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一叶障目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明教圣教主 从召唤魅魔开始 我和我的理想 灵气复苏:我在幕后苟到无敌 九零拆迁,我有一栋楼 镇魂碑 漫综:从海贼开始修真 我怎么可能是赘婿 赛博世界的重生者 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当天晚上,薛家最后一位访客离去后,薛正文从薛宝钗口中得知了王烈的原话。 知晓王烈都干了些什么的薛正文当然没有轻视王烈的意思,于是在晚上召集了薛家几位说得上话的老人商议此事。 “呵,关系我薛家的兴衰,这小子口气倒是大得很!” 名为薛瑞的老人嗤笑一声说道。不过随即,他话头一转:“不过能被圣上看重,想来倒也不是个狂妄自大之徒。老夫倒是觉得,不若听听他到底几斤几两。” 在场众人点点头,算是同意薛瑞的看法。 都说人老成精,陪着薛家几十年风风雨雨走过来,这些从毛头小子成长为掌舵人的老人在听闻王烈事迹的前提下自然不会只因年纪而真的轻视于他。 简短的会议散去,薛正文找上了薛宝钗,问道:“今日与扬武论诗,可还算尽兴?” “嗯嗯,表兄博学多识,女儿端的是受益匪浅呢。” ...... 此后几天王烈一直待在府内,打发走了至少十几波前来各种试探的贵族士绅后,这才得以清静。 这些可谓枯燥的日子里倒也不是一点收获没有。初五那天,曹家曹清特意来府上拜访王烈。对于这送上门来且知识水平不低的愤青,王烈当然不可能放过。 在他一番忽悠下,曹清已经应下了帮助王烈找些教书先生的活计。 别看曹家在贵族圈子里边不是很吃香,可曹家的风骨、极高的文学素养,让他们一直都被一众寒门士子所追捧。 是以有了曹清出面号召一些科举希望不大,家境又不是很好的寒门士子前往杭州府担任教书启蒙的先生,还真是简简单单。 时间一晃便到了正月二十。眼见着正月就要过去,王烈这才向王子朔请辞,打算明日便动身返回杭州城。 翌日一早,王烈、吴啸犬以及雅兰三人收拾了行李由吴啸犬驾车在王晋康的相送下离开了王府。 在离府前,王烈便先借口说要与两位姑姑告辞,是以也没避讳什么,吴啸犬驾着马车直奔史家。 在史家见王夫人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客套一番然后被礼送出府。 对史家嘴炮的事,王烈想都没想过。人家史家和贾家在官场上绑定的很死,在贾家如今并未正式显露颓态的当今,即便让王烈嘴炮他也找不到切入点。 嘴炮这东西,除了忽悠没什么见识阅历的、思想老旧的、单纯善良的人话术很重要之外,想要忽悠聪明人核心就只有俩字:利益。 比如薛家。 迈进薛府大门,王烈当然先去了一趟薛王氏那里见了见她,然后薛家侍女带路,将王烈引到了一间房间中。 此时房间内六名最年轻也得三十来岁的男子已经落座,王烈推门进入时,六道目光刷刷的落在了他身上。 “姑父,宝钗呢?烈听闻宝钗这两年也开始接手一些薛家的生意,想来是被当成接班人培养的。既然如此,后面的话她也应当听一听。” 对其中五道目光视若无睹,王烈看着薛正文说道。 摆摆手,薛正文也没对王烈的话表示异议,安排下人去叫薛宝钗了。既然今天他们这些人能坐在这听王烈一个十六岁少年讲话,就已经打心里有了认真当个倾听者的准备。 若王烈真的讲的好,那他们薛家能受益,自己这些人也高兴。真讲的不好礼送出去以后不相往来就是。反正横竖他们这些人也不亏。 等到薛宝钗进屋坐在薛正文身边,王烈这才清清嗓子,看着七人道 “诸位叔伯,薛家的立家之本,想必各位比我更加清楚,就是这皇商的身份。” “那何为皇商?通俗来说,皇商有两种。一为立国之时以商贾之身资助大义,从龙后获得的封赏身份。二则是拿着内帑的钱财,行商贾之事,赚得钱财后将收益分与内帑。” “咱们薛家,就是这第二种,没问题吧?” 见众人点点头,王烈继续往下说道 “离京前,烈曾听闻表妹进了京,参与了选秀,最后遗憾未入选,又回了应天,真否?” “姑父。”这次没等有人回复,王烈直接点名薛正文问道 “烈想知道,若贾家两府主脉有一男丁,年纪与宝钗相仿,又并无婚配,可会考虑这门亲事?” 话毕,王烈怕薛正文误会些什么,连忙接着补充道:“姑父尽管说心中想法便是。” “嗯。此事当时确是考虑过。不过可惜唯一适龄的蓉公子已有婚约,只能作罢。” 听着两个男人一本正经的讨论自己的婚事,薛宝钗俏脸一红,扭了扭身子,显得有些不太自在。 “幸亏如此,这姻亲没有结成。真若两家联姻,或者宝钗当真入宫,在烈看来,并不是什么喜事,反而是天大的坏事,几乎就是在将整个薛家往火坑里推。” “姑父,侄儿说话可能有些直接,不过还是请您说些真心话,与贾家联姻,是否是薛家想要在大梁官场上找个可以依靠的靠山?” 联姻求利这种事,向来是所有人心知肚明的。但若真摆在台面上说,难免会有卖女求荣的意味。是以薛正文被王烈这一句话问的脸色变了变。 若不是到如今王烈分析的还没什么差错,想来他已经忍不住要把这毛头小子赶出去了。 “唉。”叹了口气,薛正文没说什么,但他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诸位叔伯,烈想问,若现今有一马家,也世代行商,与薛家多有竞争,现在薛家旗下商号掌柜主动找到马家将自己下一任的接班人送去联姻,请问诸位叔伯会如何处理此人?” “坐视不管?还是等到这位掌柜在马家混的风生水起再动手?” 先前就说过,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是蠢笨的。王烈给他们点出了这事,只消片刻,七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想了个透彻。 王烈其实一直都相信,薛家这般可以说是“愚蠢”的操作,根本原因其实就是骤然富贵带来的底蕴不足。这里的底蕴指的不是人脉、教养这些东西,而是最起码的政治素养。 薛家本身就是商人,从商人的角度,尤其还是封建社会这种对商贾限制颇严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豪商,薛家想要在官场上与某一政治家族绑定,为自己寻找政治靠山的做法其实很正常。 纵观历史,很多豪商世家其实都是这么干的。 薛家正是由于大梁的崛起骤然得势,又有着前明沈万三的例子在前,迫不及待的便想为自己找一个保障,于是难免一叶障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7602/268003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7602/2680038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