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幽默化三国演义 > 第44章 董国舅受诏

第44章 董国舅受诏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全家都是灭世BOSS 玄幻:收徒气运之子,横推万古 饥荒年,开局率领百名犯妇当反王 快穿万人嫌逆袭:大佬都在火葬场 开局长生不死,苟成仙界至尊 长生:从修无情道开始 四合院:许大茂的逆袭 给,主说这个好使 我在综武开医馆 从武馆弟子开始百炼成神

董承览读完诏书,泪水止不住地流下,彻夜难眠。 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书院,反复查看那份诏书,却无计可施。 无奈之下,他将诏书放在桌上,沉思着如何消灭曹操。 思绪万千,他不知不觉伏案而睡。 突然,侍郎王子服来访。 门卫知道两人关系密切,不敢阻拦,便让他进了书院。 王子服看到董承熟睡,桌上的诏书露出一角,上面隐约可见“朕”字。 他心生疑虑,悄悄取出诏书查看,然后藏入袖中,唤醒董承说: “国舅真是逍遥!你怎么能安心睡觉?” 董承惊醒,发现诏书不见了,惊慌失措。 王子服说: “你想杀曹公,我要去告发。” 董承哭着说: “如果兄长这样做,汉室就完了!” 王子服笑道: “我只是开个玩笑。我家世代受汉朝恩禄,怎么会不忠心?我愿意帮你一把,共同除掉国贼!” 董承激动地说: “有兄长这份心,是国家的大幸!” 王子服提议: “我们应该在密室里立下誓言,各自舍弃三族,以报答汉君。” 董承高兴地拿出一幅白绢,先写下自己的名字和誓言;王子服也跟着写下。 写完后,王子服说: “将军吴子兰与我交情深厚,可以拉他入伙。” 董承点头: “满朝大臣中,只有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是我的心腹,他们一定会与我同行。” 正在商讨要事时,家仆突然进来通报,说种辑和吴硕前来拜访。 董承立刻高兴地说: “这是天赐良机!” 他让子服暂时躲藏到屏风后面。 他赶紧让子服找个角落藏好。 两位大佬被请进书房,刚刚坐稳,茶还没喝完, 种辑就忍不住问: “许田围猎那档子事,你是不是也觉得憋屈?” 董承耸耸肩: “憋屈是憋屈,但能咋办呢…” 吴硕一拍桌子:“老子誓要剁了那个曹奸贼,可惜就是缺个帮手!” 种辑点头如捣蒜: “为国家除害,死了也是值了。” 这时,王子服从屏风后面探出头来,一脸严肃: “你们俩居然想搞曹丞相!我得去告状,董国舅可以作证哦。” 种辑气得瞪眼: “怕个球!我们就算死了也要做个快乐潇洒的汉朝之鬼,总比你这拍马屁的强多了!” 董承打了个哈哈:“别紧张,王侍郎这是在开玩笑呢。” 随后,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张诏书,两人一看,眼泪哗哗的流。 承随即请他们签上血书之名。 王子服说: “二位稍等,我去叫吴子兰来。” 子服很快带着子兰回来,与大家相见,子兰也签了名。 董承邀请他们到后堂共饮。 突然! 有消息传来,西凉太守马腾前来拜访。 董承随口说了句: “告诉他我得了传染性风寒,接触不得,不方便见客。” 门卫跑去传话, 结果马腾不但没走,反而炸毛了: “昨晚我还看见董承他在街上炫耀那身衣服,今天就装病?我是来找他有事商谈,不是来串门的!” 门卫只好又跑回来, 董承无奈,只能去迎接这位不速之客。 两人见面后, 马腾就像开了炮一样: “我来辞行,却被拒之门外,这是为何啊?” 董承尴尬地笑着说:“我这不就是个小风寒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马腾却不依不饶:“你这张脸红润得跟苹果似的,哪里有病样?” 董承:“……………” 马腾愤然转身,边走边叹: “看来…这里没有能救国的人了!” 承被这话触动,连忙挽留他,询问: “您认为谁是不能救国的人?” 马腾怒斥:“许田射猎的事让我气愤难平;你是国之重臣,却沉溺于酒色又怠惰,不思进取,怎能为皇家解难?” 董承怀疑他的真诚,便假装惊讶地问: “曹丞相是国家栋梁,您怎可这样说?” 马腾更是愤怒: “你还当他是好人?” 董承赶紧提醒: “嘘!小声点,隔墙有耳。” 马腾不屑地说:“那些贪生怕死之徒,不配谈论国家大事!” 说罢,他又想离开。 董承知道马腾的忠诚,便说: “请息怒,我给您看一样东西。” 于是,马腾被邀请进入书院,并被展示了一份诏书。 他读完后,情绪激动,咬牙切齿,以至于嘴角渗出血来。 他对董承说:“如果您有所行动,我将率领西凉的士兵作为外援。” 董承请求马腾与其他几位贵族见面,并拿出了义状,让马腾在上面签名。 马腾随即取酒,与众人滴血为盟,誓言:“我们誓死不背叛约定!” 他指着座上的五人说: “如果咱们能有十个人的话,大事就能成功。” 董承回应道:“忠诚和正义的人是难以多得的,如果选择不当,反而会互相伤害。” 马腾便要求拿《鸳行鹭序簿》来查看,当他翻到刘氏宗族的部分时,突然拍手说:“为何不与此人商议?” 众人都好奇地问是谁。 马腾从容不迫地说出了那个人的名字,正是: 本因国舅承明诏, 又见宗潢佐汉朝。 本来就因为国舅接受了皇帝的诏令,现在又看到宗室子弟辅佐汉朝。 董承等人询问马腾: “那咱们应该选谁呢?” 马腾眨了眨眼,一本正经地说: “刘大耳不就是现成的人选吗?豫州牧,他不就在这里吗?你们为何不考虑他?” 董承摇了摇头,半信半疑地说: “他啊,虽然是刘皇叔,但现在跟曹操穿一条裤子,能靠谱吗?” 马腾分析道: “我注意到在围猎那天,当曹操接受众人的祝贺时,关羽站在刘备身后,拔刀欲击曹操,但被刘备以眼神制止。刘备不是不想对付曹操,而是担心曹操的势力太强,难以对抗。你们去找他,我相信他会同意的。” 吴硕打了个哈欠,提议道: “这事儿得慢慢来,别急,咱们先散了吧。” 于是众人散去。 第二天夜里, 董承揣着诏书,像个贼一样溜进了刘备的宅子。 门卫一看是国舅爷,连忙通报。 刘备赶紧出来迎接, 三人进了个小房间,关羽和张飞像两座大山一样站在一旁。 刘备笑着说: “国舅这么晚来,不会是找我通宵下棋吧?或者…是有什么要事。” 董承解释说: “白天来可能会引起曹操的怀疑,所以我选择夜晚来访。” 刘备命人上酒招待。 董承提起围猎场的事情,问到关羽欲杀曹操,却被刘备制止的原因。 刘备一脸惊讶地问: “额…你是怎么知道的?” 董承回答:“别人看不见,只有我看到了。” 刘备无法隐瞒,只好说: “我的弟弟看到曹操的傲慢行为,不由得发怒了…” 董承掩面哭泣道: “要是朝廷里的大臣都像云长那样猛,咱们早就天下太平啦!” 刘备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不会是曹操的诡计吧,于是装模作样地说: “曹丞相管事儿…哪儿不太平了?” 董承一听这话,脸色比翻书还快,跳起来说: “您这是汉朝的皇叔啊,我这是掏心掏肺的跟你说话,您可别玩我了!” 刘备赶紧解释: “我也是怕您是曹操派来的卧底,得小心为上…” 于是董承拿出衣带诏令给刘备看,玄德悲愤不已。 又拿出义状,上面只有六个人的名字:车骑将军董承、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西凉太守马腾。 刘备说:“既然您奉旨讨伐国贼,我怎能不尽力而为?” 董承拜谢,请玄德签名。 玄德写下“左将军刘备” 董承又说:“我再找三个人,咱们来个十大金刚,一块儿收拾那个曹奸贼。” 刘备嘱咐:“这事儿得慢慢来,不能风声鹤唳,千万不能泄露了…” 两人商议到鸡打鸣了,才各自回家睡觉去。 刘备为了提防曹操的暗害,便在住处的后园种起了菜,亲自灌溉,以此来隐藏自己的锋芒。 他还亲自浇粪除草,简直就是个隐士。 关羽和张飞看不下去了, 张飞忍不住吐槽: “大哥,您这是闹哪样?不管理天下大事,倒在这儿种起了菜…” 刘备神秘一笑,说: “这事儿,你们俩不懂。” 两兄弟只好耸耸肩,不再多嘴。 某日,当关羽和张飞不在时,玄德正在后园浇水, 许褚和张辽带着数十人闯入园中,说道: “丞相有请,麻烦您走一趟。” 刘备一脸懵:“啥事儿这么急?” 许褚摊手: “咱也不知道,他就是让我们来叫您…” 刘备只好跟着去了。 见到曹操,他笑眯眯地说: “在家种菜也能搞出大新闻啊!” 玄德吓得脸都绿了。 曹操拉着玄德直奔后花园: “玄德,你这种菜技能挺不错啊,从挖土,松土,撒种子,浇水,发芽,再到成熟收获,也挺不容易的。” 刘备这才松了一口气: “啊,这个嘛,我就是随便种种,打发时间…” 曹操指着梅树上的果子: “刚才看了眼青梅子,想起去年咱们打张绣那会儿,路上没水喝,大家嘴里干涸,我就来了个心理战术,一说‘前面有梅林",大家立马口水直流,都忘了饥渴,今天再次看到这梅子,不尝尝怎么行?再说了,我这酒也煮好了,咱俩就去小亭子里小酌几杯吧。” 玄德这才彻底放心,跟着曹操到了小亭, 俩人一边吃梅子,一边喝酒,乐呵呵地聊了起来。 正当他俩酒酣耳热之际,天上突然飘来一片乌云, 一场暴雨似乎即将来临。 旁人指着远处的天空,曹操和刘备靠在栏杆上远眺。 曹操趁机考考刘备: “嘿,刘备,你知道龙是怎么变身的吗?” 刘备摇头如拨浪鼓: “这个…我真没研究过……” 曹操得意洋洋地解释: “龙啊,可以变大变小,能升上天空也能隐匿身形: 大时能腾云驾雾,小时则隐于细微之处; 升空则在宇宙间翱翔,隐藏则潜伏在海洋深处。 如今正值春深时节,龙随季节变化,就像得志的人在四海之内纵横驰骋。 龙的特性,可以比作世间的英雄。刘备你游历四方,一定知道不少当世的英雄。不妨说说看。” 刘备装傻充愣: “我这眼睛也就看看美人,但对于天下的英雄,实在知之甚少…” 曹操追问: “即使没见过面,那你总该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吧。” 刘备挠了挠头: “额…那个淮南的袁术,听起来挺厉害的,他兵强马壮,算英雄不?” 曹操笑着说:“他不过是墓中的枯骨,我迟早会将他拿下!就他那点出息…” 刘备再问:“那…河北的袁绍呢,听说他家大业大,门下有许多老臣…”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3439/248635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3439/2486357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