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八、寒风不渡大雪山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扶正绿茶?夫人改嫁少帅你哭什么 九州天下 英雄镇中原 盗笔之花开云散只盼那人归 师妹修仙,法力无边 柯南小说家 保护流放罪臣后,她被迫谋反了 我的前夫好霸道 我在星际弘扬中医 这位少侠过于冷静
尼国四年7月,巴国国都雅城。
巴国这个远在翡国东面的国家,从来都是尼国人口中“天边”的存在,诸如“你去巴国啦?俩月都不见人影”之类的俚语不知凡几。但现在,我和尼国、哥方一众将领率领数千骑兵,正踏在巴国坚实而富饶的土地上,而巴国国王巴特尔正率领全部巴国高官正在急匆匆赶来。他们身后的背景板上,废墟中飘荡的狼烟随处可见,模糊了大半个天空……
时光回溯到一个月前,在南方部族充当“大忽悠”的我和首宝柱他们接到严青眼军事急报——夫方人被冰雪所逼,悍然举族南下,巴国面临生死存亡,请国王示下,如何应对。
面对远在天边的国度和尼国饱受食物短缺困扰的现状,首宝柱、员柯明等人不出意料地集体反对出兵——开玩笑,出兵救翡国,赔了一堆货物,还收编了5万张嘴,这买卖怎么看怎么划不来!此前打仗造成的窟窿还能用南洲的新产出和南方部族的食物存货来勉强弥补,这要是再开兵打仗,给军队和哥方盟友赏赐不说,这要再带回来一堆难民,整个冬天尼国全体国民都得西北风伺候。
佘远、元乙等参谋军官也十分犹豫。佘远提出,此前拯救翡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离着尼国更近,曼方军和叛军一旦得势,有可能对尼国东部边境产生威胁,因此为消弭潜在的威胁,提前将这两股势力扼杀在萌芽中是值得的,付出些许代价也能够承受,但是这次……尼国见过夫方骑兵的人都没几个,估计翡国见过的能多一点。
火中取栗,没有收益……
在原始王国的官员看来,一切都很清晰,以他们目前的经验和视角,得出这样的结论再正常不过,甚至可以说是这个时代人见识、眼界的最高水准。
但,如果,放眼于谋万世呢?
这话我没对他们讲,因为这又涉及展示“神迹”。随着国王再一次乾纲独断,尼国高层终于罕见地“大哗”——因为国王的最新命令是,征发3000名尼国骑兵,以及5000名哥方骑兵,向东渡海!
我估计他们也就是不敢把“国王是不是疯了”这种话挂在嘴上,反正首宝柱、员柯明他们近几天反复小心翼翼——真的是小心翼翼,态度一点都不激烈,看得出这个命令严重刺激到了这俩家伙,甚至……在脑海中反复盘点库房存货后,“亡国”这个词语第一次在员柯明脑海中涌现。
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现在这个时代还没这俩词,但我相信,首宝柱他们脑子里一定是类似的想法。也罢,跟他们展示一下神迹也无妨,省得看见他们几个丞相府的官员眼泪汪汪的又来劝谏,搞得我于心不忍。
跟他们说完原因后,首、元等人虽停止劝谏,但脸上的忧惧之色始终黯然。
“国王您到底跟他俩说了啥?”此时此刻,站在我身边一同观赏尼安德特先祖口中的圣河(多瑙河)美景的严青眼十分好奇。来巴国的一路,严太尉平生第一次手握近万“雄兵”,着实体会了一把睥睨天下的感觉。不过,随着丞相府筹措的一点可怜兮兮的食物给养渐渐耗尽,而巴国送来的吃的又远远不敷使用时,统帅大军的自豪感瞬间变成了愁眉不展,大战过后,尼军损失不大,但兔崽子们得胜后狼吞虎咽的样子,比在战场上面对夫方骑兵冲锋时更令人心惊肉跳。望着言库(严库)每天拿过来的食物剩余报告,严青眼算是彻底明白了他的好友首宝柱为什么如此反对东征。此刻,心事重重的严青眼回想起首宝柱、员柯明忧心忡忡的脸色,不禁对我出兵的想法好奇起来——敌人完全不堪一击,掌握了哥方新任相国白归雁发明的斜线战术,拥有铜矛和藤甲,甚至第一排战马都披上藤甲护胸的尼军骑兵,面对夫方人完全是降维打击。
“我告诉他们东边有吃的。”我轻声回答道。
“哦……嗯?”仿佛是“吃的”俩字唤醒了大脑中的某个活跃的区域,心不在焉的严青眼忽然转身,忧虑瞬间转成了兴奋:“吃的?在哪里?!”
“南边啊!”我笑着说。
“嗨!”严青眼气势一沮:“白兴奋了,您说南洲啊?那边吃的是不少,但人手不够,老林他们拼了命也供养不了全国啊!”
“不找林秉要。”我说:“咱们自己就能搞定!”
“咦,那就不是去南洲,对吧?”严青眼问。
“哈哈,其实也是南洲,跟南洲是一片陆地。当然,严格来说,咱们尼国跟南洲其实也是一片陆地,只不过不是一个大洲。”
“啥叫大洲?”严青眼茫然。
“嗨,说岔了……不说这个,而且不光南边,东边同样有一片肥沃、富饶不输于南洲的大陆,而且离着更近。”
此时此刻,严青眼目光迷离,仿佛会说话的眼睛深深地望向南方和东方——他不知道的是,自今日起,越来越多的尼国人、翡国人、巴国人及游牧民族人,在尼国国王的感召下,将目光投向南方、东方——这两个方向烟波浩渺,仿佛充斥着无数凶险,又似乎孕育着勃勃生机,仿佛代表着某种未来……
同巴国的盟约很快签定,遭受夫方人焚劫的巴国领土,不出意外地无力承担军费,只得将大量流民人口移交尼国大军带走。而遭受惨重损失的夫方人,在冬雪的逼迫下,也不得不接受尼国的合约,全族解除武装,越国圣山暂避风雪于翡国以北,黎城—圣山—圣河一线以北的土地上已经空无一人。
同时,先前派出的南面探险队已经率先回来了,并证实了国王口中的消息——
大河!
极其雄壮、宽阔的大河!
探险队里懂得农业的人纷纷兴奋地说道,就这条河两岸的土地,若全部开垦成农田,能养活10个尼国还有富裕!
此时此刻,这条世界第一大河尚未开发,但宽广的河床、丰富的水量依然造就了河两岸极其肥沃的草场及丰富的动物资源,我下令全军登船渡海——这次我又搜罗了尼国全部的船只东征,国内一时间又陷入无船可用的境地,纷纷改为损耗较大的陆路运输,大司工首建已征调民夫日夜赶工造船弥补缺口。
刚刚得胜的尼国—哥方大军,渡海后迅速由军队变为捕猎队,向着安逸了数百万年的大河两岸的动物们举起了长矛。一时间,血肉翻飞,肉汤滚滚,吃得走不动道的捕猎队成员纷纷思念起尼国本土库存见底、逐渐挨饿的亲人们,并庆幸自己随着大军出征,将口粮省了下来供弟弟妹妹吃,能够熬上更久。
“我明白了,这边是国王陛下您这次一反常态,尽可能多征兵来东边的原因!”元乙道,这个家伙现在越来越不把我当亲大哥了,一口一个国王陛下叫的极其习惯,仿佛有一个小阁老天天在他耳边喊着“工作的时候称职务!”搞得元丙这个直肠子也跟他学坏了,“国王”“王后”叫得一个欢实。
罢了,随他们去吧。
此次哥方同样派出5000骑兵跟随,国内食物短缺压力为之一松,而曼方单于一面对哥方骂骂咧咧,一面励志要在尼国面前好好表现,早日超越谄媚的哥方蛮子,取得尼国国王和大臣信任,下次跟着出去喝酒吃肉。
当东面的探险队历尽千辛万苦找到我们后,我正在下令将5万巴国难民尽数运往新的居住地,同时捕猎队大肆囤积食物,作为难民第一阶段建设的消耗,新的诸侯国“齐国”也同时建立。等木屋、帐篷纷纷建立起来,并开展简单的“扫盲”后,移民们便可以在广大的土地上自行放牧、狩猎,养活自己。而我手中的数千大军,则将掉头向东,走陆路抵达东面探险队发现的新半岛上狩猎发展,同时派遣船队回国,将秦国、山国、胡国、阳国的人口全部搬迁至新大陆,与齐国一起平分人口后沿着大河(尼罗河)两岸向南发展,以农业种植和畜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而尼国本土由于秦国等四国搬迁,空出大量土地、牧场,极大地延缓了食物匮乏的窘境,丞相府也着实松了口气。首宝柱这个家伙经此一吓,往后余生变成了一个类似“屯粮食老太太”之类的家伙,酒也不喝了,天天掰着指头计算全国的粮食、肉类产量和人口数,不知不觉开发出来一门最早的《首式经济学》。
四个月后,当尼国四年的冬天开始降临之时,冰期造成的霜冻寒冰已经沿着风暴岛—黎城—圣山—圣河一线以北全面蔓延开来,冰封的大地上,一切生灵都埋葬在冰盖下。而在尼国上下一心、共渡难关的坚持下,冰线以北几乎成为了无人区,所有的人都被尽可能迁移至大雪山以南,在相对温暖的地区度过真正的冰河世纪的第二个冬季。而安顿下来的秦、齐、山、胡、阳等国,在新的土地上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建造和安置,开始按照尼国既有的经验过冬——一个远比他们经历过的冬季温暖得多的暖冬。冬日可爱,此言不虚,在新国度的第一个冬天,一些火力壮、不怕冷的年轻人甚至敢于白天出门,在雪地里打雪仗,欢声笑语取代了历年冬天的了无生趣,使移民们在背井离乡、辛苦拓殖的同时,在饱暖和富足的生活中获得些许安慰。
食物匮乏暂时解决,冰期来临的拯救工作业已完成,尼国拓展了地盘,翡国、巴国得到了拯救,游牧民族的人们也得到了新的归宿,尤其是哥方、曼方和夫方人作为南方国家眼中的“北虏”,此前一向恶名远播,但在风雪的威胁下,尼国一视同仁,夷狄同待,没有放任任何一个族群、一个部落的人自生自灭。尼国四年冬日降临之际,在国王和一众高官的不眠不休中,在国家日趋完善的制度保护下,在军队舍生忘死的拼杀中,尼国仿佛北境长城一般,将有形的、无形的凛冽罡风全部挡在国境和全体国民之外,将尽可能多的人揽入胸怀,将更多的温饱、富足、知识带给国民和盟国人。在这个依旧原始、蛮荒的时代,古老的王国蓬勃生长,面对着地球母亲最暴虐的一面——冰期,伸出了抵抗之矛。
而温暖富庶的新生存空间的发现,也彻底点燃了依旧留在尼国本土的各侯国的热情,并催生出连国王都始料未及的惊人效果!
第十二章《戎狄志态与华同》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0749/351758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0749/3517582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