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鱼龙混杂(2)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傲世狂仙 西游:从小鲤鱼吞噬进化成圣 三分野 穿到咒术界,她成了五条悟短命白月光 新婚夜,植物人老公被我撩醒了! 神剑无敌 高维时空 都市:修仙十年,归来无敌 半岛,那男人真帅 闪闪能力差?我反手一个光速踢
改革这一条路,有负重前行的先驱者,就有精于算计的利己派,在利益面前,他们会无所不用其极。
对于这样的事,楚凌不会影响自己。
清楚自己想要的,剩下的就是去做。
他从不期待所有人都能理解自己的抉择及想法,与其为这些劳心费神,倒不如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
名声,楚凌已不在意。
他只知一点,只要这条路他走通了,自会有人去做些什么的,再者言,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他又何必做本末倒置之事?
“哒哒…”
宽阔的大道上,马蹄声打破了平静。
在一辆车驾内,淡淡香气萦绕鼻尖,徐云一手托腮,静静的看着聚精会神的楚凌,一时竟有些失神。
阳光透过车帘的缝隙洒进来,落在楚凌那微蹙的眉间,那一瞬间,徐云忽然觉得有些心疼。
细想下来。
自家夫君承受着很多,代表江山社稷的万钧重担压在肩上,这到底有多累,外人是不知晓的。
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后宫要处置的各种事宜,会让她有时感到疲惫与心累,甚至有时还会心烦。
徐云垂下眼帘,掩住眸中的情绪。
“心情不好吗?”
“没,没有。”
突然响起的声音,让徐云从思绪下回过神,在想到了什么,徐云忙开口道,眼眸微抬看向楚凌。
“来。”
楚凌露出一抹笑意,伸手对徐云说道。
“嗯。”
徐云轻声应了一声,玉颊微红的挪动过去。
楚凌轻轻将她揽入怀中,感受到她微微的颤抖,淡淡香气在鼻尖环绕,这叫楚凌低首贴着徐云秀发。
“有没有怨我?”
楚凌笑道:“明明都微服私访了,还对长寿说过,别动不动将心思放在政务上,可到了我这里……”
“没有。”
徐云依偎在楚凌怀中,“夫君微服私访,就是要看看真实状况,看到想看的,肯定是要有所动的。”
“是啊。”
楚凌轻叹一声,一手轻抚着徐云的发丝,言语间的感慨是不加遮掩的,“这才去了一地,想看到的,不想看的,全都看到了,这还是离虞都很近的地方,都出现些我预想过,但却没想到会这般快发生的事。”
“这要是距离远的话,还不知会怎样呢。”
在药厂镇的所见所闻,让楚凌是有很多感触及想法的,这也让他想了很多,为此他要整理些所想,认真思考哪些是可以改进的,哪些是需要震慑的,这些会跟接下来去的地方,在看到对应的真实状况,继而产生新的感悟及想法,完成较为全面的汇总及梳理后,再有针对性的推动下去。
改革就是这样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人或事,都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有着对应的改变及调整。
找到适合的路,这是不容易的。
相较于楚凌他们所聊,楚徽、黄龙所在车驾,气氛就显得轻松不少。
“要说京畿道刺史宋纪,能力是真不俗啊。”
撩起车帘,看着车驾外的大道,每隔数十步就栽种有树木,楚徽有些感慨道:“谁能相信,眼前这大道,是近两载才修建起来的。”
“京畿道治下散布的十几处市镇,就不提各自治下存有的状况,就说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便能将从事诸业的商贾聚集起来,以形成规模不小的行当,这大道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殿下说的不错。”
黄龙点头附和,目光也落在车帘外的大道上,语气中带着几分钦佩:“臣记得当初从北疆归都时,是经过数段破损不堪的官道,其中就有眼前这条大道,这才过去多久,居然就焕然一新了。”
“殿下或许不知,在归都的途中,羽林中有不少人聊及此事,甚至还打过赌,臣要是将此事带回去,不知要有多少人赔不少钱。”
“呵呵…”
楚徽听后笑了起来。
“宋纪挺不容易的。”
笑过之余,楚徽继续道:“京畿道事务繁杂,各种事情无不千头万绪,自宋纪出任京畿道刺史来,这骂名就没有停过。”
“只是这些骂名,有太多是别有用心的。”
“可即便是这样,宋纪依旧能扛着很大压力,将各项事宜都给梳理出来,推动起来。”
“就这大道啊,看起来是将一众市镇连起来就行了,实则并非这样,这其中还有道城、府城、县城要涉及,甚至临近京畿道的道府县,还有部分也要考虑在内,如此才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
黄龙点了点头。
自从率部参与北伐,在经历了很多事后,黄龙对很多事都有了新的认识。
难做的从不是事,而是人。
在过去,黄龙是有所感悟,但那深度是不够的。
很多时候想要把事给做成了,需要先将人给摆平了,如果不能摆平的话,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会有人在背后做些什么。
这对他们不算什么,但却会坏了自己的大事。
关键是你想质询,都没有合适的理由。
毕竟人是按规矩办事的。
就说眼前的大道整饬,这其中涉及到规划、协调、施工、监督等层面,本身就是极复杂的了,这还仅限于京畿道内部的诸多府县,若没有足够的手段,单是协调这一关,就足以让事情搁置下来。
更何况还要和相邻道府打交道,这里面的牵扯就更复杂了。
你是官职高,但你是京畿道刺史,相邻道府县的官员,就未必会买你的账,毕竟做好了,赚取功绩政绩的是你,他们什么都捞不着,可要是办砸了,因为这件事闹出什么是非来,一旦叫中枢知晓了,那必然是会打下板子的。
所以,这件事真正难办的地方,并不在修路本身,而是在如何让各方力量达成共识。
官场上奉行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没有足够的手段和智慧,单凭一腔热血是难以成事的。
就这还仅是宋纪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在京畿道治下还有很多难题,此外还有中枢之动下,必然会下沉到京畿道这边的,宋纪全都要考虑到,兼顾到才行。
京畿道刺史是天下第一刺史不假,是掌握着极重的权势,同时有着极高的政治地位及待遇,可这位置却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坐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3213/352935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3213/3529353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