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委任钦差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闪婚契约:慕爷,今天打脸吗 冰山美人的贴身保镖 驭宠 这倒霉太棒了 浪迹仙武诸天 纨绔魔帝重回都市 奥特搞事日常 重筑2005 巫者逆天 伴生魂旅

皇帝的眼中充满了严厉,让整个屋子里的温度,都瞬间下降了两度。 甘林背后吓出了一身冷汗。无他,觐见皇上,他怎么可能带着武器?眼前这个人只要一句话,旁边的额尔赫那手起刀落,一切就都结束了。 他小心地寻找着措辞:“陛下心系三万万华夏苍生百姓,昼夜不怠,草民万分感佩。草民一心只愿为陛下分忧,亦不愿看到我华夏文明,如同北美的印第安人一般,泯灭于殖民者的铁蹄之下。圣上若是能审时度势,必将获得黎民百姓们的爱戴,不负英武的列祖列宗。” 皇帝脸上表情一动,低头沉默了良久,这才说道:“愿望虽好,然擅改祖制,恐会生乱。” 甘林心下一松,才知道刚才皇上那一下子,是为了看他有没有其他的心思。他明白眼前这个嘉庆皇帝,不管放在前朝哪个时期,都能成为一代明君,怪只怪他从老爹那里,继承了一个烂摊子,以及时局的变化速度,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已。 他急忙回答:“如今我大清内外交困,究其根本原因,其实是落后的生产力,已经不能满足我大清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工业化的目的,首要便在于使全国人民吃饱饭,实现内需供应充足。” “哦?朕也希望如此,可这个目标又谈何容易?”皇帝感叹一句,“我大清国方圆数万里江山,有三万万之多的人口,户部每年拿出的银两,连支付官员的俸禄都不够,何来三万万百姓一同吃饱?” “我华夏大地,何止能供养三万万人?就算再翻三倍,也完全足够。这些具体的内容,在下都写在了治国九策里,目下,若是圣上允许,请赐给在下五年时间,以及珠江口附近的一片岛屿。若是在下完不成任务,所有责任由在下一力承担,若是在下任务完成,陛下就可以将这些方式推广全国。大清国必然中兴,陛下也将是位中兴之主。” “这些内容,你那100多封信,倒也多有提及,不过朕还想知道,你这么做有何目的?” “陛下容禀,当今世界,已经渐渐由陆权时代,开始慢慢向海权时代转化。在下提出的造福民生的战略,一定需要海洋贸易作依托,这样才能将工业时代强大的产能,尽快地消化出去,也能将世界各地足够的资源,全都运进我大清。如今在欧洲,英国、法国等国家,都已经意识到了这点,他们已经发展出了强大的海军,在下认为,我大清在这一点上,应当效法欧洲。并且,趁着现在欧洲人内战,自顾不暇之际,全力发展才是上策。” 甘林说完,又从包里拿出一张"岛链图",向皇帝讲明自己的大海权战略。 “第一步,建立一个北起海参崴,南到海南岛的近海防御体系。” “第二步,经略南洋,取得马六甲海峡、以及香料群岛的控制权,夺取欧洲商人的香料路线,威慑东印度公司。” “第三步,东出太平洋,占据夏威夷,与美洲西海岸联系。” “第四步,南下夺取澳州的资源,将整个太平洋包在手里,将我们的产品卖出去,然后将他们的工业原材料都进口过来。最重要的,是决不能让欧洲人再继续吸血,美洲原住民与我等,祖先本是同宗,而且很多人都与欧洲人有仇,这是一支我们可以善用的力量。” “第五步,西出马六甲,赶出英国东印度公司,然后占据波斯湾,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只要拿下波斯湾,我们就能彻底掌握全球争霸的主动权!” “届时,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源流入我大清,三万万臣民,就不愁吃不饱饭了,甚至当年唐宋时期极繁华的场景,亦会在华夏土地上再现。以至于四海臣服,万国来朝,我华夏必能成为世界之极。这也是在下一直以来,最大的愿景。” 皇帝眉头紧锁,一声不吭。甘林这五步海权计划,是在他写了很多论证海权的书信之后,向皇帝第一次提出具体的施行步骤,而且,重点提到了波斯湾这一片宝地。19世纪初,蒸汽时代刚刚开始,波斯湾的重要性,还尚未显现出来。 但是甘林心中非常清楚,只有蒸汽船,是不足以对欧洲形成降维打击的,必须要有进一步的发展,哪怕只是全力控制住波斯湾,都会在将来的世界博弈中,取得非常大的优势。 嘉庆皇帝脸上不动声色,指指那张坤舆万国全图扩大版,问甘林说:“你说的波斯湾,与我大清子民,有何关系?这里距离我们十分遥远。” 皇帝并没有流露出甘林预想的态度,反而一脸狐疑,他很难理解,侵占一个距离大清最西边的葱岭,都尚有近2000公里,距离北京4000多公里的海湾,与三万万人吃饱饭,中间到底能有什么样的联系? “这里隐藏着丰富的资源,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资源!但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达不到,所以我将它放在了第五步。”目下,甘林只能尽力这样解释,可他自己也明白,"石油科技"对于现在的人来讲,就算不是天方夜谭,也和信口开河差不多。 皇帝沉吟了半晌,这才缓缓说道:“若是没有你之前一百多封信,刚才你的一番话,朕已经没工夫听下去了。朕看你一腔热血,不如给你这样一个机会吧。” 甘林心中一喜,脸上却不动声色,恭敬地行礼:“请陛下明示。” “朕赐你密折奏事权,专事办理广东洋务钦差,整个广东,只有两广总督可以节制你。所有南洋海岛,任你选择,并给你三年时间,如何?”嘉庆帝抛出了条件。 “谢圣上信任,在下三年之内,必将努力还给陛下一个强大的南洋。”甘林急忙行礼。 嘉庆皇帝对旁边的额尔赫那说道:“传朕口谕:甘林,赐正五品袍服顶戴,单眼花翎。专事办理广东洋务,除了四品及以上官员任免之外,广东省内各项事务,皆可由甘林节制。一应人等,皆应听从甘林调遣。三年之内,朕要见到效果,若是执行不力,朕必将严惩!” “谢圣上。在下定当尽心竭力,报效国家!”甘林叩谢。 “朕还要继续研究研究你的这本书。若是无事,明早便先去军机处看看吧。有什么需要,就尽管开口吧。”皇帝脸上古井无波。 “陛下,臣还有一事请奏。”甘林从包里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皇上,“这是耶稣会在京数年时间里,与官员交往的名册,上面的行贿记录,在下已经全部都翻译成中文。请陛下相机处置。” “呵,我大清国全国上下,也找不出几个像你这样懂这么多洋文的人才了。” “托陛下的福。”甘林这话也是半真半假,他边说边掏出一卷文稿,递给皇帝,“在下还有一篇文稿,请陛下勘阅。” 那本小册子上,赫然写着几个字:“石匠工会:建立世界新秩序细则”。甘林将其中一些内容做了删减,因为他也不确定,眼前这个人,是否暗地里和石匠工会有联系。因为从耶稣会过往的记录来看,他们曾经试图劝康熙帝加入,最终虽然没有成功,但康熙帝受到他们的影响很大,因此,甘林自己还稍微留了一手,没有将全部的底交出去。 皇帝翻开那本小册子,只见上面写着"经济篇": “……我们将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扩大石匠工会组织,将各国精英纳入其中,通过他们发挥我们的影响力。这些石匠工会分支,将由一个中心机构管理,这个只有我们才知道,也是由我们的长老组成……” “……要对富人征税,会有效减少私人手中的资本,并且使它们流入我们手中,赋予我们超越政府财政的能力,资本家必须交出一部分财富,以确保国家机器的运作,国家的税收主要由富人来承担,这样可以减少穷人对富人的仇恨……为了防止富人不满,这些税收的用途将全部公开,除了一部分用于我们机构的运作……” “……我们将通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来制造经济危机。大资本停止流动,将钱从国家收回,而政府正是一直靠它们的贷款在运作……当前的货币发行量,与实际需求并不相符……货币发行量应与人口数量相符,从他们出生那天起就应该被算作货币消费者……” “……金本位对采纳它的国家造成了多么大的破坏?因为它不能满足社会对货币的需求,原因是我们在尽可能地将黄金从流通体系中剔除……他们的政府债台高筑,以至于最终破产……各种债务最终弱化政府……他们已无法征收临时税款,只能向我们的银行家乞讨……” “如果债务只存在于一国之内,那么财富只是从穷人流向富人,但若向全世界放贷,那么各国的财富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我们的钱袋子里,我们将通过行贿等手段不断借钱给政府,即便他们根本不需要……这样就产生了无法偿还的债务,甚至必须通过再借钱以支付利息,这样就只能偿还利息,而永远无法偿清债务……”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5919/321946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5919/321946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