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初见袁绍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教育之红珊瑚二 偷欢 萌宝到了,总裁请签收 陆沐擎炎景熙全本免费 误惹疯批权臣后,他缠我上瘾 海贼:我在大海讲人情世故 春夜浓情 重生后她摆烂不嫁,国公爷急红眼 诸天:从截胡小龙女开始 不会种地的大夫,不是个好厨子

过了泰山郡,进入鲁郡就好办多了。 这里是孔融的老家,孔氏后人遍地开花,那可绝对是个超级大族,其名头之响亮连一郡之首见了都得客客气气。 孔融归家探望族老,与亲朋见面,待了足足3天才重新启程。 苏豫这几天跟着孔融吃了不少宴席,也认识不少孔氏高才,可惜这些人在历史上都没有留名,也只有孔融的六位兄弟之一的孔褒留个典故。 孔氏这些族人在听说孔融是响应孤身刺董的曹操来信号召,专门前往陈留会盟讨董贼,立刻跟着响应起来,有钱的给钱,有人的给人,立刻又增加2000人马,粮谷上千石。 这有家族支持就是好,苏豫是彻底羡慕了,若是自己也能有个大家族支持,哪还用得着这么累啊。 跟着孔融继续上路,他们先入山阳,再进任城,用了六天时间才步入济阴郡。 一路上畅通无阻,等他们真正进入陈留国时,突然与一支军马不期而遇。 两方人马对上,互相介绍后才知道,对方那队人马正是济北相鲍信,同去参加反董卓联盟的诸侯之一。 苏豫很是意外能碰上这么个人物,细细一想倒也理解。 这济北国在泰山郡隔壁,方向为西北,跟鲁国正是一南一北,两队人马果然是岔开而行,最后在陈留国前往酸枣的路上相遇。 果然有些缘分啊。 仔细观察鲍信这位大人物,只见其身体雄壮,五官中正,极具威严,在马上一坐雄风满面,一看就是当官的料。 双方下马各自介绍,都互为钦佩,最后结伴而行。 那鲍信这次兵发1万,骑兵700,辎重粮草5000余车,算上火头、劳工等辅兵就是2万多人,一路浩浩荡荡阵势极大。 苏豫终于看明白什么叫土豪了,这兖州虽然同样是黄巾重灾区,但底蕴深厚,世家大族数不胜数,一家凑出来点就足以供养一支大军了。 想来董卓还未入京前鲍信去兖州募兵一千多人,如今却带领一万雄兵,还真是世事无常啊。 孔鲍二人骑马在前面行走,苏豫也跟着沾了光,与鲍信相识,只是对方并没有对他多在意,只当是孔融麾下当红之人。 这方面苏豫没有计较,毕竟鲍信出身极高,且从小就素有大志,如今地位显赫,看不上自己也情有可原。 两支大军挤满官道,一下就苦了出行的百姓和行商,尤其是那些车队,纷纷被堵在两边的林子里,直到他们完全通过才重新上路。 苏豫看着还挺有意思,跟现代高速上塞车差不多,人们无奈的时候还能互相攀谈聊个天,场面颇为和谐。 如此走了两天,他们终于来到酸枣县辖下。 结果,刚一到地方就被通知不能前行,县官还分别给两队人马划分了驻扎地。 孔融驻扎的地方在东南区域,地方不是很宽敞,好在此时尚在冬季,田地还未农耕,大部分都荒废着,也算凑合着住。 等苏豫把自己营地一切都安排妥当,孔融突然托人通知他,说是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到访,让他赶紧去一趟。 这个消息有些突然,苏豫急忙收拾一下,带着太史慈就来到了孔融大营。 在进入中心大帐后,只见有两排将士相对而立,而尽头正有两人跪坐在地,促膝而谈。 看到苏豫进来,孔融急忙站起来,介绍道:“本初来看,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起的苏豫,表字子非,凭一己之力压下青州黄巾势力,虽然没有根除,却也不足虑也。” 袁绍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人中有五人位列三公,被称为“四世三公”,声名显赫,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乃真正的豪门之后。 在听到孔融的介绍,袁绍“噌”的一声站起,目光闪亮如炽,上前几步抚向苏豫肩膀,激动道:“魁梧雄伟,气宇轩昂,果然少年英豪,甚好,甚好。” 苏豫遇到喜欢的人喜欢上手,比如扶个胳膊,拉个手什么的,以此彰显亲切重视,没想到袁绍也会这一招,看态度更为亲热啊。 抬头仔细观察,苏豫又暗暗赞叹。 世家就是世家,基因就是比老百姓更好,这袁绍身高近八尺,浓眉大眼,气质颇有刚阳之风,尤其笑起来很是魅力。 难怪有那么多人愿意跟随袁绍,除了家世有加成外,长相上确实也是加分项,简直仪表堂堂,只可惜吃了性格的亏,被很多手下认为其目光短浅,好谋无断,非世之明主。 “苏豫拜见袁公。” 苏豫对着袁绍行礼,态度谦恭,不卑不亢。 他原本想称呼袁府君的,后来一想人家四世三公,威望甚高,喊人家太守之名的确有些小看的意思,不如来一声“袁公”,马屁直接拍到顶,反正日后也有用到他的时候,结交一下没有什么坏处。 “好,厚重少文,秉节持重,真是可塑之才,文举得一少将军也,快来坐。” 袁绍抚着苏豫肩膀,说完还顺势捏了捏,似有深意。 孔融“呵呵”笑道:“本初结盟聚义,为汉讨逆,廓清寰宇,才是真英雄。” “哈哈哈......” 袁绍听完大笑,又返回座位坐了起来。 有小校搬来坐榻,放在两人下方,苏豫跪坐其上。 在汉代,跪坐是最为普及的方式,但凡家中有点家教,都必须行跪坐之礼。 这种礼仪在百姓间其实不那么盛行,但要想让自己地位提升,走到哪里都得跪坐着。 最出名的记事当属孟子,一次孟子归家看到妻子箕踞而坐,顿时就想休了她。 这箕踞就是屁股着地,伸开两腿坐着,非常舒服的状态,可在当时这种坐法是相当无礼的,别说让其他人看见,就是自己丈夫看到都会觉得不懂礼貌。 而跪坐的器具在当时也受到姿势的限制,没有得到发展,一直沿用的就是坐榻,其材料也始终如一,那就是木制。 当然,还有一种为石质,只是这种坐榻一般为冥器,正常没人会使用。 苏豫以前感受过跪坐这种方式,那是真的很累,若非从小养成习惯,磨练出坚强的意志,恐怕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现代人估计十个人里有九个受不了长期保持一种姿势。 所以,苏豫在黄县一直使用座椅,也允许众人不必跪坐。 这也是在黄县,士族文豪略少,要是被那些大儒文士看到苏豫颠覆圣贤之规,估计都能把他骂得狗血喷头。 那孔融虽是一代名士,但看到过黄县繁华,加上了解苏豫能耐,知道他是仙人弟子,其坐方式不能用世俗眼光来看待,倒也没敢指着鼻子骂,后来时间久了发现这叫椅子的东西的确好用,非常舒服,倒也偷偷用了起来。 可此时袁绍在场,想用椅子那简直就是一种侮辱,就是借孔融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如此妄为。 苏豫则和孔融差不多想法,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怎么搞都行,若是出来还那么狂妄,估计会成为士族公敌,以后名声就彻底毁了。 虽说他也不是那么在乎名声,可如今黄县正是发展时期,吸引人才才是真格的,若是名声被毁,对计划还是有损害的。 是以,他忍着不舒服跪坐在木榻上,一脸的微笑。 ......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6097/198428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6097/1984284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