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山雨欲来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王府甜宠日常 国师不修行 重生09做男神 穿书七零:不做早死配角 狂少归来 黑心莲觉醒后 大唐懂王 原神:这个见习执行官太屑了 做局乔梁叶心仪 灵气复苏:我成仙归来

一亩麦田换三亩荒地,苏家老宅含泪吃了个这个亏,苏长贵和李氏也没高兴到哪儿去。 “哎,一想到辛辛苦苦种的麦子就这么给了别人,我这心里始终觉得难过。” 苏长贵也皱紧了眉头,“水儿,虽说村长做主把你爷奶家那三亩地换给咱们了。” “但那田里啥东西都没长,土质还被你堂弟给尿坏了,咱拿到也是烫手山芋啊。” 面对两人的疑虑与担忧,苏思水柔声安慰道。 “没事的爹娘,我们当初连白田都能治好,其他的地也能调过来。” “至于收成我也想过了,种麦子费时费力还赚不了几个银子。就算没有田地,咱家每个月从面馆收到的分红也足够开销了。” “何况咱家的鸡鸭马上也要出栏了,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呢。” 想到闺女开展的副业,两口子松了口气的同时又升起浓浓的骄傲。 “多亏水儿有远见,养了这些鸡鸭,否则麦田被你爷奶强行要走,咱家真是要喝西北风了。” 苏思水:“所以爹娘就别犯愁了,不如想想新拿到的田地该种些啥。” 秋天已到,相比起盛夏的闷热,现在早晚的气温已经开始变得凉爽。 苏思水和李氏做好了午饭,直接摆在了院子里的石桌上。 一家人正吹着小风享受美食,郭烈突然造访。 “伯父伯母,思水。” “郭烈,来得正好,快过来坐着吃点儿。”李氏惊喜地起身,“我去给你拿副碗筷。” 高大的男人摆手,“不用,我吃过了。” 然而当他看到桌上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时,不争气地咽了口唾沫。 没办法,苏思水的手艺实在是太好了。.. “坐下吧,多吃一碗也撑不死。”苏长贵把他的反应看在眼里,笑着压了压手掌,“水儿,再去煮两根玉米。” 以郭烈的饭量,他们原本准备的粗粮饭肯定是不够吃的,只能临时再加些。 苏思水笑眯眯地应了一声,转身去了灶房。 辣椒炒肉,红烧茄子,再加上一碟小泡菜,家常却美味。 郭烈埋头吃了一大碗,心满意足地摸了摸肚子。 苏思水这时才问道:“你咋这个时候过来了?今天的鸭子都放过了?” 说起正事,郭烈逐渐严肃了神情。 “我今天过来是有件事情要提醒你们,再过几天就要下雨了。” “下雨?”李氏和苏长贵对视一眼,“真的要下雨了?你咋晓得?” 郭烈:“我这两天打猎,发现深山里的动物都开始往地势高的地方挪窝,山里干枯的溪水也重新涨了起来。” 听他这么说,李氏欢喜地合十双手。 “阿弥陀佛,老天总算开眼了。” “干旱了大半年,可算把雨给盼来了。” 谁知郭烈却皱眉解释,“下雨是好事,但这次的雨恐怕会很大。” 苏思水注意到他格外严肃的神情,心头升起不祥的预感。 “很大是有多大?” 郭烈直言,“恐怕会有山洪。” “啥?” “山洪!?” 李氏和苏长贵倒吸一口凉气。 “不可能吧!?咱乾村干成这样,咋可能有山洪。” “是啊,你是不是搞错了?” 不仅夫妻两人不信,就连苏思水都十分疑惑。 “郭烈,光凭动物迁徙就断定要爆发山洪,是不是太武断了?万一是地震的前兆呢?” 郭烈遭到质疑却并不生气,反而认真解释起来。 “不会错的,我爹还在世的时候,教过我辨认观测天象和判断山洪的法子。” “而且我们乾村在三十年前就遭受过一次大的洪涝,还死了不少人呢。” “伯父伯母,请你们相信我。” 面对坦然的郭烈,苏思水抿了抿唇瓣。 “我信你!” “爹,娘,郭烈常年在山里活动,在观测天相这方面肯定比我们有经验。” 苏长贵颔首,“那照你这么说,我们该咋办啊?” 郭烈:“加固房舍,囤粮,做好防洪的准备。” 苏思水也跟着思考了起来,“干旱了这么久,地表的植被枯死了不少,一旦出现暴雨,土质就会 ..在短时间迅速流失,甚至出现泥石流等灾害。” 她说着看了眼头顶湛蓝的天空。 “咱家因祸得福,搬到了村子里地势最高的地方,相对来说要安全一些。”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在洪水来临前得加固地基,准备防洪沙袋,最好还能在房前屋后挖一条水沟,把洪水引到地处去。” 光是听到这么复杂的工程,李氏就捂着胸口大喘气。 “那山洪啥时候到?咱还来得及吗?” “大概还有十天的时间。”郭烈主动请缨,“我来帮忙。” 两人都是行动派,说干就干。 苏思水拟定了详细的流程,先是检查了屋顶和墙体,确保没有缝隙之后就开始和郭烈一起着手挖排水沟。 有对方这个主力队员,进展十分迅速。 郭烈按照规划好的路线挖出一条半米深的水沟,翻出来的泥土则是由苏思水和李氏一起装进麻袋中,沿着屋子密密麻麻堆叠起来,筑成一堵结实的土墙。 与此同时,苏长贵抓紧时间赶制了一批厚实的木板,不是给自己用,而是留给需要帮助的乡亲们。 村子里不少人家的房屋都年久失修,一旦暴雨来袭,多半会出现漏雨甚至垮塌的情况。 苏长贵提前制作木板,既能修补屋顶,又能代替门窗。看書菈 至于为什么不告诉村民,则是苏思水坚持不让。 “爹,娘,我晓得你们是担心乡亲们遭灾,想提前让他们做好准备。” “但你们想想,现在天干物燥的,一点山洪暴雨的征兆都没有。” “我们现在说出去,大家觉得咱家脑子有毛病都是小事。等暴雨真的来了,万一有人认为是咱家乌鸦嘴招来了灾祸咋办?” “到时候是拿咱家去祭天,还是用郭烈的命赎罪?” 这个时代的人信奉鬼神之说,哪怕是读书人也未见得能学习到足够的地理自然知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她不介意救人,但得先确保自身的安全。 “等再过两日变了天,咱们再通知乡亲们也不迟。”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1095/238186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1095/2381860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