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14章 寝室小课堂

第14章 寝室小课堂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诡村怪谈 古代: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 拯救大宋,从谋反开始 和豪门大佬联姻后 治好恋爱脑,我带闺蜜杀疯娱乐圈 在怪诞游戏中成为bug 天师寻龙诀(同名:风水神医,皮剑青朱栩诺) 谁允许他修仙的! 战神至尊 武道:从铁拳功开始无敌

连老师点头:“你继续说。” 陈露阳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但是人都站起来了,几百双眼睛盯着自己。 就算是不对,也得硬着头皮继续。 “还有塑料凉鞋。”陈露阳道:“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一涨价,大家会转头去买帆布鞋或草鞋。” “还有罐头。尤其是果脯、鱼罐头这类,涨价就买得少了,跌价则囤货。市场反应对价格非常敏感。” 连老师的表情未置可否,接着问:“那价格弹性小的呢?” “盐。”陈露阳毫不犹豫回答。“哪怕涨价,大家也得买。” “还有我们北方冬天取暖烧的蜂窝煤,也要买,不买就要冻死,没得选。” 听着陈露阳的回答,连老师拿起粉笔侧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汉字: “香烟、罐头、蜂窝煤。” “好,请坐。”连老师示意陈露阳坐下。 他慢悠悠地放下粉笔,回头扫了一圈教室,目光带着点点穿透力,像是要把每一个学生脸上的表情看进心里。 “经济学不是空对空,而是要明白——人,怎么在资源有限的时候,做选择。” “什么东西一动价,老百姓就不买了——那叫弹性大;什么东西你就算涨五毛、涨一块,大家咬着牙也得掏钱——那叫弹性小。” 他用指节轻敲黑板:“香烟,是爱好;罐头,是可替代食品;蜂窝煤,是生存刚需。” 课堂里一片安静。 不少的学生忽然像被敲醒了一样,开始飞快在笔记本上记着“香烟=弹性大”“煤炭=弹性小”这些真实的例子。 连老师开口道:“有些道理,萨缪尔森写五页你们也未必看懂,但要是你能站在街口,看一看谁在买糖,谁在挑菜,谁掂着钱包犹豫,你就看懂了。” “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弹性呢?” 连老师刚问完,就听教室里有几个声音响起: “是需求!” “是替代性!” 连老师肯定道:“对,是需求。” “如果供给没有弹性,那么产品没有质量。这就引出了我今天最想说的一句话:” “为什么苏联的拖拉机厂,造出来的都是废铁?” 这话一说,整个教室都哗然了。 提起苏联,连老师满脸激情:“计划经济下,没有价格机制。上头说今年要造一万台拖拉机,底下就真照着造。” “有没有人买?不重要。” “谁买?买回去能不能用?更不重要。” “所以结果就是,车是车,铁是铁,造出来一堆废物占地方。” 连老师说着,手“啪”地一下拍在讲堂上带来的厚重的蓝皮英文原版书,挑眉道: “西方说,这是供给不对需求负责的"僵化结构(rigidstructure)"。” 他又抬起头,看着全班: “而我们说,这是缺乏市场信号的代价。” 连老师的话,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课堂学生脑子里原本模模糊糊的东西。 虽然现在改革开放了,但是如此明目张胆又张扬尖锐的公开发表思想,对于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们的冲击,无异于平地见海洋,深谷见高山。 “什么是市场经济?是有人种菜、有人买菜,价格靠一根看不见的线牵着,时涨时落。” “而不是上面下指令,非要造十万台拖拉机,不管有没有人用、有没有地能耕,最后堆在仓库锈成一堆废铁。” 连老师似乎完全不给学生们喘气和反应的时间与机会,思想和话语一浪接着一浪的传递而出: “苏联的废铁不是苏联的问题,也不是哪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我们都要回答的问题:” “当资源不再跟随需求,而是听命于错误的信息,它就会变成浪费。” …… “下课!” 伴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教室里的同学仿佛被惊醒,不甘不愿的从连老师的课程中清醒。 不少同学都蜂拥一样的围上讲台,询问着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 陈露阳倒是也想问。 但是他更想知道连老师带来的是什么书。 借着身高,陈露阳5.0的视力猛得一瞅! Enomics:AnIntroductoryAnalysis——PaulA.Samuelson “萨缪尔森经济学。” 陈露阳将书名记下来,扭身就去图书馆了。 很快, 陈露阳就在图书馆里找到了这本书。 跟其他的书籍相比,这些外文书的封皮和纸张要比其他的书籍干净不少。 毕竟大家的英语水平普遍不是很高。 像这种专业性的专业书很少有人看,主要也是看不懂。 不过对于陈露阳来说嘛~ 知识就像是拿一把小小的铲子,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挖挖就挖出来了。 至于那把小小的铲子,就是学校发的专业英语词典了。 陈露阳大概翻了翻,虽然这本专业英语词典算比较全面, 但毕竟是学校自己编辑的词典,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方便学生们的学习,核心词汇多一些。 在涉及的词汇方面涵盖还有点小。 为了保险起见,陈露阳又从图书馆里寻摸了几本厚厚的经济学专业词汇,这才寻了个好位置,埋头苦读起来。 就在陈露阳苦学原文的同时, 其他学生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些嘴甜的,已经找大二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去借笔记和资料了。 只可惜僧多肉少, 那么几本笔记,大家一传二、二传三的互相抄,直到第二堂课前,还有不少人没有抄到。 421寝室 当陈露阳背着书包,从图书馆回到寝室的时候,寝室里的大哥们不是在炕上看书,就是在桌子前面奋笔疾书。 瞧见陈露阳回来了,桌子前的姜峰头都不抬道: “小陈,我还有半页就抄完,抄完你再抄。” 陈露阳好奇凑过去:“抄啥呢?” 姜峰道:“笔记啊!女生寝室管大二的学姐借来的笔记,抄完之后又被咱班同学拿来借,我马上抄完还得还人家呢。” 嚯…… 这笔记是倒了多少手啊? 陈露阳好奇的低头看去。 看着看着,陈露阳乐了。 “这句里"precent"应该是"percent","alitydemanded"错了,应该是"antitydemanded"。是"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化",不是"质量"。” 姜峰笔一停:“啥?” 陈露阳拿起旁边的铅笔在纸上写上了正确的单词。道:“这俩词挺像的,"antity"是数量,"ality"才是质量,咱讲弹性,说的是需求变化的幅度,不是产品好不好。” 这种错误,估计不能是大二的学姐犯的,应该是哪个同学在抄笔记的时候抄写错了单词。 大家新生开学,又着急记笔记,就这么一个错一个的错到了姜峰的笔记本上。 听到这话, 陶润泽、潘玉他们几个人坐不住了。 “哪写错了?我瞅瞅?” 吴德辰趿拉个布鞋,手里拿着一个刚抄完的笔记,跑过来去看。 “这里。” 陈露阳指着笔记本上,看了看又指出另外一个错误。 “还有这句:Priceesticityistheslopeofdemand.” 张栋梁站在旁边纳闷道:“这句没毛病啊?连老师说需求曲线的斜率是弹性来着。” 陈露阳没急着答话,从抽屉里拿出一支铅笔,俯身在那行字底下写了一行更正。 然后一边写一边解释: “你看啊,这个priceesticity,其实是"价格弹性",它真正想衡量的,不是那根线有多陡,而是——当价格变化时,"需求量变化的比例"。” “萨缪尔森书上说得清楚:弹性测的是反应程度,不是几何的斜率。” “你比如说,香烟价格涨一毛,结果买烟的人少一半,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家对价格特别敏感,那弹性就大。但这不是线陡不陡的问题,是"比例"的问题。萨缪尔森原书里写得很清楚: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所以,它不是slope——不是几何意义上的斜率。而应该是Esticity,或者更完整点说是PriceEsticityofDemand。” 旁边潘玉忍不住问:“你咋知道得这么细啊?” 陈露阳羞赧的看了潘玉一眼:“我刚刚在图书馆里翻了点书,看了看原版教材。” 说着,陈露阳从书包里掏出了从图书馆借出来的《经济学》,给大家看了看刚刚自己给姜峰笔记改的英文。 “原版?”潘玉愣了一下,“连老师上课拿的那本英文原版教材?” 瞧着陈露阳点头的模样,姜峰一脸难以置信:“那玩意全是英文!你能看懂?” “也没全懂,理解的时候也有点难。”陈露阳认真开口:“幸亏图书馆里专业词汇字典比较全,要不然不理解术语的话,理解理论还是要费点功夫。” “这不是不难的问题啊兄弟……”吴德辰扶着脑门,看着寝室里岁数最小的陈露阳,忽然有点头皮发麻。 “咱连英汉词典都翻不明白的,你居然能读经济学原著……” 说完,不等陈露阳谦虚, 五个人直接把陈露阳按在了桌子上。 “小陈,帮我们看看还有哪个地方写错了。” 陶润泽一边说,一边给陈露阳扒了俩橘子放手边, “我们不知道原著,哪抄错了你帮我们改改。” “对对对,小陈儿帮我们看看。” 几个大哥前后簇拥的把陈露阳守在中间,半是求情的哄着陈露阳给自己改错。 他们大家都没接触过经济,记的这点笔记全靠上课的记录和高年级的记录。 这要是一个学错了,再影响以后的课业,可就太不值当了。 “那我看看哈。” 陈露阳也不推辞。 他拿起铅笔,翻开《经济学》的原著。 仿佛小老师改作业一样,一边对照原著内容复习,一边将几个人的笔记一个个的圈改起来。 正改着呢,寝室们被敲响。 接着,气象员赵立新推门走了进来:“走啊!说好晚上一起去小树林练外语,咋都不出来呢?” 陈露阳一听,停住批改错误的小铅笔,好奇道:“小树林是啥活动?” 赵立新道:“乐根儿打听到英语系的学生晚上会去小树林练口语,我们寻思晚上去蹭蹭学学……不是,你们干啥呢在这?” “我正要去找你呢!”姜峰揽过赵立新的肩膀,道:“今晚不去练英语了,之前咱们抄的笔记有地方都写错了,小陈儿正给我们改笔记呢!” 赵立新登时严肃起来:“错了?哪错了?” 他怀疑的低头看了看笔记上的内容,又看了看陈露阳改过的笔记解释。 接着,赵立新反手从包里掏出了准备去小树林背诵专业英语词典。 低头一查! “亏了来了!”赵立新说完,马上飞也似的冲了出去。 等他再跑回来的时候,身后跟了一小串,全是经济系(1)班的同学。 陈露阳:……? 陶润泽等人:……? 干什么玩意儿这是? 医疗队大夫罗健民憨厚一笑:“那个啥,我们听立新说,文委在这给大家批改笔记。我们寻思过来一起让文委帮忙改改~” 陈露阳懵了。 这笔记改个一二三四五六个的,他还能应付。 十几个人都来,他还睡不睡觉了?! 电影放映员韩志辉瞧出陈露阳的顾虑,赶紧道:“文委,我们这些人抄的都是同一份笔记。要是哪块写错了,你说出来,我们自己手改。” 郑哲也眯着小眼睛,点头:“对,我们自己改。” 陈露阳:……也行! 瞧见陈露阳答应,一群人登时高高兴兴的挤进屋子。 小胖子郑哲是个不吃亏的。 别看他瞅着胖,但是动作却是相当灵活。 几乎在陈露阳刚答应的瞬间,他一个扭身就抢占了宿舍书桌前的凳子上,一屁股坐在了上面,给自己抢了个方便写字的位置。 其他人腿脚快的,就抢床上坐。 床上没地方的,就站着。 没地方站不进去的,干脆就糊门口。 看着这一屋子人,陈露阳一瞬间有点茫然。 怎么莫名奇妙就变成这样了?! 不过好在连老师只讲了第一章的价格弹性,大家手中的笔记抄的也不多,错误也并不多。 更多的,还是在术语单词抄写上面的错误。 “这个"perfectlyestic"是完全没有弹性。价格一动,需求无限变。而"perfectlyinestic",才是"不管涨跌都买"。” 陈露阳一边说,一边还翻开了《经济学》原著,读出了一连串的英文原文并解释道: “萨缪尔森经济学中的核心定义,就是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的,表示即使价格只增加一点点,需求数量也会下降到零。完全无弹性的需求曲线是垂直的,表示无论价格怎么变动,需求数量都保持不变。” 话没说完,门外面传来一个喊声: “文委,慢点说,没记下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2192/351413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2192/3514133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