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梦回尼安德特时代 > 一百零七、东方有友南来宾

一百零七、东方有友南来宾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巫族:战天斗地,只为把你找寻 洪荒:让你代管巫族,全成巫圣了 魔戒:中土领主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星穹:傲娇太卜不会捡到颓废剑圣 入职川航,从拯救大国机长开始 中枪后,我成了都市全能赘婿 霍格沃茨的德鲁伊大师 星河长明 公子别秀,小姐要把持不住了

尼国四年5月,翡都七丘城。 白色的炊烟,不断从简陋的木质城墙围起的城市中袅袅升腾,在纷繁忙碌的5月,又到了一个惬意的午饭时间。经过一个春天的修整,同样是区域大国的翡国展现出了强劲的恢复能力,都城又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如果不靠近了仔细看,没人能够发现木质城墙上那一块块的木质补丁,以及护城河边上重新开挖的新土的颜色。 自乌斯和曼方之乱后,翡国人口凋零,春燕巢林,七丘城亦毁损严重,多处城墙垮塌或被焚毁,护城河也被攻城的叛军用土填了个七七八八。叛军投降、曼方骑兵撤走后,翡王翡利看着流离失所的百姓和损失惨重的国家,面对一地烂摊子欲哭无泪。关键时刻,一纸《尼翡条约》成了战后满目疮痍的国家唯一的救命稻草。 条约生效后,为防止流民把本就不多的翡国南部存粮再耗尽,我几乎是第一时间下令海国船队尽数集结并赶往七丘城拉人,而翡利和一众翡国官员更是仿佛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魔怔了一般,疯狂将手中衣不果腹的流民往七丘城西边的海边赶。为了防止流民们迟疑闹事,翡国负责安置、组织流民的官员们大肆宣扬尼国乃是当今唯一的“地上神国”,连大王和俺们一众官员都心向往之,但大王高风亮节,加上诸位现在正在为极寒所迫,因此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先让与诸位百姓,请大家务必安心前往尼国,安心过好日子——至于这些搪塞、哄骗老百姓的话日后真应验之时,翡国一众官员百姓捶胸顿足的故事,要到很久以后才发生了。 当然,翡国官员们的话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为了安抚在海边集中等待上船的流民,尼国率先用船队运来了500口锅和大量的餐具,作为给翡国猪仔,啊不,人口钱的定金。虽然食物不多,但煮食的美味依然如前事一般,立即打消了不少流民心中的迟疑——即便是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在海边等待的漫长时间里,没有一个流民饿死,更没有人闹事、嚷嚷着要回七丘城。每天晚上,流民们吃过唯一的一顿饭,便纷纷向帐篷里躺尸,以减少消耗。若从天上鸟瞰,夜晚的翡国海边营地寂静无声,只有一团团的篝火熊熊燃烧,温暖着火边的帐篷和里面饥肠辘辘却无比满足的一群人。 为了尽快运输国王眼中的第一大财富——人口,海国大将海波亲率船队行动,一路上殚精竭虑,不断催促,终于赶在冬雪降临前运走了3万人,其中2万人被直接送到了南洲林秉等三个拓地的侯国,经由一冬天紧急培训语言文字,开春即全部投入生产。剩余一万人被运送至尼国新开拓的土地——珍奇岛(西西里岛),同样准备过冬,开春建设新的城市——新海城。 翡王答应的5万人一下子少了一大半,剩下的人在尼国的劝说下开始向南行动,一路沿着海边穿过整个翡国南部国土,抵达相对温暖的珍奇岛对岸。由于珍奇岛很荒凉,此前翡国完全是当做三不管地带经营的,虽有不少森林草原,能够放牧狩猎,但短期内无法承载如此多的新移民,因此后续的2万人只能驻扎在岛对岸,即翡国最南端的领土尖上,靠着尼国船队定期送来的给养勉强过冬——当然,由于纬度大大向南,冬雪的影响远小于七丘城或尼国王畿地区,有利于缺衣少食的移民过冬,而地中海的气候同样适合冬日行舟,使得一整个冬天尼国船队的补给行动不受影响。 这些人送到南洲亦不可行,因为林秉他们的南洲三侯国尚未完成人口搬迁,目前南洲大陆上尼国子民仅1万人,此前运来2万翡国人,已经令三位诸侯心惊胆战,一冬天都没睡好觉——事实证明他们多虑了,翡国新移民自从吃上煮食,住上简陋的木屋后,已经把自己催眠了,纷纷觉得翡王及一众翡国官员“诚不欺我”。冬日在屋中的火堆旁,新移民们尊敬地跟着教授语言文字的尼国老师,孜孜不倦地向“神国”学习。而新移民蓬勃的融入趋势被林秉及时报告给我和尼国朝廷后,首宝柱立即修改了计划,开春即令海波率船队将剩余的2万人全部送至南洲,不再去管那个“人口比例”的风险。 至尼国四年初夏,翡国的5万流民均已妥善安置在南洲和珍奇岛,在促进两个地方开发的同时,甩掉5万张嘴包袱,且获得了大量陶器和铜工具助力的翡国仍有15万人的“巨量”人口。靠着投靠尼国“以送兼振,两难自解”的基本国策,经过劫后余生的国民辛勤努力,翡国飞速地治愈了战争创伤,国家开始重新正常运行起来。 南洲的开发同样再上层楼,运送完翡国移民后,海波船队马不停蹄(划掉)船不停桨地奔回尼国本土,用了整整2个月将林、崔、卢三国剩余的百姓全部运往南洲。不同于运输一无所有、孑然一身的翡国移民,三侯国的百姓不但拖家带口,而且携带着大量家什——食物、家具、车辆、工具、玉器,还有不少新制的铜钱,导致海军运输队极其头疼,最终用了一倍的时间才运送完同样是2万人的三侯国百姓。尼国四年,南洲的人口数量首次超过5万人,成为尼国举足轻重的领土之一。 在南洲和尼国北部领土大开发的同时,夹在中间的南方部族终于坐不住了。 自5月起,同后建他们最先建立联系的晋国便密集派人北上,来到尼都打算“偷师学艺”,却发现尼国的一众技术完全不是他们的大脑能够理解,更遑论偷学了——也用不着偷,尼国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甚至尼国国王和三公九卿对南方部族都毫无防备之情,想看啥看啥,想去哪去哪,没有一点“技术保密”的意识。晋国人沮丧地发现,人家根本不需要防备任何人,而靠自己学,南方部族一辈子也休想过上尼国的日子。 那么,不靠自己呢? 投尼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晋国使团回国后,使团中的成员纷纷回到各自部落,几乎是紧接着,韩部、魏部、赵部等部落均偷偷将使团中的人重新派往尼国,打算率先向国王输诚,第一个拿到加入尼国的入场券,以获得更多支持。晋国所有部落的想法凑在一起的结果就是……刚刚离开不久的一整个使团,又零零星星全部回到了尼都,重新聚拢成了离开时的样子。不过,这次的“使团”可不像上次那样团结一心,而是几乎吵上了天,纷纷指责其他部落“吃独食”。 算了,也不差这一万多张嘴了。我和首宝柱很“无(qie)奈(xi)”地做了调停人,而提出的条件令众人立即停止了争吵,霎时笑逐颜开—— 晋国内附,正式成为尼国领土!而晋国的全部子民——基本上都是不会说话的尼安德特人,也同时立即成为尼国子民。 晋国“投降”的消息很快传遍南方部族,其他部落同盟如楚国、吴国、越国同晋国本就贸易往来频繁,自铜钱流通后联系更是进一步加深,而晋国在得到尼国朝廷支持后,陶窑、铜矿、军队、工坊、城市迅速拔地而起,仅仅两个月时间便日月换新天,跟过去的苦日子说拜拜,跟尼国新生活say嗨嗨了。为了打造晋国这个示范效应,我同首宝柱、员柯明连语言文字教育都没让他们搞,俩月时间专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派了一大批的技术人员和熟练手,帮助他们急速建立能够自给自足的产业,并迅速掌握各类工具的制造、使用方法,为此还不得不令食物“产能过剩”的林秉他们运了一大批肉食来晋国,满足早期工匠们的生活所需。富裕的南洲大陆开始反哺尼国本土,开始支持由于“四面出击”而变得左支右绌的朝廷,渐渐有点“江浙财赋重地”的模样了。 尼安德特人优秀的聪明基因大放异彩,晋国也不负众望,在短短2个月内成为了南方部族中的“样板”。晋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深深刺激了其他部落联盟,接下来的几个月,楚国、吴国、越国等对尼国“北佬”的疑虑渐渐消散,纷纷派出使团前来尼都请求内附,而依旧饱受食物短缺限制的尼国朝廷,在秋收前彻底丧失了继续吞并更多领土的能力,只能同南方各部落联盟虚与委蛇,直到——新一年秋收完毕。 不过,南方部族的内附,随着一件大事的发生,重要性竟也暂时退居第二,被我完全扔给了首宝柱、佘向纯、员柯明他们。而我和严青眼、寇齐、古新、海宁等人,则被一则突如其来的远方消息所吸引,再次踏上了扬帆远航的征途……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0749/351752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0749/3517524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