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古玩行述记 > 第四百四十二章 现场鉴宝(二)

第四百四十二章 现场鉴宝(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兵煞劫 陈念徐晏清陆予阔 第一条天规 青囊尸衣之祝由葬尺 穿成恶毒女配?我咸鱼后爽疯了! 综武:雪月城卖盲盒,娶妻李寒衣 玄武人仙 血色情罪 中医:一句玩的花,白丝校花直接社死! 谁叫你这么斩妖的?

秋霁白对宋建阳说“你来活儿了。” 宋建阳顺着秋霁白的眼神往前一看,果然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年轻女子手里拖着一个红布小包走了过来。长得挺漂亮,就是脸上有点儿不太高兴的表情。 “东西不大,看这姑娘的表情好像不太重视这件东西。”秋霁白轻声说了一句。 宋建阳微微一笑,说道:“没想到除了鉴定古董文玩,你还能察言观色啊!” 秋霁白淡然一笑,没有说什么,等着看宋建阳怎么鉴定东西。 “姑娘!你带来的是什么宝贝啊!”宋建阳笑呵呵地起身,问一脸冷漠的姑娘。 勉强地挤出一丝微笑后,那姑娘说道:“是一只镯子。小得很,小孩子才能戴上。” “你打开我看看。”宋建阳重新坐下后,说道。 这姑娘应该挺爱说话,一边动手打开布包,一边说道:“这是我男朋友母亲送给我的,说是很值钱。您说就这么一个小玻璃圈,我又戴不上,还那么宝贝的让我收好。今天我就是来请您看看,到底值不值钱。” 说完,姑娘就从红布包里取出了一只圈口不到十公分,也就零点七、八公分粗细的,泛着黄色光泽的镯子。 看着桌上这件东西,宋建阳和秋霁白对视了一眼后,微微一笑,说道:“姑娘!我的压力很大呀!这件东西要是不值钱,你是不是就得和男朋友分手啊?” “那倒不能!我们是大学同学,敢情挺好的。”女子肯定地说道。 “那你会不会对未来的婆婆有意见啊?”宋建阳接着问道。 想了一会儿,又是摇摇头,女子说道:“也不会!老人送的东西我也不是很在意它到底有多值钱。我就是想不明白,就这么一个小镯子,跟小孩儿玩具一样,还告诉我很珍贵,我想不明白,到底是经济价值高,还是这只镯子在他们家传了好几代,情感价值更高。” 宋建阳又看了看秋霁白,说道:“白先生!我的压力很大啊!” 秋霁白淡淡一笑,没有说什么。眼睛却落在了桌上的那只黄色光泽的镯子上。 宋建阳用手把那只镯子轻轻拿了起来,仔细看了看,又用专业的手电筒照射了一下。前后也就一分钟左右。然后就抬头看向女子,说道:“姑娘!你未来的婆婆没有蒙你,这只镯子是玻璃种的黄翡,市场价值大几十万呢!” “什么?几十万!”女子惊得瞪大了眼睛,张着嘴看着那只镯子,已经目瞪口呆了。 点点头,宋建阳说道:“人们普遍认为翡翠以绿色最为名贵,因为绿色艳而不俗生机盎然,预示着旺盛的生命力。但是,翡翠因该是先有翡后有翠。绿色的翡翠通常被称为翠,黄、红、紫等颜色的翡翠,通常被称为翡。可惜的是,黄翡的质量一般都不是很好,尤其是种水方面,种水好的黄翡极其罕见,价值也极高。” “你带来的这只黄翡镯子,质地细腻,种水极佳,可以说是玻璃中了。呈橘黄色或蜜搪色,晶莹透亮,色鲜又匀,属黄翡之上品,这种品质的黄翡又被称为"金翡翠"。这种黄翡较为罕见,我可以很确定地告诉你,这是一只翡翠a货手镯,非常具有收藏和投资价值。” “姑娘!我无法判断你的准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但从她能把这样一只价值连城的手镯送给你收藏,我觉得她已经把你当做是儿媳妇了。”宋建阳最后说道:“好好收藏这只镯子吧。虽然不能戴在手上,但也是一件极为珍贵的宝贝。” “这……这也太让我意外了。”女子接过镯子,愣愣地说道。 微微一笑,宋建阳说道:“相比于这只镯子的经济价值,老人家所给予你的爱更难得,这其中的情感价值更要珍惜。” 坚定地点点头,女子收好镯子,向宋建阳微微鞠了个躬后,转身走了。 “宋先生!你很懂得揣摩人的情感啊!”秋霁白轻笑着说道:“那只黄翡镯子也就是四十万上下的东西,你却告诉她大几十万,我想这姑娘这辈子的婚姻大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宋建阳微微一笑,点头说道:“能促成一门婚事也算是积攒功德了。” 抬了抬眉毛,秋霁白说道:“不过,宋先生!那件儿东西是什么你看出来了吗?” 一愣,宋建阳眼睛一转,反应过来了,说道:“那应该不是一只手镯。不过,也不是翡翠的环,白先生看出来是什么了吗?” 微微一笑,秋霁白说道:“如果我没判断错,那应该是一只袈裟环。” “袈裟环?”宋建阳不可置信地问了一句。 点点头,秋霁白说道:“袈裟环是僧侣用来束系袈裟所用,也属佛门用具。这只袈裟环用黄翡所制,表示如君子高贵清静。所以有人把袈裟环称作"避邪环"和"平安环",寓意非常好。” 抬头看了看刚才那位女子消失的方向,秋霁白轻声说道:“那只袈裟环从工艺和包浆上判断,也有些年份了,应该是那位高僧曾经佩戴的东西。难得呀!” 宋建阳微微一笑,说道:“怎么?心痒痒,想要收过来?” 摇摇头,秋霁白说道:“那可是定情的信物,人家可不能随便出手。” “哎呦!别闲聊了,你也来活儿了。”宋建阳用手指了指前面。果然,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双手抱着一尊十公分左右高的铜佛像走了过来。只扫了一眼,秋霁白就断定来人抱着的那尊造像是藏传佛教的上师像。 秋霁白抬了抬眉毛,轻声说道:“鉴定这尊造像有难度啊!” “怎么?”宋建阳疑惑地问了一句。 “这是一尊上师像,不是常见的佛教造像。应该说,这是一尊人物造像,年代应该是晚清民国前后的。而且还在寺庙中受过烟火供奉。包浆很厚,鎏金已经看不太出来了。”看着那个人一步步走过来,秋霁白已经把鉴定结论一一说了出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814/313997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814/3139979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