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幽默化三国演义 > 第90章 鲁肃力排众议

第90章 鲁肃力排众议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淘宝万界 武帝神体 穿越后,我成了死对头的福宝侍婢 万年成仙 和冤种前男友一起穿到七十年代 犹豫就会败北,kiss才能不悔 重生后,撩拨醋精小男友 斗罗:我的灵眸武魂能进化 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

刘琦惊讶地喊道: “江夏的勇士们,小侄儿已经全部调遣到这里了。现在有战船挡路,不是曹操的军队,就是江东的军队,我们该怎么办呢?” 玄德走到船头一看,只见一个人戴着纶巾,穿着道服,坐在船头上,原来是孔明啊! 背后还站着孙乾。 玄德急忙请他们过来,询问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孔明说: “我从江夏出发,先让云长在汉津登陆接应。我预料到曹操一定会来追赶,主公肯定不会从江陵过来,一定会绕道汉津。 所以我特意请公子先来接应,我自己则去夏口,调动全军前来支援。” 玄德听后大喜,两军合为一处,开始商议如何击败曹操。 孔明说: “夏口城地势险要,钱粮充足,可以长期坚守。请主公先去夏口驻扎。公子回到江夏,整顿战船,收拾兵器,形成掎角之势,足以抵挡曹操。如果都回到江夏,反而会显得势单力孤。” 刘琦说:“军师的建议非常好。但我觉得还是请叔父先到江夏,整顿好军队,再回夏口也不迟。” 玄德说:“贤侄的意见也很有道理。” 于是留下云长,率领五千士兵守卫夏口。 玄德、孔明、刘琦一起前往江夏。 却说曹操瞥见云长在旱路上大摇大摆地带着队伍截击,心里直打鼓,怀疑四周藏着伏兵, 于是不敢轻举妄动追赶;又担心水路那边, 玄德已经一把夺走了江陵,他便风风火火、连夜拔营向江陵进发。 荆州治中邓义和别驾刘先,早已对襄阳的动静了如指掌,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 便带着荆州的士兵和百姓,出城投降去了。 曹操得意洋洋进城,安抚民心之后,释放了韩嵩这倒霉蛋,还给他升了个大鸿胪的职位。 其他的官员们,也都得到了各自的赏赐。 曹操和他的将领们聚头商量: “现在刘备那家伙已经逃到江夏去了,我担心他和东吴勾结起来,这可是个大麻烦。我们得想个什么妙计才能把他给收拾了呢?” 荀攸眼珠一转,出了个主意: “我们现在就该大显神威,派个使者快马加鞭去通知江东的孙权,邀请他一起来江夏打猎,共同把刘备这小子逮住, 然后咱们俩平分荆州的土地,从此结为铁哥们。孙权那小子肯定会被吓得屁滚尿流,乖乖投降,到时候我们的大事就成了。” 曹操一听,觉得这计策妙不可言,立刻依计行事,一边派出使者飞奔东吴,一边开始点将兵马,水陆大军共计八十三万,虚张声势号称百万雄师, 浩浩荡荡,水陆并进,船骑双行,沿着长江一路推进。 从西边的荆州、峡州,到东边的蕲州、黄州,营寨相连,气势如虹,绵延三百多里。 话分两头,咱们来看另一边。 江东那边,孙权小兄弟正带着他的队伍驻扎在柴桑郡,听说曹操那帮大军已经挺进襄阳,刘琮也投降了,现在他们正连夜赶路要去江陵。 孙权赶紧召集了他的智囊团,商量着怎么防守。 鲁肃站出来说: “荆州这地方,跟我们是邻居,山水险峻,老百姓又有钱,如果我们能占为己有,那可是当皇帝的资本啊。 现在刘表刚挂,刘备又刚输了个精光,我请求去江夏参加葬礼, 顺便劝劝刘备,让他安抚刘表的旧部,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干掉曹操。如果刘备高兴答应了,那大事就成了。” 孙权听了挺高兴,就派鲁肃带着礼物去江夏参加葬礼。 再来说说玄德,他到了江夏,和孔明、刘琦一起商量怎么办。 孔明说: “曹操那家伙势力大,我们现在抵挡不住,不如去找东吴的孙权帮忙,让他们来支援我们。 这样南北两边就能对峙,我们在中间看准时机捞好处,有什么不行的?” 玄德有点担心: “江东那边人才济济,肯定有自己的打算,他们会愿意帮我们吗?” 孔明笑着说: “现在曹操带着百万大军,像只老虎一样蹲在江汉之间,江东那边怎么可能不派人来看看情况? 要是有人来,我就借东风,直接去江东,用我这把铁嘴,说服他们让南北两军互掐。 如果南军赢了,咱们就一起干掉曹操,拿下荆州;要是北军赢了,咱们就趁机拿下江南。” 玄德听了觉得有道理: “这主意不错。但怎么能让江东的人过来呢?” 正说着,有人慌慌张张地报告说江东的孙权派了鲁肃来参加葬礼,船已经靠岸了。 孔明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下子,大事可成了!” 他转头问刘琦: “记得孙策去世那会儿,襄阳有没有派人去哀悼啊?” 刘琦回答说: “江东那边和我们家可是有杀父之仇,怎么可能去贺喜又吊丧呢!” 孔明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鲁肃此行肯定不是单纯来吊唁的,他这是来打探军情的。” 接着他对玄德说: “鲁肃来了,如果问起曹操的动向,主公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他要是追问,主公就说让他去问诸葛亮。” 计策商定后,便派人去迎接鲁肃。鲁肃进城吊唁完毕,收下了礼物,刘琦便邀请他和玄德相见。 礼节性的问候过后,他们被请到后堂共饮。 鲁肃开口道: “久仰皇叔的大名,一直无缘相见,今天能见到您,真是三生有幸。听说皇叔最近和曹操有过交锋,想必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不知曹操的军队大约有多少人?” 玄德摇头苦笑: “我这小部队人少势微,一听到曹操来了,跑都来不及,哪还有空去数他的人啊。” 鲁肃不信邪地说: “可是我听说皇叔用了诸葛孔明的计策,两次火攻把曹操吓得魂飞魄散,这怎么会不知道呢?” 玄德依旧一副无辜的样子: “这些高深的问题,你得去问孔明,他才清楚。” 鲁肃迫不及待地说: “那孔明在哪里?我真想见见他。” 玄德便让人去请孔明出来与鲁肃相见。 鲁肃见孔明礼毕,笑问曰: “久仰先生才德双全,却苦于无缘拜会。今日有幸相逢,可否赐教一二,指点迷津?” 孔明戏答曰: “曹贼诡计多端,亮已洞悉其奸,然力有未逮,暂且避其锋芒。” 鲁肃调侃道: “皇叔莫非打算止步于此?” 孔明微笑曰: “使君与苍梧太守吴臣交情匪浅,正欲投奔于他。” 鲁肃哂笑道: “吴臣兵微粮少,自顾不暇,如何收留他人?” 孔明答道: “吴臣虽非久居之所,暂作栖身之地,再图良策。” 鲁肃建议道: “孙将军雄踞六郡,兵强马壮,且雅重贤士,江表英雄云集响应。为君谋划,何不遣心腹结好东吴,共谋大业?” 孔明摇头曰: “刘使君与孙将军素无往来,恐费口舌,又无亲信可当此重任。” 鲁肃自告奋勇: “先生令兄,现居江东参谋,渴盼与先生重逢。肃虽愚钝,愿伴公一行,面见孙将军,共商国是。” 玄德插科打诨: “孔明乃我之智囊,片刻难离,怎能轻易放手?” 土肃固请孔明同行,玄德假装犹豫。 孔明见状:“情势紧迫,请允我一行。” 玄德这才假意勉为其难地答应。 于是,鲁肃告辞玄德、刘琦,与孔明一同登舟,扬帆向柴桑郡驶去。 正是: 只因诸葛一叶轻舟远, 曹营烽火戏诸侯。 却说,鲁肃和孔明在玄德和刘琦的热情送别下,登上了驶往柴桑郡的船只。 两人在船上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进行友好的交谈。 鲁肃以一种半开玩笑的语气对孔明说: “先生,待会儿见到孙将军,可千万别直接告诉他曹操的军队有多么庞大。” 孔明轻松地回应道: “放心吧,子敬,我又不是三岁小孩,自然知道怎么回答。” 船靠岸后,鲁肃体贴地请孔明先在驿站里稍作休息,自己则急匆匆地去拜见孙权。 孙权正在大厅中与一众文武官员讨论国家大事,听说鲁肃回来了,立刻让人带他进来,急切地问道: “子敬啊,你这次去江夏打探情况怎么样?” 鲁肃神秘兮兮地说: “大致情况我已经掌握,细节嘛,待会儿慢慢告诉您。” 就在这时,孙权递给鲁肃一份曹操发来的檄文,说: “曹操那家伙派了个使者送来这篇东西,我让他先回去,现在我们正头疼该怎么应对呢。” 鲁肃接过檄文,瞥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 “孤家奉皇上之命,特来讨伐罪人。南方的刘琮已经束手就擒;荆襄之地的百姓,也是纷纷归顺。 如今,我率领着百万雄兵,上千名猛将,想要与将军在江夏共度狩猎之乐,一起对付刘备,瓜分地盘, 从此结为兄弟之邦。希望将军不要犹豫,快快回复。” 鲁肃看完,忍不住笑了, 心想这曹操还真是会开玩笑,百万雄兵? 上千猛将?这牛皮吹得也太大了点吧! 鲁肃审视了一番后,戏谑地问道: “主公,您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呀?” 孙权摇了摇头,“还没个准谱。” 张昭一本正经地插嘴道: “曹贼手下雄兵百万,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咱们要是不听话,那可就是跟天作对。现在能跟曹操抗衡的,也就是咱们这条长江了。 可惜啊,荆州一失,长江险要他也有份了,咱们现在是力不从心。我看呢,投降算了,这是万无一失的稳妥办法。” 在场的谋士们纷纷点头, “张大夫言之有理,真是天意啊。” 孙权沉默不语,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张昭又补充道: “主公,您就别犹豫了。投降曹操,东吴百姓至少能过上安稳日子,江南六郡也能保全。” 孙权依旧低头沉思。 过了一会儿,孙权起身去方便一下, 鲁肃紧随其后。 孙权明白鲁肃有话要说,于是握住他的手: “你有什么高见?” 鲁肃认真地说: “刚才那些人的话,完全是坑将军您呢。他们投降了曹操,至少还能回老家当个小官,可您要是投降了,您还能去哪儿? 顶多封个侯,坐一辆马车,骑一匹马,带几个随从,哪还有机会称王称霸?他们都是只顾自己,您可千万别听他们的。将军,该是时候拿出您的大计了。” 孙权叹了口气, “这些人的议论,真是让我失望透顶。子敬你这么一说,正合我意,真是天赐良缘啊。 不过,曹操新近收编了袁绍的部队,又刚拿下荆州的兵马,我怕咱们还是难以抵挡。” 鲁肃微微一笑, “我去了趟江夏,把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请来了,主公不妨问问他,便知虚实。” 孙权惊讶地问: “卧龙先生已经来了?” 鲁肃点头: “他现在正在驿站休息。” 孙权兴奋地说: “今天天色已晚,就不见卧龙先生了。明天,我把文武百官都叫到帐下,先让他们见识见识咱们江东的英雄豪杰,然后再一起商议大事。” 鲁肃领命,翌日便蹦蹦跳跳地来到了馆驿。 一见到孔明,他便忍不住再次提醒: “老兄,见到我们老大时,千万别提曹操那家伙兵强马壮的事儿。” 孔明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放心吧,我自有分寸,绝不会搞砸。” 鲁肃领着孔明走进了大帐,只见张昭、顾雍等一众文武官员,头戴高冠,腰缠宽带,一个个衣冠楚楚,正襟危坐。 孔明挨个儿打招呼,询问尊姓大名,礼貌周到,然后优雅地坐到了宾客的位置。 张昭等人一看孔明风度翩翩,气度非凡,心里暗想: “这家伙肯定是来游说的。” 张昭忍不住挑衅地说: “我不过是江东的一个小角色,早就听说先生在隆中自比管仲、乐毅,这事儿真的假的?” 孔明轻松回应: “哦,那只是我个人谦虚的小比喻而已。” 张昭接着说: “听说刘豫州三次上山请先生出山,得了先生就像鱼儿得了水,想要一举拿下荆襄。可现在,怎么突然就投靠曹操了呢?这是哪门子高明的主意?”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3439/248636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3439/2486362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