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 第一百二十三章 鱼龙混杂(1)

第一百二十三章 鱼龙混杂(1)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万人嫌杀疯职场后,父子火葬场了! 长生:从大周神朝开始 完美世界:开局重瞳女捡漏不灭经 奥特乙女:我成了奥特曼的白月光 天龙出狱 极道剑尊 篮球从呼吸法开始 九岁太爷,回村主持族祭大典 [娱乐圈]卷王学霸C位出道 穿成瞎残猎户的官配妻靠养崽逆袭

宣课司的发展及增扩,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这期间更有无休止的博弈与交锋,对此楚凌是丝毫不急的。 按楚凌所想,用五年的时间使得商税,货税,铺税,牙契税,门税,车船税,钞关等税种,在宣课司的统筹之下,自中枢至地方,形成层级明确的征税体系,使税政趋于规范,使天下知道该如何缴税。 而五年之期,对于楚凌而言,不过是一个初步的规划。他深知税制改革牵涉甚广,阻力难免,需以极大的耐心与智慧去化解各方矛盾。 这五年的任务是极为艰巨的。 既要跟地方势力周旋,又要平衡各方,最重要的一点,是宣课司的队伍建设,这是需要很多人手的。 如果连人手都不够,如何能将上述诸税征收上来? 这不现实,也不可能。 可以预见的,执掌宣课司的萧靖,真要能按自己的设想部署,那他所遇压力及抨击是极大的,甚至算计、陷害都是会有的。 萧靖要是能办成这些,则在下一个五年,楚凌会将一项重要事宜,在宣课司的构架下推动起来。 武装税警!! 征税是不容有任何闪失的,必须有强有力的存在作为后盾,武装征税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 对内征收诸税的宣课司,要有直属武装税警。 对外征收榷税的榷关总署,也要有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 有了这两支武装力量,征税便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了最实际的保障,不惧怕任何的阴谋诡计。 有想法,要反抗,可以啊。 那就看是你的脖子硬,还是我的刀快。 真到了这一步,楚凌就要考虑更多了,一个是将涉税有司摘出来,不再受制于地方衙门的掣肘;一个则是推动税法的修订,让税法成为真正的铁律;一个是要有对应的监察体系,除了内部监察外,还要有强有力的外部监察,以确保涉税有司不会烂掉! "这没有个几十年的不断调改,恐难见到独立完整的涉税体系啊。"也是想到这里,楚凌心底生出了感慨。 对于涉内的统御及治理,楚凌是有一整套谋划及部署的,除了涉税方面,还有内政,监察,司法,教育等层面,他准备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将单一的文官群体,给细分为对应的群体,让每个群体各司其职,互不掣肘,又彼此制衡。 专业的事,就该交由专业的人。 而不是说,随便一个人,因为一些什么就晋升到一个位置,这既是对权力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社稷的不负责任。 真等到推行至这一地步,楚凌将会明确一条铁律,是任何人都必须要遵守的,即跨层面调任是绝不允许的。 你是学官,那就只能是学官,不准转到别的体系下。 楚凌知道这可能会埋没一些人才,可为了社稷长远安定,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秩序才行,脱离了这一点,做任何事都将没有意义。 只有将这一步做到,方能从中枢到地方,明确官员的规模,吏员的规模,以防止出现冗官冗员的积弊。 同样的道理,涉及军队的改革,是会在同期进行的,楚凌早已有了全盘考虑。 为什么楚凌要推动科贡改革,要拖动军队改革,这一个抓着的是人事权,一个抓的是枪杆子,再配合上楚凌谋划的集约型手工制造业,一旦该是能够做成,则楚凌就有了稳定收入的钱袋子。 如此,楚凌何惧之有? 哪怕在这过程,不管是对外,亦或是对内,真遇到什么棘手难题,楚凌也有足够底气去直面。 而等到楚凌所谋的种种,逐一在大虞推动并落地生根,楚凌都难以预料那时的大虞,将会是何其的强盛!! “长寿,你那边呢?” 问罢黄龙探查的,楚凌看向了楚徽,“只怕广源牙行,你没有去吧?”讲到这里时,楚凌露出一抹笑意。 黄龙露出疑惑之色。 反倒是楚徽,听到自家皇兄所言,露出讪讪的笑意来。 “还是皇兄了解臣弟。” 在笑之下,楚徽这才道:“臣弟不止没去广源牙行,在药厂镇那几家名气大,有来头的牙行,臣弟都没有去。” 对此,楚凌没有说什么。 他知楚徽为何这样做。 想要打探到想要的情报,就必须要走不寻常的路,名气大,有来头,那就意味着做事时会有所保留,反倒是处在竞争激烈的梯队,往往会为了争取到利益,会尽可能的满足一切需求的。 “这药厂镇的药行药号,有来头的可不少啊。”见自家皇兄不言,楚徽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截了当的道出。 “据臣弟去的几家牙行所探,就处在最上层的那七家,不是跟朝中高官有关,就与虞都显贵相关,最离奇的,皇兄知道吗?” 讲到这里时,楚徽还是没有忍住,不自觉的就卖起关子了。 “朕该知道什么?” 楚凌忍不住笑骂道。 “最离奇的,在这七家之中,可能有与宗藩有关的。”讲这句话时,楚徽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这不可能吧。” 一旁的黄龙听后,立时就道,“宗藩都在天子脚下,他们怎么……” “没有什么事不可能的。” 不等黄龙讲完,楚凌就出言打断,“他们根本就不用出面,只需动动嘴皮子,自有门人去操办这些。” 黄龙眉头紧皱起来。 “别的,臣弟还能接受,但是这宗藩,臣弟就有些接受不了了。”楚徽继续道:“在得知此事时,皇兄知道臣弟在想什么吗?” “一个药厂镇尚且是这样,那其他市镇呢?” 楚凌不假思索的说道:“如果他们借着市镇之便,在暗中赚取到大批银钱,到时真要做些什么,如在朝中收买人心,这会带来极大的隐患。” “皇兄英明。” 楚徽当即道:“真要是这样的话,就不说他们暗中操控朝局了,就说对宗正寺这边,将会闹出不少的事来。” “此事要严查。” 楚凌看向楚徽,表情正色道:“等到这次微服私访结束,长寿去锦衣卫统筹此事,朕要知道,在都的那帮宗藩,到底还有多少事是瞒着朕的。” “臣弟遵旨!” 楚徽当即躬身应命。 对有些群体,再怎样谨慎提防都不为过,在没有真正震慑住他们前,楚凌绝不允许有任何纰漏出现。 对楚徽的忠诚,楚凌是一点都不多想的。 如果真到了哪一天,他自己养大的亲弟弟,背着自己做了什么,那便只能说明一点,这世上值得信赖的就没有了。 "看来宗正寺内要组建的监察机构,必须要尽快提上议程了。"而在想这件事之际,楚凌联想到别的。 对宗藩,不能简单粗暴的处置。 这闹不好是会影响到基本盘的。 楚凌必须承认一点,眼下的宗藩群体,是构成皇权的基本盘之一,哪怕在其中有很多是不省心的。 毕竟看待问题,不能只从一个视角去看。 站在他的视角,宗藩是要整顿的,是要制约的,是要震慑的。 可站在其他群体的角度,这些宗藩是跟天子最亲近的,是血脉至亲,是皇权天然的拥护者,如果楚凌不由分说的,就把这些有血脉联系的给除掉了,那更多的所想,不是天子大义灭亲,而是别的。 也是这样,楚凌才叫楚徽管着宗正寺,好一步步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而在这一过程中,宗正寺需要有藏在暗处的监察队伍,这只限于对宗藩群体,不能对外有所逸散。 不可能说,遇到些事情,就寻求中枢有司的协助,一次两次可以,时间长了,也是会有各种问题的。 “除此以外,臣弟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解决了此事后,楚徽继续讲明自己所探查到的。 “即在药厂镇治下的药行药号中,还有牙行中,可能有几家似与宣课司里的官吏,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这件事,还是臣弟无意间碰到的,所以就派郭煌去暗中摸查了一番,只不过这时间太过仓促了些,所以也只是有可能。” 楚凌的脸色立时冷了下来。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而非是可能的话,那臣弟就在想一件事,在药厂镇的镇署中,是否也存有类似的现象?” 楚徽继续道:“皇兄,这可不是小事啊,一个药厂镇镇署,是管着这治下的人和一应产业的,宣课司是负责征收诸税的。” “这要是在两个有司中,真的有这样的群体,那他们在暗地里是否有联系?真要有的话,那……” 讲到这里时,楚徽识趣的闭上了嘴。 这代表着什么,他比谁都要清楚。 就廉政总署此前抓的那些贪官污吏,楚徽是看过他们供述的罪状的,这其中有不少,就是从小恩小惠开始的,到后来即便想收都收不住了。 “这就是朕要微服私访的目的之一。” 楚凌声音低沉道:“中枢管的再好,但要是地方,没有因为中枢出现的改变而改变,那对大虞而言,等于什么都没有变。” “朕本以为在中枢做的事够多了,足以叫一些人被震慑住,不敢轻易的去突破底线。” “可现在看来,还是朕把事情给想简单了。” “有道是真金不怕火炼,既然有这样的苗头,那就查一查,看看到底是有是无,来人啊!!” 楚凌的声音立时高涨起来。 紧闭的堂门被推开,一人低首走了进来。 “给臧浩传旨,叫他抽调人手,给朕查京畿道治下诸市镇!!”楚凌看向那人,语气冷冷道。 “臣遵旨。” 那人立时拜道,随即便退了下去。 楚徽、黄龙相视一眼没有多说别的。 这样的事,没有最好。 可要真是有,那事儿就大了。 毕竟这还是在距虞都很近的地方,那要是距离远的话,又将会是怎样的情况? 看待问题不能只看眼前,更要往深远的去想。 宣课司,可不止在京畿道有,在与之临近的道府县也有一些,他们是商税谋改的推动群体。 如果在这过程中,他们在暗中做些什么,而中枢却不知晓丝毫,这带来的危害可就大了。 宣课司是这样,那榷关总署呢? 是,执掌榷关总署的,是刘谌。 但这并不代表其一定知晓所有啊。 这就是改革最难的地方。 在对应改革的推行及执行群体中,其中就会有一些背地里做些什么的,他们利用职权之便,行苟且之事,暗中勾结,关键是这还极难察觉。这些人在表面上会表现出对改革的全力支持,甚至在公开场合大谈特谈,然而在背地里却去做些别的。 为什么历朝历代的改革多以失败落下帷幕? 除了有反对派,守旧派的围追堵截外,还有内部可能出现的转变派,这些人往往披着改革支持者的外衣,实则以改革之名,行私利之实,如果在这期间,内部或外部再出现别的状况,一旦堆积到一定境遇,那么势必会爆发出来,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时间不早了,都早些休息吧。” 楚凌撩袍起身,对二人说道。 “是。” 楚徽、黄龙相视一眼,当即起身应道。 对于楚凌的反应,二人生出各异思绪,楚徽心下微沉,先前他就知自家皇兄的不易,毕竟要做的事太多了,千头万绪下,这做起来是很难的。 而如今看来,这种难,不仅仅来自外界,更来自内部。 黄龙则眉头微蹙,心绪复杂。他虽早已知晓朝堂险恶,但未曾想到,竟连改革内部也可能藏有隐患。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天子遇到的挑战就更大了。 看似安稳的大势,实则却是藏着很多不易察觉的暗涌,如果在此期间,敢有丝毫的松懈,势必会引发大麻烦的。 二人所想的,楚凌并不知晓,眼下的他需要做的,是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实际情况,不叫他发起的这场改革,从初期阶段就走偏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到了后续,只会越来越难得,毕竟深水区往往是最为凶险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3213/352929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3213/3529291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