灵活的双手,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会这样举起来,落下去的类似劈砍的动作,只是没有特意使用过。 一直到猴子看到人类将手臂举起来,落下去,举起来,落下去…… 这样的动作形成视觉上的刺激,使得猴子也跟着模仿学习起来,然后,猴子便跟着人类学会了劈砍的动作。 尽管只是单纯的学习,并不懂得动作的意义,但是,这种学习,已经算得上进化的奇迹了。 …… 至于动物园中猴子们,更是将这种奇迹发扬光大,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它们还是很愿意学习的,毕竟,学习能与奖励联系在一起嘛! 动物园滑稽可爱的猴子,是游客尤其喜爱的对象,在与游客们的接触中,一只只猴子也变得大胆起来。 它们用自己学来的动作,逗人开心,甚至开始反客为主,捉弄起人来。 当然,如果不想被猴子捉弄,主动献上美食来投降,看在美食的份儿上,小猴子还是可以放过你的。 来与同学们聊一聊小猴子这类行为,是怎么学会的。 假设有一座新成立的野生动物园,里面的猴子都是未经世面的不会模仿学习的野生猴子。 当游客前来游玩时,野生猴子肯定会躲得远远地。 而游客呢,面对猴子们的警惕,则会丢一些食物来示好。 最初的野生猴子,当然不会主动迎合,它们才不会当着游客的面,去捡东西,万一有危险怎么办? 可是,当游客离开后,猴群中几个胆大的猴子,便会小心谨慎的试探着爬过去捡食物。 其他猴群成员,看到没有危险,也三三两两爬过来,捡起食物,享受美味。 慢慢的,野生猴子通过观察与实践,学习到——人类不仅没有危险,而且还能提供美味,它们对人类也就不再惧怕。 再有游客扔食物时,它们不再扭捏,赶紧聚拢过来,甚至还会为了食物,彼此之间发生争抢。 游客们也会变着花样,逗逗小猴子,比如做出一些滑稽的动作,让猴子来学。 小猴子通过眼睛,记住这些动作,接下来,便是表演真正技术的时候了。 只要猴子们肯学习,便能得到食物,所以猴子们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 而小猴子与游客们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密。 猴子也会好奇人类身上东西,它们会忽然拿起你的东西,比如帽子,围巾,太阳镜什么的,转身就跑。 人们对于灵活可爱的猴子表示无奈,只能拿一些好吃的来交换。 其他猴子看到这种行为带来的好处,赶紧学习,导致了小猴子捉弄人类的行为,逐渐泛滥起来。 从最初的惧怕,到后来的捉弄,食物的刺激给了猴子们学习的动力。 从这儿看得出来,学习,从不会到学会的前提——并非自己真的不会,只是没有适当的奖励,导致相应学习行为的发生。 而只要奖励到位,学习什么的,Soeasy! 而与人类接触的猴子,人类的一举一动,对于猴子而言,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比如丛林中的猴子,看到人类手拿砍刀,劈砍荆棘。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6030/198301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6030/1983012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