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古玩行述记 >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捧一踩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捧一踩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官途:从狱警到省委书记 幻剑,隐刀,无影针 我的分身是灭世凶兽 重生年代:蓄意追求糙汉老公 诡异:快逃,他有概念级能力! 万界求生:开局我被僵尸娘盯上! 乱世女帝 重生年代,她手握商铺种田度灾年 我的御姐室友咋成千亿总裁了? 替身觉醒:都豪门了,谁谈恋爱啊

“为什么不加款识呢?” 顾惜安虽然不敢反驳杨如珍,但他还是不甘心地问了一句。 杨如珍微微一笑,看向了正静静聆听他讲解的秋霁白,说道:“小秋啊!这个问题你解释一下吧?” 杨如珍这没问,表面上是要给秋霁白一个展示的机会,可往深一层思考分析,也不能排除他要考一考秋霁白。 毕竟杨如珍和顾惜安两个人私下里有着还算不错的关系。眼见着顾惜安在这些专家学者面前丢了面子,他多少想帮着他挽回些颜面。但又不好直接出言夸奖,就只好借题发挥,拿秋霁白来找辙了。 他也看出来了,顾惜安也在暗中和秋霁白较着劲儿呢。把顾惜安提出来的这个问题甩给秋霁白来回答。只要秋霁白回答不上来,那顾惜安也就不算丢脸了。 可领杨如珍没有想到的是,当他把问题甩给秋霁白后,秋霁白竟然不慌不忙地看了一眼马守义,在对方示意之下,微微一笑,回答道:“每一位皇帝登基后,都会下旨烧造符合自己什么要求的瓷器。那么烧造新品种的官窑瓷器,那就要进行试烧,也就是做实验。在烧制出符合要求的成品瓷器前,是不会写上款识的。而这个烧制过程,也会出现符合皇帝要求的瓷器,只是成功率较低而已。” “而这些瓷器也会送到皇宫内院供皇帝审核,然后也会入库保存。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只盘子是官窑,但不带款识,并且没有使用痕迹的原因了。” 听完秋霁白的解释,杨如珍虽然内心也很震惊,但表面上还是流露出了欣赏的表情。呵呵一笑,转头对马守义说道:“老马!小秋不但眼力好,学识也是不容小觑啊!” 也是呵呵一笑,马守义说道:“敢情!霁白不但大学是历史与博物馆管理专业的高材生,毕业以后,一只在古董文玩行业实践。他是完全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同实物鉴定结合到了一起,而且已经上升到了研究历史的层次上了。此外,我还告诉大家,霁白不单是在瓷器、铜器、玉器这些种类的器物鉴定方面很有见地,他最精专的是古玩行业里最难鉴定的古代书画。据我观察,这小子脑子里所能记住,并可以鉴定其作品的古代画家不下千余位。” “是吗?” 杨如珍和其他三位学者专家几乎同时用不相信的眼神看向了秋霁白。 而听完马守义对自己的夸奖评价,秋霁白不由地脸上一红,赶紧说道:“马爷爷真是太高看我了,我也就是个刚入门的水平。还要请各位专家老师多多悉心教诲!” “诶!霁白!你不要过于谦虚,当仁不让才是当代年轻人的行事风格!” 马守义毫不掩饰地夸奖秋霁白,也是在向杨如珍几个人释放信号,自己捧秋霁白是捧定了。原因不为别的,而是为了秋霁白正有本事,真有能耐。 此时,吴煜耀也接过话头,说道:“和几位专家学者不同,我属于自学自悟。按当下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我这是野路子,没什么理论依据,就是从小到大钻胡同、逛地摊学了那么点儿古董文玩鉴定知识。从这一点儿上看你,我和霁白倒是有些相同之处。不过,更多不同的是,霁白可是在专业的大学学堂里学过的,是正经的科班出身。这就要比我强上不止一星半点儿了。” 说完,老爷子也是一脸宠溺地看着秋霁白笑而不语。 有了这两位业内大佬的推崇,剩下的几个人有谁能不给面子呢。况且,始终一副自命不凡样子的顾惜安多少有点儿不受人待见。 这样,秋霁白圈定的入围到二轮初选的物件中,优选出了一幅字画、一件玉器、一件铜器,还有五件瓷器。 最后,轮到从顾惜安圈定的物件儿中选取入围拍卖品了。 别说,顾惜安选出来的三十五件儿东西中没有一件一眼假的东西。只是他的门槛比较低,只要是他看上顺眼、好看的东西,就留下了。 这也和他常年从事博物馆工作有关系。远离市场,不能正确判断器物市场价值。所谓的文物的历史价值和市场的经济价值并不一定成正比。比如说商周时期的陶器,往往具备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但市场经济价值却很低。而且不允许任何形式的买卖。 相反明清官窑瓷器,往往是历史文物价值并不高,但市场经济价值却高得离谱。而且允许公开买卖。 顾惜安就是无法区分开器物的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他选定出来的东西都是在同一类型器物中有代表性,值得史学家研究,但市场价值偏低的东西。 经过马守义和几个学者专家的反复斟酌,最后留下了三件瓷器,以及那只元代菊花纹饰的银鎏金小盘。 看到自己选定出来的东西只有四件东西入围,顾惜安相当的不服气。 “杨老师!您是古代陶瓷研究大家,也是鉴定专家。我想向您请教一下,为什么这只炉钧釉的葫芦瓶没有纳入拍卖图录内呢?” 顾惜安焦急地问道。 抬了一下眉毛,杨如珍含蓄地说道:“小顾啊!对这件东西我们几个人多少存有一点儿疑虑,有些意见不同意。根据以往的惯例,对有疑虑的东西不上拍,也是符合规矩的。所以,我们就没把这件东西选入到图册中。” “疑虑?这有什么疑虑呢!”顾惜安不服气地说道:“这件儿葫芦瓶的器型多周正啊!这釉面也有宝光(指瓷器的包浆),尤其是这底足的‘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多漂亮啊!就是官窑款识,毫无疑问。各位老师!您几位可要看仔细点儿,这得为参与本次拍卖活动的持宝人负责啊!” 顾惜安的话说完,杨如珍不禁抬了抬眉毛。心里不由暗自埋怨:“顾惜安啊!你个不止好赖的东西。我这是给你留面子呢,你还来劲了。要是待会儿让秋霁白把这件东西的‘老底"的老底儿揭穿了,我看你的脸往哪儿放!”.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814/260977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814/2609771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