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乘风破浪(2)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替嫁妻要逃跑!偏执厉少全球疯找 我和排球哪个更重要? 长路漫漫 [清穿]太子他哥的悠闲生活 修真之魔尊哪里走 魅魔修仙传 跑团之聊斋魔改录 剑鸣,刀铮 重生十八线糊咖,影后马甲炸翻了 我以道种铸永生

心乱的又何止是徐彬一人,在中枢,有很多人的心都乱了,尤其是徐氏的门生故吏,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徐黜、徐恢父子俩会这样。 朝中的派系凝聚,不是说凝聚就能凝聚的。 这是需要核心领导的。 对于徐氏的门生故吏而言,如今他们是以徐黜为主不假,可徐黜终究是上了岁数,保不齐什么时候就撒手不管了。 他们想确保自身权势及地位,肯定是要以徐恢马首是瞻的,毕竟徐恢是当朝国丈,是大司马骠骑将军,只要在这个位置上,那带来的权势及影响是不一样的。 至于说转投别派。 但凡聪明些的,都不会这样做。 官场最忌讳的就是左右逢源。 今日你能为了利选择背叛,那到明日是不是也会再度背叛? 这样的人是不值得信赖的。 处在这样的态势下,徐氏的那些门生故吏,就要面临抉择了,是选择观望,是选择出手,毕竟虞都内外出现的舆情,是不利于徐恢的。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在皇后那边,说徐黜的不是,这都不是做儿子该有的表现,这是德性有缺啊。 这使徐恢处于风口浪尖之下。 “殿下,您可要想清楚了。” 此等态势下,榷关总署。 刘谌表情严肃,在看了眼臧浩后,随即起身对楚徽说道:“御史台弹劾徐恢的奏疏,御前是没有任何表态不假,可朝野间,尤其是中枢层面,对此事是密切关注的。” “在这等情况下,廉政总署要跟着上弹劾奏疏,特别是被抓的那几位,跟庆国公府有密切联系的,咬出的朝中官员,到底是真是假,这都是没有定数的。” “一旦说廉政总署的奏疏呈上了,朝野间势必会因此引起轩然大波,到时廉政总署也好,殿下您也罢,那可都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是啊殿下。” 臧浩紧随其后道:“廉政总署顺藤摸瓜查出的不少,可臣细看下来,有很多还是缺少关键性证据,这不足以给他们定下罪责。” “廉政总署终究是新设的,对于一些事宜做起来还不熟悉,武安驸马说的没错,您即便是要让廉政总署弹劾,最起码把证据再做扎实些才行。” “殿下,只要您持陛下所赐令牌,对锦衣卫下达命令,臣即刻返回锦衣卫,将此事安排下去。” 陛下对这小狐狸是真信任啊。 听到这话,刘谌心底生出感慨。 他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天子会将调遣锦衣卫的令牌,特赐给楚徽。 这代表着什么? 牵扯到一些重大事件,楚徽完全不必顾虑别的,更无需向御前特别请奏,可直接向锦衣卫下达命令。 甚至是抓一些人也不是不行。 这还是自锦衣卫筹设以来,除了天子以外,第一位有此特权及殊荣的,这在以前,刘谌是想都不敢想。 哪怕楚徽是天子养大的,是皇室宗藩所在,但是没有这块令牌,他是万不能对锦衣卫有任何调遣的。 可有了以后,就不一样了。 臧浩的态度就说明一切了。 有这个东西,跟没这个东西,臧浩作为锦衣卫指挥使,拎的比谁都要清楚。 “看,你们又急。” 楚徽撩撩袍袖,向前探身,笑着看向二人,“起风波就起风波嘛,眼下虞都也好,京畿也罢,最不缺的就是风波跟影响了。” 嗯? 一听这话,二人愣住了。 “锦衣卫是很强,但大虞只靠一个锦衣卫?” 楚徽收敛笑意,直勾勾的盯向臧浩,“眼下锦衣卫的主要职责,就是把藏在暗处搅动风雨的给摸查清楚,至于朝堂之上的,有御史台,有廉政总署,这就足够的。” “对于一些关键证据,廉政总署是还没有掌握,可压力也是动力嘛,真要是查出什么,那是廉政总署该有的考验,但要是该查的没查出来,那这廉政总署就该换些人了。” “锦衣卫初设时,是有陛下掌握着大局不假,但是具体的事宜,还是你们去直面的,那个时候承受的压力与担子,你们靠谁去分担了?不还是自己吗?” “没有最初时的那些,锦衣卫会有今日之变?” 明白了。 臧浩一听这话,彻底知道怎么回事了。 这是要给廉政总署的人,尤其是那批官员,一次有针对性的考验与磨砺啊。 这要是做不好,那就不适合待在廉政总署。 廉政总署,不是说你进去了,一切就都高枕无忧了,那是要拿出切实政绩的,是要对吏治整饬有帮助的。 如果办不到,即便是天子门生又如何。 哪里来的,就到哪里去。 一旦这种局势出现,那就代表着此生仕途无望。 “还有姑父。” 在臧浩思绪万千之际,楚徽看向刘谌,“廉政总署这只是个开始,榷关总署这边,您也要根据情况,把掌握的一些实况,以弹劾奏疏的形式呈递御前。” “这个时机您自己把握。” “现在朝野间的趋势,看似跟因边榷竞拍所起风波,是处于不对等,是处在割裂境遇下的,可实际上在私下却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等是一直在跟着的,别人可以不清楚,但我等可不能不清楚,挖出藏在暗处的这帮家伙,是必须要做到的事。” “廉政总署,锦衣卫,榷关总署,在今下这种境遇,是有着各自的职责与担子的,必须要扛好才行,无论如何都要把他们挖出来才行!!” 去了一趟御前,楚徽对于徐黜这个人,到底想干什么,已经不关心了,他爱干什么干什么。 甚至在这期间,又有别的人做些什么,继而搅动着局势变化,那也不是他要去操心的。 他所要操心的,是紧密围绕这股不正常的风潮,在他职权之内,还有臧浩,刘谌职权之内,怎样把藏在暗处的都给揪出来。 因为楚徽明白一点,在这朝堂之上,还有别的大臣,在等待着时机出手呢。 与其考虑的太多,导致瞻前顾后,不敢轻易下决断,倒不如在自己职权内,把该做的都做好。 毕竟在他上面,还有他的皇兄掌握全局呢。 …… 同一时间下,自御苑摆驾归大兴殿。 “陛下,皇后娘娘求见。” 李忠低垂着脑袋,走进了大殿,对伏案忙碌的天子作揖拜道:“国舅也来了。” 楚凌所持御笔有所停顿,眉头微蹙起来。 对于今下的朝局变幻,楚凌是心知肚明的。 暴鸢的弹劾奏疏,楚凌看了,可也没有任何表态,同样也没有留中。 这也使朝中对此议论纷纷。 “宣吧。” 楚凌放下奏疏,看向李忠道。 “奴婢遵旨。” 李忠立时作揖拜道。 作为御前的大太监,李忠知晓的是很多的,但今夕已非往日,有很多事,并非是他能够去插手的。 找刺激的事,李忠是断不会做的。 对于皇后的到来,李忠是一点不奇怪的。 外朝疯传的消息,牵扯到了后宫,给人的感觉,这消息好似是从内廷传出的,可实际上李忠暗查了一圈,这并非是从内廷传出的。 这就有意思了。 不是内廷传出的,那就是当事人传的。 徐恢,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说跟徐黜有什么关系? 这父子俩如此坑算皇后,又是什么意思? 很多想法与疑问,在李忠的心头生出,但关于这些,李忠却没有讲出来。 “臣妾拜见陛下!” “臣拜见陛下!” 不多时,徐云、徐彬走进殿内,向御前行礼道。 “免礼吧。” 楚凌露出笑意,看向二人道:“给皇后赐座。” “谢陛下。” 徐云微微低首。 不过那一闪而逝的愁容,楚凌还是看到了,联想到近来发生的种种,徐云的心情怎样,楚凌又如何不知。 “黑了,也壮实了。” 楚凌打量着徐彬,言语间透着欣慰,“成国公上过几封奏疏,提及南军的编练操演,其中对一些人,是夸赞的。” “朕当初还有些顾虑,叫你派至南军任职,会不会丢皇后的脸,如今看来,你的表现是不错的,没有丢皇后的脸,更没有丢你自己的脸。” 坐下的徐云,看向自家兄长,别看脸上没有变化,可却也心安了不少。 “这都是臣份内之职。” 在帝后的注视下,徐彬毕恭毕敬作揖道:“幸得陛下信赖,臣才得以到南军历练,以此赶上我朝对北虏征伐。” “那次征伐,叫臣看到了与很多人的差距。” “臣在北伐一役表现并不抢眼,但陛下仍对臣有赏赐,甚至对臣晋升军职,臣这心里是诚惶诚恐的,臣唯恐辜负陛下这份厚望与期许,在南军就任左翼武骧校尉期间,唯有以身作则,苦练杀敌本事!!” 沉稳了。 成熟了。 听到这话,楚凌生出感慨,看向徐彬的眼神有了变化。 眼下的徐彬,跟先前的比起来,变化是很大的。 先前那叫拒人**里之外,是装出来的冷漠,这不能叫做成熟稳重。 但现在不一样了。 人的变化,是能通过举止言谈看出来的。 “皇后,朕记得国舅还没定亲吧?” 想到这里,楚凌看向徐云道。 “是的,陛下。” 徐云微微低首道:“臣妾兄长至今没有定亲。” 这也是徐黜这老狐狸有意为之的。 楚凌双眼微眯,他算是彻底笃定了一点。 不管徐黜、徐恢怎样想的,这大概率就是要舍大保小了。 只是要怎样做,才能解开他心中的疙瘩,这就要看后续会发生些什么了。 “陛下,臣这次来,是请罪的。” 在楚凌思虑之际,徐彬却跪倒在地上。 徐云紧张起来。 “这是何意?” 楚凌露出不解道。 “因为朝野间发生的一些事,使得臣在休沐归府期间,在臣祖母暂居府邸外,聚集了不少想拜访的人。” 徐彬没有迟疑,叩首向楚凌如实禀道:“对他们的来意,臣不清楚,但为了不影响祖母静养,臣就命府上的人,将这些人的拜帖,还有所送之物都收下了。” “臣……” 楚凌面无表情的听着。 徐云、徐彬的祖母崔氏病重卧床了。 这件事,楚凌先前没留意。 至少有半年了,起初还是小病,可近来一个多月严重了。 楚凌留意到,还是近段时日。 为何留意到,这跟徐黜觐见有关。 “臣知臣之举,会在朝野间引起一些风波。” 在楚凌思虑之际,徐彬继续道:“可臣也是这次休沐回府,才知祖母病重的,先前是祖母严令府上的下人,不准将此事告知皇后,告知臣,臣……” 讲到这里时,徐彬眼眶微红起来。 徐云脑袋低垂。 对她那个祖母,徐云是没有太多感情的,因为她那位祖母,先前对她并不重视,甚至是很严厉。 不过在天子面前,这些家丑是不能宣扬出来的。 “你做的没错。” 楚凌声音低沉道:“祖母病重,要是叫一些别有用心之辈,影响到静养,那你这做孙辈的,是不够格的。” “陛下,这是因朝野生变,而跑来想见臣的名单。” 徐彬掏出一份奏疏,叩首举起,“臣是大虞之臣,陛下之臣,臣今下在南军任职,可他们却因一些事私下找臣,臣虽不知他们到底何意,但也知他们定有算计!!” 徐黜啊徐黜,你的心真是够狠的。 看到这一幕时,楚凌双眼微眯起来。 “回南军吧。” 楚凌沉吟刹那,没有看李忠递来的奏疏,而是看向徐彬道:“朕会派御医,前去崔府,想要你祖母的病症尽快好,你在崔府,除了会引事端外,再无别的好处。” “臣叩谢天恩!!” 徐彬没有任何迟疑,朝御前作揖拜道。 徐彬的态度,楚凌看到了,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徐黜妄图想通过这些,就想将自己心头的疙瘩解开,不是那么容易的。 简单的死,无法让这件事过去。 徐黜还要做更多,这才能叫楚凌改变些想法,至于说重用徐彬,这在楚凌看来,如果其表现得够好,这也不是不行,当然其心表不一,楚凌不介意把事一举做下!!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3213/352580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3213/3525805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