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古玩行述记 > 第三百四十一章 现场鉴宝(一)

第三百四十一章 现场鉴宝(一)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 怀崽omega穿进正常社会后 仙魔同修 从天龙开始:谁还不是剑神啊 肥妻变身万人迷,年代糙汉急红眼 转生竹鼠开始极限求生 玄镜高悬 打卡:从三流主播到顶尖食神 我的手机能挖矿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帮我写论文

当秋霁白说道现有的《兰亭序》临本的根源都是王羲之,房间里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向了秋霁白。 淡淡一笑,秋霁白接着说道:“总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欢《兰亭序》,所以,在他得到王羲之《兰亭序》珍本后,除了他自己临摹外,还下旨要当时的著名书法家临摹,冯承素、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都临过。唐太宗就把这些临本赏赐给有功绩的大臣。再加上后面的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书法家也都临摹。所以,临本《兰亭序》流传下来的还是不少的。至于真本嘛,都说是随唐太宗随葬了,还有说是在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里。反正现在陵墓没有挖开,也无从考证了。” “那么我们在这里就遇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临本的《兰亭序》为什么都是大同小异的样子呢?”秋霁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然后说道:“很简单,因为这些临本的《兰亭序》都大同小异,不说一模一样吧,可也相差不多。尤其是冯承素的临本最为可信,因为,他的临本是双勾的。在气韵上可能与王羲之真迹有区别,但字得构成、大小、错落,一定是和原本一模一样的。” “这样一说,我想大家也就清楚了,无论《兰亭序》的临本有多少,也不管他是那朝那代的,根源全在王羲之的《兰亭序》真本。这就是我理解的两者之间的关系。” 秋霁白的话说完了,房间里所有人也都闭嘴了。尤其是冯臣,不但没有再说话,脸上更是阴晴不定,不知道他现在心里是恨秋霁白,还是后悔自己不该出头挑战秋霁白。总之,现在的冯臣已经远远没有刚才那副趾高气昂的气势了。 “白先生!虽然我的专长不是鉴定古董文玩,但今天你讲述的这些,可是让我震惊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嗯!看来,以后我也要多学学历史知识了。这古董文玩行业里,不光是有经济价值,还有身后的文化价值啊!”缓过神来的宋建阳对秋霁白大为敬佩,说出了心里话。 其他的几个人也都改变对秋霁白的态度,可谓是天壤之别。都相互留了联系方式,说是要以后加强沟通,相互学习。 为了保险起见,秋霁白留下了顾惜安的一个联系方式。 “好了!咱们光顾着聊天了,时间也差不多了,也该去露露面儿了。”这个时候,陆世平开口说道:“信波啊!待会儿你就坐我边上吧。洛阳是个佛教圣地,肯定有很多人来鉴定佛教有关的器物,你就给看看吧。” 这个时候,外面已经挤满了前来鉴宝交流的持宝人,都带着自己的藏品,来找这些专家交流。其实,他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想让专家说自己的东西都是真的,而且很值钱。 在陆世平的带领下,房间里的人陆续走了出去。只有冯臣一个人没有动。脑海中回想着秋霁白刚刚那副“嚣张”的摸样,冯臣的心里除了怨恨,没有其他的内容。 “白信波!白信波!咱们走着瞧,只要你在古玩行儿里混,早晚我找回来。”心里念叨着,冯臣把这份恨意牢牢印在了心里。 该说不说,虽然没有前不久秋霁白组织的那次交流活动正规,但来的人绝对够规模。 一到外面,就看到已经有大几百、上千人等在了外面。此时,秋霁白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古董文玩大省、大市。 “小秋!这阵势怎么样?”陆世平小声儿问秋霁白。 点点头,秋霁白说道:“确实壮观。不知道水平怎么样?” “洛阳也是第一次处这种活动。过去两年,全国的古董文玩行业都萧条,这次的活动,组织方也是希望能够一次为契机,振奋一下这个市场的氛围。”陆世平说道。 点点头,秋霁白没有说话。跟着陆世平几个人在预设的鉴定交流区坐好,活动就正式开始了。 首先,陆世平出面,对邀请来的几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一番介绍。对每个人擅长的鉴定领域都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尤其是在介绍到秋霁白的时候,特意强调道:“我们都知道,洛阳,乃至河南是佛教圣地,也是佛教类器物收藏大省。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国内资深佛教器物,尤其是佛教造像研究专家白信波白老师到场,为大家鉴定讲解。白老师虽然不经常在古董文玩研究界公开路面,但他的研究学识在国内佛教题材的器物鉴定领域,绝对是专家接别的,他做出的鉴定结论肯定是权威性的……” 听着陆世平如此隆重的介绍自己,秋霁白顿时感觉到脸上发烫。要不是有化妆油彩的遮盖,此时秋霁白的脸恐怕得如同是红丝绸一般。 台下面的持宝人,对陆世平的这些介绍,并没有太激烈的反应。他们只是关心自己的东西该去找谁鉴定。 陆世平的话音落下,主持方就宣布鉴定交流活动正式开始。 由于事先组织方就通过网络摇号,把所有前来鉴定的持宝人都编出了序号。所以,现场来的人虽然多,也还算是有秩序。 秋霁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起先并没有什么人来。那是因为来鉴定的人手里的东西都是以瓷器为主,陆世平和另外两为这方面的专家相对忙碌一些。不过,秋霁白通过观察,看到了鉴定的那些瓷器也都是以明清两朝的民窑实用器为主,还没有出现什么所谓官窑重器。 “白先生!看来咱们两个人暂时不会太忙。聊聊呗!”挨着秋霁白坐的宋建阳主动说道。 微微一笑,秋霁白说道:“不忙还不好嘛!看看其他老师的鉴定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宋建阳微微一笑,说道:“我今天来这儿,就是凑凑热闹。现在的古董文玩行,瓷器、铜器是大热门,宝石玉器收藏还是冷门。” 听完宋建阳的话,秋霁白微微一笑,说道:“也别这么说,你来活儿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814/313751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814/3137515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