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国之徐州枭雄 > 第5章陶子合当世俊杰

第5章陶子合当世俊杰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武道种田,从赶山开始 天罚神尊 这个导演出圈了 星辰万千遇你皆暗 从DNF关服开始当神豪 春光难惹 我都快成神了,你把我踢出队伍? 咬一口苹果 我在妖兽世界有具分身 乔小姐别嫁人,慕总甘为裙下臣

“先生谬赞了!”陶应立刻起身,给这名文士行了一礼,“不知先生是……” 他虽然不认识这几个人,但可以肯定,都是名人。 今天能在大将军府出入,除了朝廷的官员,肯定是当世名士。 “子合,这位便是南阳名士何颙何伯求先生,你既知他赞我叔父为王佐之才,却不识得何伯求先生!”荀攸介绍道。 “原来是伯求先生,失敬,失敬!”陶应再次行礼。 “不敢,不敢!”何颙也拱了拱手,毕竟他现在已经辞官,而陶应是长水校尉,礼不可废,“我空有学识,却无子合之志也!” “伯求,你素有识人之才,今日不妨评一评子合!”另一位文士笑着对何颙说。 “公业,此言差矣,今日有文休和子将在,我又岂能班门弄斧啊?” 陶应一下子明白了,被称为“公业”的人是郑泰,何进推荐其为尚书侍郎,但因看不惯朝堂的腐败,弃官。 而旁边的另外两个文士,则是在汝南办月旦评而出名的许劭(字子将)和许靖(字文休)。 后世人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其实这是许劭给出的评价。 《后汉书》记载说曹操年轻的时候,曾经置办厚礼,很谦逊的求许劭为他看相,许劭看不起曹操,因为曹操是阉宦之后,不肯说,结果曹操直接把剑搭在了许劭的脖子上。 许劭不得已就说:“你是清平之世的能臣,乱世中的英雄。”曹操听完之后,就高兴的走了。 《资治通鉴》和《三国志》对此都有记载,只不过稍稍有些出入,但大体意思相同,无论是奸雄,还是枭雄,其实都可以称作英雄。 听到大家要让许劭来评价陶应,许多人都过来了,包括曹操。 只不过许劭看曹操的脸色并不好,毕竟曹操用剑逼过他,那就是对他的侮辱。 但曹操对此并不在意意,他非常满意许劭对自己的评价。 “下马可安民,上马可平乱,文韬武略,当世俊杰!”许劭缓缓的说道。 “子将先生谬赞了!”陶应赶紧行礼。 现在陶应需要名声,但不能太过,猥琐发展是正道。 当然对于这样的评价,各人心里都有看法。 但有一点,那就是陶应将来的仕途不会差。 毕竟是文武双全,小小年纪,便立下许多战功,被陛下封为长水校尉,而父亲陶谦又刚刚封侯,将来的发展,能差吗? 袁绍表面带着微笑,但心里却不以为然。 而袁术的不服气已经写在脸上了。 他是袁家的嫡子,根本就看不起像陶应这样的小官宦子弟。 许劭的月旦评他也不屑一顾。 何颙,他更是非常反感。 因此对陶应就没有半点好印象了。 何进似乎感觉到,他把陶应给忽略了。 其实请陶应过来,完全是看在陶谦的面子上,因为张温对陶谦很是赏识。 如果没有这样的关系,他哪里会想到陶应。 不过现在他觉得,自己似乎应该重视一下了,毕竟能够让许劭、何颙欣赏的人,没有普通的。 众人离开之后,何进专门把陶应留了下来。 “不知大将军留末将有何吩咐?” “子合,黄巾余孽郭太、杨奉,聚集匪兵上万,在河东郡白波谷一带,以前丁原的大军屯于周边,他们不敢妄动,如今丁原北上雁门,郭太、杨奉恐成为帝都之隐患,陛下打算派蹇硕领兵,恩威并重,迫使其降。然蹇硕乃一阉宦,如何懂兵?子合文武双全又身经百战,不知可否担此重任?” “大将军之令,末将万死不辞!”听完何进这番话之后,陶应没有任何犹豫,大声说道。 “好,好,果然是当世才俊陶子合!”何进一看陶应答应的这么爽快,也非常高兴。 这件事他发愁,但是陶应太清楚了。 本来是陛下刘宏让何进出兵,而何进又推举西园校尉蹇硕。 西园军是刘宏专门为保护自己,或者说是保护他的儿子和皇权设立的,又岂能轻易派去剿匪。 后来还是张扬和张辽前去,劝说郭太、杨奉,接受了朝廷招安。 此时的张辽和张扬都是上军校尉蹇硕的麾下将领,功劳自然记在了蹇硕的头上。 皇帝一高兴,蹇硕的权力越来越大,而何进的兵权也就慢慢缩小了。 陶应之所以毫不含糊的接受这个命令,一是因为他清楚,此时的郭太杨奉,是盼望朝廷招安,他们很有眼光,黄巾根本就没有出路,这份功劳简直躺着就能挣来。 而更重要的是,陶应知道,杨奉手下有一员良将,徐晃,那可是被曹操称为有周亚夫之风的。 现在自己最缺的就是良将啊!没有将领,将来怎么打天下。 陶府在洛阳城绝对是一个小门小户,尽管陶谦已经封侯了,可是天子脚下,你才真正知道,你的官有多小。 不过,自从大将军何进给儿子办了满月宴之后,这陶府可就热闹起来。 因为大家都知道,陶恭祖生了一个好儿子,文韬武略,当世俊杰。 这可是许劭的评价,许劭看人,什么时候有错。 而陶应说的那些富有哲理的话,也都传播开了。 当得知陶应还没有婚配的时候,媒婆也就上门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让陶应率领麾下三千兵马,前去征讨白波谷黄巾余孽郭太杨奉。 这一下陶谦有些急了,郭太、杨奉麾下可有上万兵马,就算他们是黄巾余孽,战力很低,可人数太多了。 儿子就带三千兵马去,那不是羊入虎口吗? 更着急的是陶应的母亲甘氏,她哭哭啼啼的,让陶谦一定要想办法,不能让儿子去,去就是送死啊! 陶谦能想什么办法,圣旨都下了,还能改? 但被夫人闹得没办法,直接去军营找儿子。 “父亲,您怎么来了?” “我要是不来,怕是再也见不到你了!”陶谦怒气冲冲的说。 “父亲,您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不是好好的吗?”陶应已经猜到了原因。 “现在好好的,过段时间,还会好吗?” “父亲是担心孩儿兵败?” “岂止是担心,三千兵士,就去攻打白波谷,你也不是没打过仗,这能有几分胜算?人家的兵马是你几倍,而且又占地利优势,郭太、杨奉、韩暹、李乐、胡才,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匪,你不是去送死吗?大将军给你命令的时候,你难道就不提点要求?就不知道要兵?要将?现在陛下的圣旨都下了,还有什么办法呀?”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4973/306877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4973/3068774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